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情怀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岁兰,女,原名杨立芬,又名杨紫、杨子。出生于江苏江阴,16岁初中毕业,当过工人、服务员、画匠、教师、广告业务员、美琳凯小姐、报社记者。著有长篇小说《魂兮归来》、词《结月集》、散文、诗歌。发表小说、散文、诗词上百篇(首)。喜爱宋词,对宋词的喜爱如同对生命的喜爱。
  
  北京江南,两处春天各不同
  
  北京的春天,是姗姗来迟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日的时节,它不曾如江南地区那般具有诗情画意,春雨绵绵。
  江南春天的风拂在人身子骨里头亦是暖洋洋的,春日停留的时间也在一年四季里分明清朗。人就会生出许多深情来,丰富的还会像模像样地念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做一回诗人,并非刻意,而是情不自禁。念想着童年,若是有些风,便邀同伴一道郊外放放鹞子;小娃儿们则爱堆着泥土玩过家家的游戏,或躲躲猫猫,或草坪荡荡秋千、滑滑梯;年长些的爱串串门,扯扯家常,也欢喜说上灵隐寺烧烧香、拜拜菩萨,谈一路见着的趣闻;有的爱独自到地头田埂走一走,望见了青青的秧苗、金橙橙的油菜花,踏青途中便会联想到诸多情爱之事。所谓“思春”,正是叫人“那一个情字,如何解得”。赖上自然的风光境地,长天碧日蔓蔓妙妙,再嗅着花草飘散的清香馥郁之气,都会令你遐想联翩,若是在别处,不定就是这般场景了。
  北京春晚,步行于街,见着了路旁的杨柳吐着小芽,且比江南的绿要晚来一个多月,飘逸如丝的叶条被风儿吹得摇晃摇晃,像一个弱女子,任风摆布着;些许家鸽自头顶掠过,瞥见于高楼建筑群上方,呼啦啦飞来又飞去;还有几只鸟儿立于电线杆上,偶尔唧唧喳喳呼朋唤友。鸟儿们的歌鸣和新绿的嫩叶,方才使我惊觉原来已是春天了!这会儿风还蛮大,吹得眼睛要迷糊,需眯起双眼方得行路,否则沙粒光顾了你的眼珠子可是件苦差事。棉衣还得继续穿,等天气真的暖了方可脱下。是因春短,春天的脚步才起始就要脱下棉袄拿衬衫来穿。昨日很多立于酒肆茶楼的保安们就是穿长及膝盖的棉大衣的。因为立在风里,而风,尚未暖,多吹自是要着凉,容易伤风。待明儿风一下子变暖了,日头也大了,时髦的女孩同小伙子肯定是一身轻便的夏装,怕冷的则晚几天脱下冬衣。怪道人家都说“北京是没有春天的”,一会子已然是夏日。今儿见着了,真个是这样。要真说北京没有春天吗?当然不是。只是日子缩短了,不经意间就迎来了夏。
  此时的江南呢尚可穿件薄薄的春衣,送走了严冷的腊月寒冬,轻松地吹一吹口哨,踏着轻盈的脚步,心情舒畅极了。逢着雨天,撑一把小阳伞漫步雨帘,挽着爱人的胳膊,同一把雨伞里爽朗地说着笑着,别有一番意趣。也无须在意旁人耳听,只感受世界上有一对相爱的人,就是好,是快乐的了。对那些旁人来说,同样在一把伞里聊着他们的天,没有人来介意你的声气、你的好坏、你的撒娇、你的肆意。便是一个人,走在雨地里,听细细春雨唰唰的快乐美妙所奏的音符,自屋檐上滴落、空中洒落、水塘、泥土、草地、砖瓦,每一不同的去处滴落的声响皆不相同。细心的人捕捉起来,感受小雨的绵绵,湿润,脑子里也越发清爽得可爱,可喜,可人。
  而此时的北京,一滴雨也未曾落过。
  长期住在江南,一不留神来到繁华的京都小住,除了每日接触的全是高楼电梯,竟还是高楼电梯了。当然,不外乎耳旁听到的一溜儿京片子,也学着他们说话的腔调口气,一张嘴开始还有点胡音软语,稍略一寻思,出门去和那帮爷们一侃,还挺不错,吐出来的词带点儿字,有京城百姓的味道了,蛮好。旁人问起你是哪儿的,叫他们猜,定是猜不出原来你是江南人哪,都以为家住北方。他们便会重新注视你,从头到脚,扫描一遍的当儿嘴皮子是不得空:“你们江浙好啊,那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小桥流水人家,羡慕啊!”若问“可曾去过那一带”,去过的没去过的都讲好。他们的性情当是大气的、无私的,不会因自家生在首都而小看了外省过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容纳百川的气势。这点,上海人是怎么学都学不会的,应当是骨子里的传统文化、概念思想的袭承。
  他们的豁达和江浙人的理解,自是有许多话题,也不曾觉得住在此地非得要高高在上,相互之间是平等对待,礼仪得很。而在外省人眼里看来,京城的春天固然短暂,风沙时常也要戏弄一下你的眼,可由于北京人的粗旷豪爽的性格,也觉得分明会喜爱这个春天了。
  春天的景观同人文的景观,描摹的尚且不够,撰此小文,也就算了罢。
  
  潘家园
  
  北京的潘家园,一个大大的场子,逛三天都不够你逛个全。里头的旧货新货,一应俱全:古玩瓷品,书画雕刻,藏饰织物,稀奇古怪的,无一不有。便是如此,你还会见着令女儿家脸红心跳的男人的家伙,瓷器做得齐齐整整地摆在铺子前,不敢多瞧一眼,即挪步走开。
  凡女儿们大抵喜欢廉价的好看饰物,就喜孜孜站到摊前,或蹲下取来观赏,戴在手腕脖子体会一番,即便不买也不怪罪,尽管细致地挑来拣去,随你的喜好你的心。真是有了中意的,讨价还价后双方满意了,东西便归了你,且马上戴好,临走前还问好不好看,货主总说好看好看,女儿家便漾着笑意欢喜地离去。
  爱收集旧货的行家,或赶热闹的闲人,或朋友陪着来玩耍的,或外省慕名而来的,逢着双休日,逗留个把钟头,即使什么也不买,看看也是乐趣哩。走走停停之间,驻足于此,但见琳琅满目,缤纷眼花。
  若到四周角落的边缘走动,那是些摊在地上的货物,你若懂行,兴许就在这民间的小贩里获得一件年代比较久远的宝贝。你花五十块钱买来了一套五样东西的瓷物,用报纸包好,塑料袋装着,回去再小心翼翼拆开,发现其中一只小瓷器与其他不同,颜色白得晶莹,彩绘的青砾不模糊,细致精巧,碗口如女子家的三寸金莲状,且通体周身薄如蝉翼。估摸一下,哈!兴许是汉代或唐代的宝物哩,总之不是明国清朝近代的玩意。若请专家鉴定,肯定后,那不是如获至宝了么。假使不是,也不用遗憾,反正不贵,摆在柜子上,看看它们,赏心悦目。朋友来访,也请人家品味品味,无疑是很好的乐趣。
  当然,也有很多新兴的物品,或是赝品。不管咋的,买的卖的,人潮济济,热热闹闹。观赏间,有很多铺子上几个大山里来的核桃,这些核桃长相漂亮,饱满可人,一对一对的,颜色呈土黄色,外壳没有一丝泥土的痕迹,竟是长期被货主们捏在手心里,在日头下,用工具细细地挑去其污垢而成。问其价格,开价一对五十元,令人咋舌!
  知道这些核桃在云南大理、丽江、维西一带,山民们出售的价格是几毛钱吗?告诉你,你肯定要昏死过去,言重了,应该是吓一大跳吧。和北京的潘家园一比,听着,是五角钱一市斤,一块钱一公斤,便宜吧。可一到北京,就是宝贝咯。
  还有,在云南地区人们是买它来敲碎了生吃,但大多数人家是用来炸油,有花生油菜子油,也当然会有核桃油了。炸得的核桃油去市集上卖,五块钱一斤,吃着核桃油做出来的菜,啧啧嘴巴,真香!北京的大老爷们,是买它来捏在手心里把玩的,别说是吃了,想都不曾去想过,是艺术品哩!
  这潘家园,活脱脱一老百姓们的休闲玩游的好去处嘛。要不?你也去玩儿一把,溜溜。兴许就被你溜出什么名堂来,个中生意经要自己去亲身体念了,才慢慢入行,方能说出个道道来。
  
  维西笔记:行香子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房门窗棂,这个时候也该是我每日早起的时候。别人早起是看手头墙壁的钟表几点了,城市里的上班族更是急急忙忙,唯恐昨晚折腾了睡得迟,早上要去赶公交车或骑车或步行,总之到了点是不能赖在被窝里的。特别是冬天,想那睡得一晚暖烘烘的被窝还真是有些舍不得,得起床刷牙洗脸吃早点进行一天日常工作的起始。
  本来,年轻人恋床是要不得的。你瞧祖国的花朵们到了上学年纪的孩儿不也早早便起?而生长在山区里的又比不得城市,早就呵着红冻的小手,天都没亮迎着清晨的寒露步行于崎岖的山路,需得走上几里地才到得了校的,还要带着昨晚妈妈准备的饭盒,到学校的厨房间蒸着,当作中午的饭食。
  话又说回来,我的乡村生活便在云南的维西拉开了序幕,这一缕金灿灿的阳光折射于我的床头,我必一跃而起,开门洗刷完毕便泡上豆浆,再舀上两调羹的蜂蜜拌着喝,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二楼的嫂子背着日光于一束阴影下纳鞋底,院子里若有生人走动,三条大狼狗便在不同的方位叫上几声。
  可若是在江阴,我决不能睡得那么迟,八点钟上班的话需得六点半起,洗洗刷刷磨蹭了半天一晃就过去了,早上的时间又相当宝贵,容不得你磨蹭,迟到了还得扣工钱,这是工薪阶层劳碌命的无奈和悲哀。好在我早早脱离了这令人厌烦的上班族,不必每日看领导的脸色和听同事之间的鸡零狗碎,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一桩快事!
  迎面拂来的山村的空气都是最自然最清新的好空气。自山头冉冉升起的太阳,致力穿透笼罩林间山谷溪流的缥缈晨雾,你视线中的阳光便会像红着脸的少女羞答答且含情脉脉、深情款款、柔情蜜意地注视着你,你的心中不免被这真切的问候填满充实、爱意、妙味。
  间间户户青青的瓦,泥做的山墙,簇拥掩映在挺拔姿态的青松之中,天是澄净如水的天,鸟儿们唱着歌欢快地寻觅食物或者飞翔。地头田埂,随处可见勤垦朴实劳作的农民。
  由此,我仿佛见着篱笆翠竹间有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正坐在小板凳上,一针针、一线线,为她的心上人刺绣:但见她时而腼腆地偷着嘴笑,时而噘着嘴唧唧呱呱,时而六神无主慌里又慌张。
  令人见了忍俊不禁地会心微笑。这样的风景你可曾领略?这样的心境你可曾体会得?这样写意的生活你可曾过上一天?如果要说城市与农村的差别,那么,我需得添上这一条。于是,我又获得一首好词《行香子》:
  青瓦泥墙,绿树村庄。天蓝蓝、翠鸟翱翔。地头田埂,瓜菜生姜。快撒些籽,浇些水,种些粮。
  篱笆竹苑,板凳身旁。小家女、刺绣鸳鸯。丝丝缕缕,密密行行。在时而嗲,时而怪,时而慌。
  
  漂泊的情怀
  
  天际,一抹抹深灰的、浅灰的云。它们吻着西边吹来的风———涌动着,波动着,流动着,像层层击起大海的浪。那云,便似了波涛;那鸟,便似了海鸥;那山,巍然伫立着,一动不动。所动的是山的头发,随风吹拂着的树叶刷拉刷拉,刷拉刷拉———坚贞不渝地就这样一刻刻、一时时、一辈辈守望着,守护着,守候着……
  只是———这里没有大海。
  我也从没见过大海。就算我想象中大海的模样,也是从电视中罗列出来的图案。我剪辑着它们,复制着它们,见到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面:那里,有阳光、海浪、沙滩、椰树,还有,会唱船歌的老渔翁。老渔翁戴着斗笠,弯弓着背。或许他在搓远航用的缆绳?撒老妻修补后的一张网?或许很多的或许。
  我睁大双眼,试图能够更真切地想象大海的无边,大海的辽阔,大海的浩渺。还有,还有海浪拍打岩石破碎了的声音!听,那声音,仔细地听,固执着、重复着它们的节拍,卷起千堆的雪,千层的浪,惊涛骇浪之间上演着平凡的琐碎的细节,一串串,一缕缕,一叠叠,环绕,环绕着的呀———日日、年年;日日复日日,年年更年年。
  离群索居的日子,最最惧怕的是逢年过节,倏忽间一阵烟花爆竹的声音,噼噼啪啪,击中我的心脏,对流浪的游子来说,这些喜庆的声音无疑如遭遇雷电。游子的心脏被雷电击倒,清醒中,又昏倒。爬得起来么?流浪的游子,你的故乡在哪儿呢?你为什么总是从这个地区到那个地区,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可不可以,停一停脚步,稍微歇一下,就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为你哼一首歌,好么?
  喔,真不错,在这个时候居然会听到歌,我已经好久没有听人唱歌了,你唱什么呢?是《明天会更好》还是《走进新时代》?
  不是,都不是,这些太美好,太美好的事物不属于你现在的心情,所以,我会哼一首比较伤感的曲子,你可听好了,是专门唱给流浪汉听的喔:
  斜倚胡床风细细,独自恹恹地。暮雨又行帆,谴客漂泊,游子衷肠系。?摇?摇思量平生难摒弃,笑看风波起。村酒好歌谣,岸柳芙蓉,那人正如玉。
  好一首《醉花阴》,令游子星目中落下泪水。
  我还是得走,得不停地走,一刻也不能停,我怕停下的脚步会被忧愁的情绪缠绕,我不要这种感觉,我要的是让自己疲倦,让自己累得疲倦下来时喝口酒,眯着眼睛想着远方,那人是不是还在等我,还在张望,在我们分手的那片山坡上。我们曾经就是这样牵着手,在搅拌着酸涩泪水的面庞上,捕捉甜蜜的唇,轻轻地吮吸芬芳,吮吸离别,吮吸惆怅……
其他文献
一    这年的东京终是降了些许冬雪。晨早向院中望去,庭院里的梅枝上积了一层薄雪,花尚未开放。天色还未亮彻,隐约能看见长廊尽头叔父房里昏黄的灯光。  我并不是孤儿,却也无父无母。据说他们多年前在动乱中过世,我便被远房亲戚收养。叔父待我客气,却终是寄人篱下。叔父提及我父亲在世时曾与京都一邻友订下婚约,将我许给了邻家长子。并说此事已人尽皆知,反悔不得。叔父称我已到婚嫁之年,于是在婶娘连日的催促下派人向
期刊
电话里A跟我谈到他遗失的初中毕业照,很想看看自己当年的样子。他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我的幼儿园毕业纪念册,那时的自己那么小,那么有趣。初中和高中我都没有拍毕业照,没什么特殊原因,只是觉得不想把自己的脸凑在一大堆不相干的人中间罢了。有时候也认为这种念头有点“过”,甚至有点可恶。我觉得我的中学生活过得一点也不踏实,不舒服。  初中的时候很“坏”,整天浪荡,喝酒,瞎扯,尤其喜欢淋大雨,然后彻底地病一场,一
期刊
在外婆家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夏日使我的心恬静而又充实。  在闽北的一个小村里,潺潺的小溪打磨着一年又一年的岁月,记录着庄稼人的辛勤与汗水。那水时而溢满河床,时而干涸见底。爬满土地的南瓜藤上的叶子蓊蓊郁郁,小瓜夹杂在叶子里,点缀那一片绿色。全村最大最高的那棵橄榄树在溪边对岸的一座小山上,绿色的果子挂满枝头。  外婆家建在西边的山腰上,中间夹着一条蜿蜒而又平坦的马路,尽管黄土有时遮天蔽日,混沌一片,但弥漫
期刊
于晨,女,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已于《雨花》、《萌芽》、《青春》、《写作》、《鹿鸣》、《青年文学家》、《中国校园文学》、《花季雨季》、《作文通讯》等全国3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等一百多篇。作品曾两次被《中国少年文摘》转载,并获江西《读写月报》、江苏《少年文艺》2001年度优秀作品奖,入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大学生作品》和《大学生优秀小说选》。现在上海某出版社工作。     一直都无法
期刊
曲新志,男,山东莱西人。曾服役于兰州军区某部,退役后在央视某栏目任策划和总撰稿。现任某影视公司主编。    有时我也挑灯独立  爱和夜守住沉默  听风声呼啸于屋外  怀想一些远行人  ——艾青  已经是夜里十点了,儿子早已酣酣地入睡。像往常一样,我照例检查过他的书包,看明天该带的课本是否都已备齐。还好,书和作业本静静地躺在书包里,一本也没落。再打开铅笔盒,几枝写秃了的铅笔长长短短地挤着,像一群顽皮
期刊
戴萍,女,香港大学硕士,曾任香港《明报》、《亚洲周刊》记者,出版过小说集《蛤蟆面具》与专栏集《完美主义的伤口》,1995年《微笑标本》获香港首届天地小说比赛大奖。    《人猫》描写了一个香港女影星的成长和衰落过程,揭示了过于物质化的社会对人心灵和肉体的戕害。小说使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对祖国大陆年轻一代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帮助作用。一位穷困而亮丽的女子,自从踏入香港演艺圈,生活跌宕不定。她,凭
期刊
孙米苓,女,1982年生于上海,2000年9月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8月赴德国留学。2000年初开始写作,在《少女》、《交际与口才》、《新民晚报》、《读者导报》等报刊发表过散文随笔。    早晨一睁开眼睛,她就忙不迭地伸手去摸电脑主机箱上的启动键。写字台紧贴着靠墙的单人床,这是一般学生公寓里家具的标准摆放位置。狭小的空间本来就是寸土寸金,衣柜,写字台,单人床,这最基本
期刊
说真的,我对聚会并不感兴趣,不管是什么聚会,都有一种劳神劳力的感觉。即使不是自己掏腰包,但吃了人家的总觉欠着人家,又觉没面子。再说了,在酒桌上,少不了喝酒,我酒量差,每次都喝得难受,不喝又不行。总之净干些身不由己的事,何乐之有?  同学聚会也少不了喝酒。大学毕业后来到这个半生不熟的城市,自然形成几个圈子。其中中学同学和大学同学差不多各有一桌人马之多。偶有外地同学来,找着本地领头的,一个电话通知过来
期刊
得到五姨去世的噩耗,我的整个身体不听使唤地倒向了地板。那是一个江南杏花春雨的傍晚,距母亲去世不到一年零三个月。  头几天里,家里来电话说,五姨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只能靠杜冷丁和氯丙嗪镇痛维持生命,只怕时日无多,希望我能回家见她最后一面。我丢下手中编了半截的稿子,踉踉跄跄地踏上北上的列车,一路从杭州哭到南阳,直奔家乡而去。  昏迷两天后的五姨倚在床头的垫背上,面色灰白,眼窝深陷,骨瘦如柴。死神已不止一
期刊
陈小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    偶然翻书,翻到一句话,不禁愕然。掩卷沉吟,似有所悟。那句话的意思大概是:人的一生就是一篇文章。  这段时间脑子里常常冒出这么一个问题:我这一生做了些什么事呢?现已年过半百,此生还能做些什么呢?即使还有雄心,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来想去,只有再写几篇文章而已。趁“五一”长假整理整理东西,翻出几本从前的日记,心想可以从中整理出好几篇文章来,再凑成一本散文集。我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