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的兴趣和创造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88636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分析这些想法,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或者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重要的课程,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教师不能局限在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雕塑课,不妨让学生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學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
期刊
一、要让学生习得内在机理  常听到教师有这样的怨言和无奈:这个问题我们做过多遍,也考过多次了,为什么还是错呢?比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很重要,它反映了物质的性质,透视了物质变化的机理,教师常常会要学生去死记下来,而学生往往解答不到位,更不能举一反三。这些事實告诉我们:教师讲了的东西,学生不一定就会了。其间的道理就是,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要让知识活起来和动起来,让学生习得内在的原理和方法,让学习内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优化了教与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 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给金融学教学带
期刊
1.前言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大队员的影响,在我国中锋的状况倍受人们的关注,研究也颇多。近几年来,我国男、女籃涌现出一批高大的年轻队员,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个水平有所提高。国家男篮拥有姚明、王治郅、巴特尔2.10m以上的三大中锋,在身高上不逊于世界任何强队,但在后卫线上却令人担忧。当今篮球比赛中,对后卫位置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他们在场上需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要具有良好的观察,判断力
期刊
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发掘学生思考
期刊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探究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 社会 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
期刊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不愁衣食住行的情况下,人们的目标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六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都是一个或两个孩子,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拖关系让孩子上名校,不惜花重金也要让孩子上名校之风愈演愈烈。于是,各学校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并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各学校校长的唯一法宝:就是提高升学率。孩子除了学习还是
期刊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
期刊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如果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必然性;探究精神;审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