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地理教学反思及建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很多教师认为人文地理内容浅显,课堂教学难以“出彩”,落实核心素养理念难度大。本文通过对一则课例的分析与反思,提出人文地理的教学设计应以生活为本源、以问题为线索、以区域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让高中人文地理教学魅力再现,以期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文地理;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81-2
  近期,笔者在江苏教学新时空平台上观看了一节视频课——《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没有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但这位老师很巧妙地将农业区位因素与畜牧业的学习结合起来。以下是本节课部分教学实录:
  【教学案情一】
  上课时,老师拿出自己一直在喝的一壶茶(普洱茶),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学生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些学生说是可乐、板蓝根,但这些答案很快又被排除,杯中没有气泡,老师不可能一直感冒……
  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最后老师给出谜底是普洱茶。接着,老师就以普洱茶为出发点展开教学活动——
  师:普洱茶的产地是哪里?
  生1:云南普洱
  师:与普洱茶相关的史料中,普洱茶与茶马古道联系在一起。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认识茶马古道,了解到茶马古道是将普洱茶运输到西藏昌都、拉萨等地的通道,历史悠久,茶叶的交易量很大。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提出问题。
  问题1:具有消食去腻、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功效也含多种维生素的的普洱茶为什么在西藏地区消费量那么大?
  生2: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
  老师引出我国四大牧区、畜牧业等概念,继续提出问题。
  问题2:四大牧区中,为什么西藏牧区对普洱茶的消费最大?(或者,为什么不是内蒙古牧区呢?)
  生3:普洱茶产地与西藏距离较近,与内蒙古、新疆距离较远,交通运输难度大。还跟民族地域性有关。
  生4:内蒙古与西藏相比,海拔较低,热量较好。(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内蒙古东部牧区)
  生4:内蒙古东部与东北地区相邻,是森林草原植被,降水较多。
  老师总结:西藏牧区海拔4000m以上,年降水量300mm以下,每公顷产鲜草0.75~1.87吨;内蒙古东部是年降水量400mm左右的平原草原,每公顷产鲜草3~4.5吨。内蒙古牧区的水分、热量条件好于西藏牧区,可以生长一些植物性食物,对肉类的需求量较小。
  师:为什么内蒙古东部牧区的降水多于西藏牧区呢?是什么因素影响呢?
  生5:距海远近
  ……
  【教学案情二】
  在学习“乳畜业”时,老师以学生日常喝的饮料为切入口,拿出一只“柠檬U格”饮料瓶。
  问题3:大家经常喝这种饮料,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称为“U格”呢?
  生5:“U格”是英文Yogurt的谐音,意思是酸奶。
  师:哦,原来这也是一种奶制品。请大家再说一些跟牛奶有关的英文单词。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说出很多。如:Cheese、Butter、Cream Cheese、Parmesan Cheese Powder、Lowfat milk、Skimmed milk / Fatfree milk、Liquid milk……
  问题4:拥有如此繁多的乳制品词汇的地区,你可想而知的是……
  生6:当地以牛奶为原料的生产很发达,产品丰富多样,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量很大。
  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教学反思】
  这位老师的课堂深深吸引了我,她将教材与生活素材、游学经历充分糅合,课堂信息量大且与生活息息相关;问题设计精准,层层递进、有思维深度,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展示。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学伴”的角色,不断给学生以启发和鼓励,教师的启发就是浇灌学生思考之花的雨露,让思考之花竞相开放。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笔者认为,这里提到的“本领”与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核心素养”是不谋而合的。许多国内学者认为,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和地理实践力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教学建议】
  一、以区域为背景,提升学生区域认知水平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任何地理事物(自然现象、人类活动)都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区域的认知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老师设计问题2(四大牧区中,为什么西藏牧区对普洱茶的消费最大?)、问题5(这些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中,有哪些比内蒙古牧区的区位条件更好?)、问题6(在多汁牧草大面积分布的西欧,畜牧业的发展与温带草原区的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相比,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呢?)等,选择西藏、内蒙古、欧洲西部、潘帕斯草原等区域,空间跨度很大。通过对这些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更加深刻。区位因素不再是空洞的概念,干瘪的词语,而是在某个区域中“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如潘帕斯草原地区氣候温和,草类茂盛;有连接海港的铁路,交通便利。学生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区域特征的认识。
  二、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生长。   上述课例的设计就是以一系列问题为线索,问题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简单的“低空扫描”。这些问题有思考性、有梯度、有探究性,而且从多个角度进行设问,如将西藏牧区与内蒙古牧区、西欧与潘帕斯草原的比较分析分析,分析伊利乳业的优势与不足条件,综合分析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形成的条件,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
  三、以生活为本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是因生活情境的需求而产生的,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入手,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这样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课堂导入时,老师就以她每天都喝的“普洱茶”为例,学生感到非常亲近,在学习欧洲西部乳畜业时,从学生日常饮用的“U格”饮料入手,探究此种饮料名称的由来,再与学生探讨与牛奶相关的多个英文单词,让学生认识到西欧是乳畜业发展的典型地区。
  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如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来评价当地的农业发展条件,用工业区位理论为家乡的工业发展方向与工业布局决策提供建议……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影子,学好地理可以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所学来解释生产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整合能力,综合体现就是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提高。
  四、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塑造学生科学人地观
  人地观是人类对其自身行动与地理环境客观关系的主观认识。正确的人地观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賴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合理利用就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之,则会出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
  在教学中要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如在学习“人口与环境”时,要让学生理解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增长要同自然环境相适应,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反之,人口快速增长或负增长,就会带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人类的生活来源于自然环境,而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出现就业、住房、交通等社会问题和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区域,使同学们认识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与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探究如何改善人类活动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人地观的塑造既是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状况的需要,也是完成新时代地理教育“立德”任务的需要,同时还是实现地理学科价值的需要。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学地理课堂要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思维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本”是教育教学实现素质化的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生为本的课堂,才能是符合教育目标的课堂,才能是符合学生素质发展需求的课堂。本文以生物教学为例,对如何构建生本课堂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本课堂;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89
摘 要:历史地图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认识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领悟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教师把地图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不但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如城市的地理方位、战争的经过、航线的开辟等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地图;运用;方法;技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教育立足于社会,人应该在活动实践中学会承担,成为为社会服务的合格公民。然而班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战场,班主任无疑是这场战役的策划者和指挥者。为了使学生形成积极、和谐、健全的人格品质,有效的班级管理理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论述了培养责任心的意义、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责任感;班级管理;自律;感恩;习惯  中图分类
摘要: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朝朝暮暮的课堂里,通过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去悟、去思、去用,素养才会形成,创新的品质才会闪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69-2  《加法运算律》研究的是加法运算中的规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以一幅情境图贯穿始终,围绕情境图(如下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
摘 要:诗歌音韵和谐,有音乐美;它画面清晰,有绘画美;它语言精美,有意境美。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本文就诗歌教学提出诵读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解读了“因声入境”“因声入形”“因声入情”的诵读三大特点:一是表现古典诗歌铿锵的音调、和谐的节奏;二是展现古典诗歌动人的场面、精彩的画面;三是彰显深邃的意境和多变的情愫。  关键词:核心素养;诵读;诗意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交流、沟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本文从小班化的推进及遇到的问题谈起,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笔者以《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内单篇阅读教学为例,谈谈激发学生进入课外《城南旧事》整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单篇阅读教学;整书阅读期待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32-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
摘要:在户外体育活动开展中,我们要让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简单化、生态化,在追求实用性的基础上尽量回归自然;活动材料充满趣味,有挑战性又有层次性,让幼儿喜欢又适合每一个幼儿;活动组织开放自主,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注重组织的各个细节,让教师成为运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让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真正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活动场地;活动材料;活动组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性软件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支持着人们对学习的需求,然而大量的学习资源虽被生成着,但同样被浪费着。研究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内容集展(Content Curation)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内容集展工具的种类,阐述内容集展工具和网络书签的不同之处并总结集展工具的优势,辅以Bag The Web为例,展示内容集展工具的使用,以此来说明内容集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期望网络时代的学习者可
摘 要:“互联网 ”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师生交往的方式。以前师生交往主要在课堂上,现在的课堂与课外已经很难分辨。一句话:“互联网 教育”时代来临正在促进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教育本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93-1  随着“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