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区干部好作风孕育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的群众,为了最广大的群众,赢得最广大的群众,要求中国共产党积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苏区干部好作风对群众路线的技术操作层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要实行民主制度,制定并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强调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联系和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斗争。
【关键词】苏区;苏区干部好作风;群众;群众路线
作者简介:吴雄健(1978—),男,江西赣州人,医学硕士,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罗丽萍(1984—),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干事。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它形成于苏区时期,并受到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深远影响。而苏区干部好作风根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创建和巩固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它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带领苏区干部开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1.苏区干部好作风影响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的“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科学论断不仅是使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得到了理论升华,也成为中央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核心内容。可以说,苏区干部好作风孕育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1代表最广大的群众,为了最广大的群众,赢得最广大的群众
对一个政党“代表谁、为了谁”的问题回答影响着这个政党的性质和走向。中国共产党自从建党之初以来就始终就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如此,在中央苏区时期广大农民积极拥护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当时在苏区流传着一首民歌,歌名叫《当红军》——“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哥哥当红军,弟弟上学堂,当红军打敌人,工农群众得解放。”由此可见,为了支持革命战争,为了保卫红色果实,当时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苏区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认认真真解决群众的问题。“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他们的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正因如此,当时的干群关系血浓于水、鱼水相依。苏区干部好作风雄辩地证明: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1]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1.2积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它在苏区时期就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毛泽东曾说过:“应该朝着最能够接近广大群众,最能够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能够动员群众执行苏维埃的任务,并且最能够争取任务完成的速度,使苏维埃工作与革命战争、群众生活需要完全配合起来。这是苏维埃工作的原则。”而且,在当时苏区的各种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反复强调要有群众观念,反复要求苏区干部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里,时刻关心群众,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这些对指导当时苏区干部围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服务革命和战争来开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3积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在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头通过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当时,中国共产党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现实的物质利益作为考核基层苏维埃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明确规定乡村政权的各项事务。苏区干部牢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不求得到实际物质利益的回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全力拥护。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苏区时期得以孕育、形成和发展,具备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曾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树立了共产党人甘为‘人民公仆’的形象。正因为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和革命政权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苏区干部好作风对群众路线技术操作层面的影响
苏区干部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让当时的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真真切切。它在坚持群众路线的技术操作层面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1实行民主制度,制定并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应该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和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扬人民的民主。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蘇维埃政府充分关注并尽量实现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各种愿望,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举办了大量的列宁室、俱乐部、工农剧社,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学和理论水平。而且,苏区的民主既表现在苏维埃的选举上,也表现于市与乡的代表会议中;既表现于苏维埃给予一切革命群众以完全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并赋予每个革命群众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错误缺点和监督、批评政府工作的权力,还表现在苏区行政区域的划分上。
2.2强调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苏区干部普遍形成了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他们在调查中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发现新生事物,虚心向群众学习。他们采取了会议调查、蹲点调查、试点、普遍调查、典型调查等方法,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苏区工作卓有成效。苏区时期,毛泽东对如何关心群众的问题进行了特别的梳理:“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他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深人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群众的贴心人成为苏区干部好作风让人民群众最受感动的一面。
2.3联系和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斗争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巨大的。只有紧密依靠和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由于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等落后思想的影响以及现实利益的诱惑,当时的苏区革命队伍中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贪污浪费等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就清醒地认识到,不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斗争腐败,不清除党的蛀虫和人民的公敌,就会失去民心,就无法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所以,在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苏区发动了声势浩大、持续不断的反腐倡廉斗争。通过对苏区反腐倡廉斗争的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要取得反腐倡廉斗争的胜利,就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斗争,充分依靠群众力量推动斗争向深入发展,必须组织高素质的反腐倡廉队伍,必须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财政、审计和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严厉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必须充分联系和发动各级群众组织。
【参考文献】
[1]林炳玉.苏区干部好作风对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的启示[J].党史文苑.2008,(8):31-33.
【关键词】苏区;苏区干部好作风;群众;群众路线
作者简介:吴雄健(1978—),男,江西赣州人,医学硕士,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罗丽萍(1984—),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干事。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它形成于苏区时期,并受到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深远影响。而苏区干部好作风根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创建和巩固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它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带领苏区干部开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1.苏区干部好作风影响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的“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科学论断不仅是使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得到了理论升华,也成为中央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核心内容。可以说,苏区干部好作风孕育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1代表最广大的群众,为了最广大的群众,赢得最广大的群众
对一个政党“代表谁、为了谁”的问题回答影响着这个政党的性质和走向。中国共产党自从建党之初以来就始终就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如此,在中央苏区时期广大农民积极拥护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当时在苏区流传着一首民歌,歌名叫《当红军》——“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哥哥当红军,弟弟上学堂,当红军打敌人,工农群众得解放。”由此可见,为了支持革命战争,为了保卫红色果实,当时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苏区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认认真真解决群众的问题。“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他们的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正因如此,当时的干群关系血浓于水、鱼水相依。苏区干部好作风雄辩地证明: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1]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1.2积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它在苏区时期就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毛泽东曾说过:“应该朝着最能够接近广大群众,最能够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能够动员群众执行苏维埃的任务,并且最能够争取任务完成的速度,使苏维埃工作与革命战争、群众生活需要完全配合起来。这是苏维埃工作的原则。”而且,在当时苏区的各种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反复强调要有群众观念,反复要求苏区干部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里,时刻关心群众,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这些对指导当时苏区干部围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服务革命和战争来开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3积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在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头通过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当时,中国共产党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现实的物质利益作为考核基层苏维埃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明确规定乡村政权的各项事务。苏区干部牢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不求得到实际物质利益的回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全力拥护。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苏区时期得以孕育、形成和发展,具备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曾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树立了共产党人甘为‘人民公仆’的形象。正因为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和革命政权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苏区干部好作风对群众路线技术操作层面的影响
苏区干部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让当时的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真真切切。它在坚持群众路线的技术操作层面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1实行民主制度,制定并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应该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和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扬人民的民主。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蘇维埃政府充分关注并尽量实现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各种愿望,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举办了大量的列宁室、俱乐部、工农剧社,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学和理论水平。而且,苏区的民主既表现在苏维埃的选举上,也表现于市与乡的代表会议中;既表现于苏维埃给予一切革命群众以完全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并赋予每个革命群众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错误缺点和监督、批评政府工作的权力,还表现在苏区行政区域的划分上。
2.2强调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苏区干部普遍形成了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他们在调查中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发现新生事物,虚心向群众学习。他们采取了会议调查、蹲点调查、试点、普遍调查、典型调查等方法,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苏区工作卓有成效。苏区时期,毛泽东对如何关心群众的问题进行了特别的梳理:“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他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深人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群众的贴心人成为苏区干部好作风让人民群众最受感动的一面。
2.3联系和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斗争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巨大的。只有紧密依靠和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由于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等落后思想的影响以及现实利益的诱惑,当时的苏区革命队伍中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贪污浪费等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就清醒地认识到,不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斗争腐败,不清除党的蛀虫和人民的公敌,就会失去民心,就无法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所以,在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苏区发动了声势浩大、持续不断的反腐倡廉斗争。通过对苏区反腐倡廉斗争的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要取得反腐倡廉斗争的胜利,就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斗争,充分依靠群众力量推动斗争向深入发展,必须组织高素质的反腐倡廉队伍,必须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财政、审计和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严厉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必须充分联系和发动各级群众组织。
【参考文献】
[1]林炳玉.苏区干部好作风对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的启示[J].党史文苑.2008,(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