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的教学来看,大多数老师都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比起原来的学生难管多了,并且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更为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像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以及学生自身的等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已经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些学生不爱劳动,不关心班集体,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学生心理向畸形发展,对待学习持有消极态度,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对学习、工作、劳动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耐挫折力,受不了一点挫折、一点委屈;同学之间因一点鸡毛蒜皮之事闹不团结;与老师、同学很少来往,喜欢独来独往;对老师、同学的批评持有怀疑态度,从不向自身找原因,总认为自己做得对等等。学生的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已经表现得很突出,不仅给老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前途。因此,为了学生的明天,我们必须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高学生笑对人生的能力。真正让他们的青春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十足的精神、高昂的姿态去面对现实的生活与学习。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
平时大家总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更为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由于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长期以来教师缺少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使教师的身心处在各种矛盾和不适应以至无法排解的紧张状态之中,并时刻威胁着教师的健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承担着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师生之间具有强烈的“互动性”,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诸如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缺乏宽容忍让意识等。也就是说,教师个人的烦恼与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或行为后果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势必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所以,要使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必须让教师的心灵先健康起来。
二、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教学,形成心理健康的气候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心理健康开展的基本保障。而情感教学更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健康心理对教学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能够赢得老师的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滋润心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间的矛盾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面对学生受挫要及时关怀照顾;师生发生矛盾时,能以学生心理考虑问题,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这样,教师不但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无形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了情绪障碍等问题,学生自然拥有了健康心理。
三、与任课教师协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形成健康心理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在传授各科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并且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即使某些心理上确实有“障碍”的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治愈”。
四、通过谈心开导学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青春期的学生充满困惑、好奇,对人生充满疑问,但他们不知向谁提问、诉说。告诉朋友,怕朋友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父母,又怕父母不理解;搁在心头,又觉得是个沉重的包袱。教师,应当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长辈,能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以诚求诚,以心换心。如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她)的心理活
动,了解他(她)的待人接物的原则,从而使我们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样
就能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例如开展野炊、春游等,既能在蓝天白云下让师生敞开心怀,走进彼此的心灵,又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都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位教师要如春风温煦柔和,如春雨润物无声。做学生的心理医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全地度过人生的惊涛骇浪。■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
平时大家总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更为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由于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长期以来教师缺少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使教师的身心处在各种矛盾和不适应以至无法排解的紧张状态之中,并时刻威胁着教师的健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承担着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师生之间具有强烈的“互动性”,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诸如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缺乏宽容忍让意识等。也就是说,教师个人的烦恼与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或行为后果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势必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所以,要使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必须让教师的心灵先健康起来。
二、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教学,形成心理健康的气候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心理健康开展的基本保障。而情感教学更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健康心理对教学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能够赢得老师的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滋润心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间的矛盾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面对学生受挫要及时关怀照顾;师生发生矛盾时,能以学生心理考虑问题,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这样,教师不但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无形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了情绪障碍等问题,学生自然拥有了健康心理。
三、与任课教师协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形成健康心理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在传授各科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并且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即使某些心理上确实有“障碍”的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治愈”。
四、通过谈心开导学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青春期的学生充满困惑、好奇,对人生充满疑问,但他们不知向谁提问、诉说。告诉朋友,怕朋友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父母,又怕父母不理解;搁在心头,又觉得是个沉重的包袱。教师,应当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长辈,能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以诚求诚,以心换心。如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她)的心理活
动,了解他(她)的待人接物的原则,从而使我们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样
就能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例如开展野炊、春游等,既能在蓝天白云下让师生敞开心怀,走进彼此的心灵,又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都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位教师要如春风温煦柔和,如春雨润物无声。做学生的心理医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全地度过人生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