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文本解读的单元一体化设计——以“化合价与化学式”教学为例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都有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重构,其前提和基础是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以九年级化学“化合价与化学式”为例,通过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多版本教材比较、内容分析等,提炼学科大观念,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以宏、微结合为特征的一体化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以我国最新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科学教育界目前关于科学本质的最新定义为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中呈现科学本质内容的相关栏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注重以相关栏目、习题和插图等形式呈现科学本质内容,在科学本质三个维度中更加侧重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据此提出同类教科书的编写修订建议.
基于国家认同教育分析框架,对我国1902至2020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百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演变主要体现在认知层面,由早期对国情教育中特产与资源、国家建设的重视,转向新课改后重视国情教育中现状与问题、历史与文化以及政治认同三个方面,其历史发展大体归结为“初显期”“波动期”“恢复发展期”“呈现新态势”以及“重视发展”五个历史阶段.基于此,提出从理念上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从历史维度认识化学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继承国家认同教育经验,不断建构新时代化学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
以TQVC概念认知模型为理论依据,借助温度传感器实验测定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蒸发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像,能帮助学生直观地形成表象,促进分子间作用力抽象概念的科学建构,加深学生对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等概念内涵的深度理解.
基于国家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素融人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培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提出初中化学微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原则和教学设计要素的基础上,形成初中化学微项目化学习课程的基本模式,并以项目“皮蛋的制作”为例,阐述微项目化学习课程的构建策略.
利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天然铀产品中铀含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天平称量和标准样品量值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当样品中铀的质量分数为84.736%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0.078%(k=2).
复习中的认知思维活动主要包含基础性思维活动、概括性思维活动、系统性思维活动、应用性思维活动以及发展性思维活动等五种类型.介绍对“混合物的分离和物质提纯”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着重阐释复习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总体构思与流程,并讨论兴趣与学生主动思维,问题与引导激活思维的关系.
对已有的“水中白磷燃烧”实验进行归类、分析,结合当前中学化学实验的实际,对该实验进行再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具有装置简练、便于携带、操作便捷、现象明显、材料节省、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拓展性强等优点.
电致化学发光因为不需要激发光源,没有杂散光的干扰,实验设备简单且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的优点,近年来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分析、生物传感和成像等领域都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中,发光试剂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件.随着纳米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半导体量子点由于尺寸调控带隙、表面易于改性和表面态依赖性的电子转移、良好的发光强度和单色性而成为一类理想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首先简要介绍电致化学发光及其机理,接着重点总结各类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特性,最后对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存在
以元素周期表为例,对“研究与实践”栏目进行设计与实施.从延展、延伸、延续和延时四个方面通过学生有创造性的作品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进行阐述.将研究与实践活动结合,与音乐、美术等进行跨学科融合,并指导学生创新设计教学教具,通过多项实践类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对文献中“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原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的四个主要部分:滴加装置、反应装置、产物检验装置和定量分析装置进行梳理,发现单一的、缺乏整体思考的改进往往是有缺陷的.本实验再次进行改进,借鉴前人实验创新的优势部分,从整体出发作多元化思考,并添加一定的新元素,设计出更安全、更合理、更便捷的新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