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美术教育目标已突破了视觉艺术范畴,追求通过美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在视觉造型范围内,美术教学很难独立落实高质量综合素养培养目标。这就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理念、技术作为美术教育的助力——本文从审美欣赏和表现技能两个方向上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质效;综合素养;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29
  课改后,美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纯的美术表现技能教育变成了围绕视觉艺术的综合素养教育。比如审美能力、精神品质、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都成了美术需要落实的教育目标。在这个情态下,仅凭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本身,已经很难独立完成高质效的教学及综合素养培养目标。因而,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的需要将其他学科“请进来”。
  下面,从美术教学的两大板块入手,在审美欣赏和表现技能两个方向的教学上,探讨小学美术如何与其他学科融合。
  一、审美欣赏方向的融合
  强化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与之前最显性的变化。从素养发展角度上说,审美教育甚至比美术表现技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但,审美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精神美、理念美、意境美、韵律美、劳动美等等,而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视觉造型上,就不太容易保证学生审美素养的综合性。而要融合其他学科来进行审美欣赏教育,则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比如,融合语文学科,深化学生对视觉艺术精神内涵方面的审美體验。在学“花儿朵朵”这一课时,教材中提到“自然界中最为争奇斗艳的莫过于鲜花,形形色色的花朵总是给我们带来愉悦或惊喜……常带给我们美好和遐思”,然后就主要是讲述花的形象特征、纹样等内容。那么,花朵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愉悦或惊喜、什么样的遐想呢?后面没有提到。显然,从审美层次上,还是停留在了视觉层面上。这时候,教师就可借用语文的课文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如《花的学校》,先让学生一起诵读文章,“……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引导学生跳出视觉范围,赋予花儿以情感、生命属性,达到情与物的审美融合。此外,语文的诗歌也可以常常用来配合国画、自然、人物类美术作品的欣赏,都可起到深化审美层次的作用。
  再如,在学习“祖国在我心中”这一课时,要想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精神理念的审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国歌》《我爱我的祖国》《黄河大合唱》等爱国主题的音乐、歌曲,构建美术欣赏的立体氛围。我们总说,音乐和美术是姐妹艺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刺激和引导,可形成审美的情感共振,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二、表现技能方向的融合
  美术的根本属性还是视觉艺术,那么,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视觉造型表现技能,依然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而其实,表现技能也是美术素养、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
  在表现技能教学方面,传统的学习方式(比如绘画、泥塑等)依然是主流形式。但我们发现,在现代科技环境下,学生美术技能发展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当今的美术实践应用中,用信息技术创作和表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信息化的表现技术不仅是简化了创作流程提升了效率,而且使美术的表现技法实现了突破,一些人工很难表现的样式、色彩,电脑很容易完成。此外,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没有专业水平的普通人创作出专业水准的作品。其实,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实践,已成为学生们的一个基础性素养。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美术表现方面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融合。融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用信息技术来获取学习资源,二是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创作。
  比如学习“跟奶奶学手艺”这一课,教材中只是很简单地介绍了剪纸的制作流程,主要是让学生欣赏。而如果我们想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创作技术,除了在课堂上教他们进行手工操作之外,还可以让他们在家向“奶奶”学习剪纸手艺。但如果“奶奶”不会或只会有限的几种怎么办呢?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从网络上就可以找到很多剪纸的教学视频。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得会,而且还能打开其创作视野和思维空间。
  再如“窗口”这一课,是教学生掌握各种创意画框,而我们发现,小学生给画加框的能力比较弱,不是画不对称,就是线条不流畅,框架的美感体现不出来。我就建议他们用信息课上学到的绘图技术,在电脑上用绘图软件画出各种各样的画框,打印出来,再往里面涂画。电脑绘图和手工绘画结合,能制作出非常漂亮的作品。
  综上所述,在综合素养教育目标下,美术教学局限于纯视觉的视野下是很难达成教育目标的。因而,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将多个学科与美术学科进行融合。既可达到素养培养的综合性目标,又能提升教学的质效——通常来说,小学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可从审美欣赏和表现技能两个方向上着手。
  参考文献
  [1]赵微.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浅析[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8):00045-00045.
  [2]廖靖琳. 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的综合教学分析[J]. 北方音乐, 2018, 038(001):180.
  [3]冯国健. 留住美术教育的"根"--小学美术学科整合热的"冷"思考[J]. 辽宁教育, 2006, 000(002):63-65.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新课改的背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从语言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课堂的构建提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构建;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114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是语言能力,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为例,对于如何对这一时期同学们自身具备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进行培养的方式展开论述,以达到让同学们的物理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这一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132  引言  核心素养属于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发展阶段一定要具备的品质以及专项能力。对于高中阶段开展的物理教学而言,对这一阶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学科作为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的重要学科,在整个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美育发展,我们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有效加入节奏训练内容,为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收益。本文基于对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研究,希望能够探寻出一条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型路径,希望籍以此文,进一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节奏训练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领域中,解题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利用不同思路解答同样的问题,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收获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果。本文基于对初中数学“一题多解”教学过程的研究,希望能够探寻出一条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路径,并希望籍以此文,进一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体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对于初中生来说,对其身体发育与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和文化的不断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正值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健康、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各个方面均受体育课程的影响。对山区学生来讲,体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的增强,对学生的生活也有很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所以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部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是高度重视。在幼儿教育普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背景下,农村幼儿教育却总是受到人们的忽视。实事求是地说,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水平与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确实难以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但这些并非决定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点,想要达成幼儿教育的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对幼儿园的主题活动进行有效开展。基于此,本
期刊
摘要:思及传统的英语教学,想必大多数80后,90后学习英语的生涯都会被铺天盖地的恐惧情绪笼罩,背单词背课文,听单词默课文,似乎是学习英文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曾经学习英文的学生躲不开,也绕不掉的噩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的英语教学也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出路,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从低龄阶段刚接触英语时被正确引导,兴趣学习成了人们改革英语教学方式的一大进步探索。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兴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果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老师开始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133  现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119  这几年不论是老师赛教,还是招聘工作,都将课堂教学时间确定为15-20分钟,以微型课的形式展示参赛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专业素养。这就给老师们提出了新挑战,老师们就必须明确一系列新的问题:什么是微型课?微型课有什么意义?微型课区别微课和说课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上好微型课?下面我就我实际的经验来谈谈对微型课的浅薄的认识。  一.解读微型课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素养日益成为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打造活跃、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信息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课面临的挑战。心理学是本人喜爱的一门学科,本人自学了心理学,参加了心理学培训,考出全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B级证书等。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平时总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