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ulz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京都看过一场歌舞伎表演,艺者演得认真,随着抑扬顿挫的三弦琴声起舞,举手投足一停一顿,有板有眼地演完两个半小时。观者看得更加认真,不是着和服就是穿正装,跪坐在周围的榻榻米上,自始至终没有人打手机或吃零食,更没有中途退场的。
  以我这样的门外汉看来,歌舞伎表演沉闷冗长,每个动作犹如雕塑姿势般地亮相,庄重有余活泼不足,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成为日本国粹。
  旅行归来,我参加一位爱好昆曲长者的寿宴,两位专业演员表演《西厢记》助兴。台上丝竹声声、唱腔柔曼,台下人声鼎沸、觥筹交错。演员唱的什么,唱功如何,根本没人关心,只有几个小孩窜到台上,好奇地围着演员行头东瞅瞅西看看。可想而知,寿宴还未过半,演员脸上就流露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我不是戏迷,但我知道昆曲是中国的国粹,免不得为两位演员暗暗叫屈。毕竟,在这种场合,无论他们如何认真表演,所有的付出都是明珠暗投。
  也是在寿宴上,我和同桌的几位宾客聊起国外旅行感受,我提到了歌舞伎表演,这也是我最深刻的一段记忆。他们大为不解,花上一个宝贵的下午和不菲的门票费,观看一场几乎看不懂的曲艺表演,值得念念不忘吗?
  有时候想想,看场歌舞伎表演大可不必那么认真,完全可以穿着T恤衫、牛仔裤,嘴里嚼着食物,就像观看那场寿宴的昆曲表演一样。没有这些繁文缛节的约束,我们的日子照样可以过,甚至过得更轻松点。
  然而,让我铭记在心的不是异域风情,而是承载着仪式感的隆重和从容。严肃的着装、庄重的表演、井然的秩序,無一不在告诉我要用心体验这段特别的时光,哪怕觉得无趣也要这样。这样的仪式感与形式无关,只关乎我们对生活的挚爱和对幸福的向往,也是对内心的尊重和对自己的接纳。
  好多时候,我听到许多人在抱怨,生活忙碌辛苦而又平淡如水,似乎没几件事情值得回味,连过年都提不起兴趣了。还能留下点记忆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在毕业典礼上起立唱国歌,在结婚登记时郑重宣读誓词,在孩子百日宴上点燃蛋糕蜡烛,在告别逝去亲人时泪流满面……
  是的,让人记忆犹新的,往往是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一个人百分百地投入虔诚和感动,生活才会有鲜活的存在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也需要通过仪式,使别人接受我们的情感。
  生活是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漫不经心地打发日子,也许会错过很多妙趣横生的时光。正如王小波所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想,仪式感就是生活的诗意符号,流淌出对生活的用心和努力,只有心无旁骛地体验和实践,生活才会变得回味绵长。
  王青/图
其他文献
读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常有一事似不可解。就是无论他的研究对象是“殊族之文,塞外之史”,还是隋唐政治制度文化渊源的考证,抑或是对钱柳因缘诗的释证,即不管研讨之具体领域如何陌生偏僻,都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吸引你不知不觉地进入他的文本之中,而与之共振共鸣,不敢稍有懈怠。所以如是,原因很多,比如考证的详博、文笔的婉妙,并因而产生知识的魅力等等;但最主要的,我以为还在于他的“古典”和“今典”并用的治学特点,释证“
期刊
何谓自拍?家喻户晓。看那厢,那个小女孩尚属一年级“小豆包”吧,却娴熟地拿起手机,45度角(乃自拍靓照绝招),“咔嚓——”,完成。时下遍地“低头族”,手机都有拍照功能且相素大多已超百萬,也不乏千万,自拍变得更方便、更大众,随时随地都能拍张美美的照片,不美也不要紧,修图嘛。模样彼此相似?可以拍宠物,拍餐点,拍各种变形贴出来。  景致不错、天气也不错固然要拍一张,心情好了拍一张,换个发型拍一张,不高兴时
期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师范毕业分配在粤北山区两省交界的一所小学任教。小学在大庾岭腹地,翻过几座大山即是江西的一个墟镇,当地村民赶集常常是去该镇,而不去山下的本省墟市,盖因近也。  从我家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全是小路,大约走十多里地一个多钟头村间小路便开始上山,再走二三个钟头山路可到学校;第二条也要走一个多钟头村间土路,到了一个小镇,有一条简易土公路顺着山势盘旋而上,直达学校,也要走二三个钟头
期刊
宋朝著名散文家苏辙在《祖逖》中云:“以恩信接人,不尚诈力。”意思是恩德信义,人们以此相互对待,就不会专用欺诈手段。《韩非子·说林上》云:“巧诈不如拙诚。”意即:“智巧而诈伪,不如笨拙而诚实。”  日前从媒体上看到两篇异曲同工“恩信接人”、笃行“拙誠”的报道,颇有感触。  其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塘头村六旬老人徐兰芳,怀揣15年前发黄的账本,在春节的鞭炮声中挨家挨户敲开村民的大门还钱,以此方式
期刊
人类的阅读,才应该是真正的“天保九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  2017年2月18日晚,央视节目《朗读者》首播,让电视的“文化之火”又火上一把。这是主持人董卿首次担任节目制作人的文化综艺节目,得到了观众、网友的大赞。曾几何时,电视普遍被认为是“缺少文化”
期刊
春节期间,与几位老友品茶聊天,当谈到人生这个话题时,有人感叹:“时光最无情,人生最短暂!”有人哀怨:“人生如演戏,转眼就谢幕啰!”有人借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阐发一己之见……  的确,人的一辈子,实在很短很短。不要说与亘古不变的名山大川比较,就是与千岁兰、万年柏等花草树木比较起来,也要短得多。美国摄影师Beth Moon,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拍摄了一系列年代久远的参天大树,其中
期刊
无可置疑,垃圾应当往垃圾桶扔,但应当是一回事,实际上是另一回事。据我观察,垃圾的扔法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有的垃圾扔在楼道里。一些人家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可一出门“脸就变”,槟榔嚼完后,吐在楼道里;烟抽完了,扔在楼道里;餐巾纸擦完了嘴巴,丢在楼道里;甚至连塑料袋装的垃圾,也堆放在楼道里。  有的垃圾扔在人行道上。尽管人行道两边隔几十米就有垃圾桶,但一些人视而不见,习惯于“随手扔”。人行道上“丰
期刊
有人说评弹这种曲艺形式只适用于表演传统书目,演现代剧目可能有点吃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窃以为现代书目如果创作加工得当,演员自身艺术功底扎实,那么还是蛮有听头的。  评弹在解放以后曾经创作过不少优秀的现代书目,譬如像《海上英雄》《江南春潮》《人强马壮》《罗汉钱》《小二黑结婚》《芦苇青青》《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听书。可惜这样的好书目与传统书目相比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当然现
期刊
网上文章浩如烟海,世上书籍汗牛充栋,但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怎样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最好的文字呢?我的“窍门”是:选择作者。通常是名家,也有非名家,但其共同点是:学识渊博,人品高尚,思想先进,见解超卓。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作者,其文其书就放心去读去买了。比如去年我网购《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书,其实就是冲着作者邵燕祥先生的人品、文品去的,读后确实感到很值。后来听说,这本并不时尚的书,一个月竟销了一
期刊
中国成语经过千百年的淘洗,成为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但不可否认,它在传统的温床上沉睡得太久了,应当让它步入自由的田园,绽出一点新绿。比如,人们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先人嘲笑了许多年,其实我们哪一个在学习问题上,没有交过学费、走过弯路呢!对自已我们说,路走错了,再走回来,跌倒了再爬起来,又怎能苛求古人?我们讲竞争,大谈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为什么要对得陇望蜀者鼓倒掌呢?人往高处走,得陇望蜀,是这个世界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