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继续下跌将引发多重危机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房地产市场回调背景下的经济减速趋势,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具体来说,未来1~2年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全球经济减速下的外需减弱压力,房地产回调下的银行坏账风险对信贷乃至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能够作用的强度。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有关方面对房地产回调可能带来的严峻形势仍估计不足、行动迟缓,以及对财政政策的过分自信。
  
  房地产跌幅已近国际警戒线
  
  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提供的全国各省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进行测算,截至8月底,除四川、湖北、广西、浙江、山东外,其他各省市8月份房价相对本轮历史峰值均出现下落,幅度最大的山西省接近40%,全国平均下跌幅度达到4.7%(图1)。如果考虑去年以来物价水平的迅速上涨,实际房价的下跌幅度将比以名义价格衡量的下降幅度更大。测算结果显示,虽然名义房价相对本轮高点仅下降了4.7%,但实际房价自今年3月份以来的降幅就超过了10%,到8月份的实际降幅更高达12.1%。
  IMF经济学家PaulHilbers等人研究了10个国家过去11次由房地产市场调整引致的银行危机,全部案例均显示,实际房价在峰值前两年里的上升幅度超过20%,且在随后两年里下降幅度超过15%,最终在房价峰值后的2-3年里就诱发了银行危机。中国实际房价在2007年1月达到本轮峰值之前的两年里,上涨幅度为31.3%;而截至2008年8月份,在20个月里相对于峰值的实际降幅已达到12.1%,接近2年内15%的警戒线。这就意味着,如果政府不抓紧时机采取稳定措施,继续听任房地产市场向下调整,中国就很可能陷入一轮银行危机之中。
  


  中国金融机构的全部直接房地产贷款(不含以房地产为抵押品而进行其他用途的融资)占全部贷款的比重,2005年第一季度为13.5%,2008年第二季度已达18.2%。虽然远远低于1981年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的水平,但却已超过了2002年第一季度之前日本银行业的水平(图2)。考虑到该占比在时间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可以推断,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日本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应该比中国目前18.2%的水平低。而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日本房地产的深度调整却造成了长达十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实际上,在1995—1999年间因房地产调整而最终宣布破产的6家日本银行中,有4家房贷占比是在18%以下的。而就是在那样的水平上,也足以使一家银行最终被摧垮!
  
  坏账将引发银行资金收缩,加大经济下滑压力
  
  即使不会出现银行危机,一旦房地产继续回调,也会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为银行将在此过程感受到巨大的资本紧缩压力。虽然截至2008年第二季度末,中国上市银行中期报告依然显示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对14家上市银行已有11家银行的逾期贷款余额比上年有所上升。这意味着,随着未来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和经济继续回调,将有更大贷款余额可能进入不良贷款行列。
  中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数据显示,除个别银行外,其他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在100%以上,并且总体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是,进一步的观察却发现:贷款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的比率总体却表现出稳中有降的苗头。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占总贷款更高比例的信贷演变为坏账,那么,银行无法表现出那么好的免疫力;一旦如此,资本充足率就会面临巨大压力。因为总体上中国银行的资本金其实并不宽裕。2007年末中国全部商业银行加权平均的资本充足率仅为8.4%,勉强超过中国监管当局所要求的8.0%的最低线。即使是状况最好的上市国有银行,其资本充足率也只是在12.1.13.4%之间。而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如果贷款最终损失超过了损失准备,即出现了“准备缺口”,就应从资本中扣减。由此,只要房价下跌超出预期(特别是13%以上),将令中国绝大多数银行资本金迅速缩水,引发资本紧缩。
  银监会要求跨国经营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最低达到10%以上,2010年底开始在大银行中正式实施巴塞尔协议II,媒体也盛传上市中小银行被要求2008年和2009年资本充足率分别要达10%和12%,即使信贷资产质量不恶化,也有可能出现资本紧缩下的信贷紧缩,而预期资产质量的下降则加剧了这一趋势,由此最终可能诱发经济超预期地向下调整。
  
  财政政策力度有限,债市牛市刚刚开始
  
  乐观的看法认为,基于2007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只要拿出其中的1/10,就可以轻松地令GDP提升约2个百分点。因此,中国经济出现超预期下滑的可能性并不大。其实;财政政策果真要达到上述理想效果,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不会出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目前看来,不仅外部经济环境在恶化,国内房地产也开始形成风险隐患。特别是前者,国内政策的可控性比较差。第二,财政收入和刚性支出相抵之后的余额足够大。虽然每年财政收入超过5万亿元,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收入都可以随意作为扩张性开支之用。第三,政策选择和配合不出现明显偏差。
  如果按照1981~2007年间中国财政赤字的最大水平,中国可以发动的赤字财政最高可达GDP的2.6%。这是否足以应付目前可能面临的净出口和房地产两大下滑风险?根据我们的估算,2007年房地产和净出口二者合计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2.8%。这意味着,只要两者分别下滑1/4,由此造成的产出减少就将达到GDP的3.2%,从而超出财政政策的最大应付能力2.6%。如果考虑通常政策赤字扩大的渐进性,财政所能承接的经济下滑幅度实际上就更为有限。总之,虽然中国财政收入最近几年连年高速增长,但应付当前面临的两大风险却远非轻松。
  2008年10月9日央行同时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转向“保增长”。虽然包括抵押贷款利率在内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调较多,有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压力,但在银行已普遍将房地产视为高风险行业的现在,比“价格”(贷款利率)更重要的是“数量”(资金的可得性)。要真正缓冲经济衰退的风险,政府还应从供需两方面出台进一步稳定房地产业的措施。具体包括:以较大幅度下调住房按揭抵押贷款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比例或者允许先前缴存的存量公积金冲首付,默许更多地方政府为居民购房提供首付补贴,为开发商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允许开发商暂缓相关税款的缴纳或延长土地开发期限,以及考虑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等。
其他文献
从1996年成为民生银行发起人股东后,泛海系通过低成本撬动金融资产、携手盟友协同作战等战略战术,获取一张张宝贵的金融牌照,并力求对金融企业的绝对控制。将金融资产纳入囊中之后,泛海系通过股权质押、关联贷款等手段,拨动“静”股权的同时获取数倍融资;解禁后高位套现,以反哺旗下地产、能源等业务,充分实现金融资产价值。  然而,由于相对控股情况下对旗下金融企业的这些操作遭致其他股东的反弹,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
期刊
两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家庭主妇为了在相夫教子的同时给自己找点乐子,在丈夫的建议下一起开了博客,彼此交流对时尚尤其是手袋的看法。由于她们各自都有多年收藏香奈尔(Chanel)和普拉达(Prada)手袋的经历,对各大品牌的手袋情有独钟,便给博客取了“手袋达人”(Bagsnob)这个名字。她们独到的见解与中肯的建议在开博一年后引起了英国版《时尚》编辑的注意,并在杂志上予以了相关报道。随后这篇文章经翻译后出
期刊
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附属企业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Holdings)宣布将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01211.HK)的股份,约占比亚迪总股本10%。比亚迪的主要业务为IT零部件业务和汽车业务,其中IT零部件业务主要由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组成。从各业务的发展前景和投资背景分析,吸引巴菲特的应当是比亚迪在能源储
期刊
世纪危机的上半场“金融篇”已近结束,下半场可能是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  伴随的可能先是通缩、后是难以驾驭的通胀。危机的下半场可能持续多年,  并将以不同的形式一次次地反复,其发展将比上半场更加扑朔迷离。在危机的上半场,中国更多是隔岸观火,下半场则要直接面对外部需求萎缩的冲击。可以肯定,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金融框架下,监管方面的改革不容回避。长远来看,世界货币体系的有效改革需要中国发挥关键的
期刊
对于那些宣称中国经济已向新的增长模式——消费增加,投资减少;内需增加,出口减少——转变的人来说,我们不得不泼上些许冷水。我们很愿意相信真的是这样,但事实尚未如此。并且,美国金融危机和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放缓,暴露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弱于人们之前的预期。不过,这同时也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发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时机。世界经济风向已然扭转,中国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并未转变 
期刊
中国当前遭遇的经济冲击和1998/1999年类似,从当年经验看,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有限,对周期类行业的刺激存在时滞,同时,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不能伤害居民收入,应切实降低居民税负,保证收入增速,以刺激消费内需,使中国经济顺利转型。  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开始显示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经济学者和投资者呼吁政府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刺激内需,抵御外需下滑的风险。但是,我
期刊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资产大幅缩水,财富大量蒸发,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减速,有分析师预计,本轮衰退的持续时间将比1980年以来的历次衰退都要长。面对势必要经历的“灰暗”时期,哪些商业模式能够生存并胜出?哪些行业有机会逆市成长?    娱乐视频    在美国历史上的经济萧条时期,娱乐业却异常兴盛,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这可能与人们逃避现实、不愿面对财务现状的心理有关。比如,1929~19
期刊
华盛顿共识:是冷战之后减少政府监管、干预,企业私有化,经济市场化的标志。国家资本主义的诞生,意味着华盛顿共识的彻底死亡。次贷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再也不会回复到以前的格局,不过美国可能是全球较早复苏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地位势必进一步下降,资金出走、利率上升会给新兴市场带来强烈影响,不过危机过后她们仍是富有朝气的一族。  欢迎莅临国家资本主义时代。我们熟识的花旗银行、美国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巴克莱
期刊
山姆大叔及其欧洲同盟正利用手中尚未破产且极具吸引力的国家信用在国内外市场大举借债,从而为本国金融体系注资和提供信用保障。他们通过这场大营救游戏,不仅可以挽金融体系于既倒,甚至很有可能赚上一笔;但这也会导致欧元尤其是美元的 国际地位日益衰落,而美国国债在金融危机过后将会贬值。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如果能够认清这场游戏的本质,则可以抓住机遇,一方面通过协商购买美国国债“落人情”,  获得政治利益,另
期刊
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两大瓶颈约束,资源相对匮乏以及产能相对过剩。在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引领全球增长的“美国世纪”下,中国向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出口产品,以此消化产能;同时赚取美元,用以支付资源品的进口。然而如今,美国的过度负债消费模式面临终结,发达经济体未来长期增速趋于下降,美国的世纪即将结束。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呼唤中国式的脱钩,也就是在摆脱美国为首发达经济体低增长束缚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