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然,河源启一郎不是那个以贴海报为生倒霉的里奇,武汉也非64年前的罗马。一宗由自行车失窃引发的连串故事,最终从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开山之作,幻化成微博时代皆大欢喜的花絮新闻。
滥觞的争议当在意料之中。什么才是城市的脸面?警方有无选择性执法破案?滚滚口水酝酿的五万次转发和若干评论,在2月中下旬很是喧闹了一阵,转眼又被NBA赛场上亚裔小子的神奇发挥和某西南大吏的出镜频率所遮蔽。
其实,换一种思路,还是有一些谈资颇值得咂摸。比如那辆号称价值1.6万元的自行车,比如河源启一郎这个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的环球骑行之旅。
说到环游世界,文学爱好者最熟悉的恐怕非福格先生莫属。严谨到有些刻板的守时习惯,关键时刻大破大立的果决,儒勒?凡尔纳笔下这位英国绅士与他那个能干却不时大脑离线的让?万能男仆,因一场莫名的牌桌赌局结果在80天里绕了地球一圈。当然,法国著者终了不能免俗地让主人公在赢得2万英镑的下注之余,还能抱得美人归,成就一段东西方姻缘。
除了科幻三部曲,创作于1872年的《80天环游世界》大概是凡尔纳最为出名的作品。这一年距巴黎世博会刚过去5年,不仅艾菲尔铁塔已经矗立,包括电报在内的众多发明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不过请注意,轮船、火车、马车、游艇、雪橇、热气球,甚至还有南亚次大陆的大象和人人具备的“11路车”(两条腿),被西方评论界追捧为“能预言未来五十年”的儒勒先生偏偏落下了自行车。
不能怪罪作家的疏漏。这位被大仲马一手调教,连小仲马都要羡慕妒嫉恨地称之“更像父亲的儿子”的主儿,除了继承先辈丰富的想像力,同时也对欧洲近代工业化开启之时多项划时代变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推演。而自行车——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力机械发明,是时只是个装上脚蹬板,连前后轮直径都未能统一的时髦“玩”意儿。直至两年后,英国人罗松为其配备链条,并首次实践后轮驱动,才真正有了实用价值。而当机械工程师有“自行车之父”美誉的约翰?斯塔利规范了轮距,制作出钢管制式的菱形车架,且为车轮安上橡胶,那已是1888年的事了。
还有一个问题,环游世界需要花费多少钱?26岁的河源启一郎没有告之媒体,或许他本人心中都未有数。而虚拟的福格先生呢,2万镑——他几乎所有的现金财产,这还是19世纪中后期的价值。有一说法,当下1美元仅相当于百年前3.8美分的购买力,贬值可见一斑。以此推论,英国人80天里的花销换算成人民币约在几千万了。
十年前,一个叫朱兆瑞的中国留学生只用了3000美元(主要是交通、住宿费)就走过了四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名噪一时。之后,朱氏甚至将这一段经历打造成一种商业模式并开办了公司。遗憾的是,仅仅相隔5年,同样的线路费用已上升至7000美元还挡不住。
当然,也有稍为豪华的版本,动用越野车自驾,800天路经37个国家和地区,共需花销150万元人民币,还是省着用的结果。
看出名堂没?时间的长短与交通工具的选择都直接关乎费用的多寡。所以,把195天凭自行车完成环游世界的英国人马克博?蒙特,和同样骑车44年穿过221个国家和地区、总行程33.5万英里的德国人海因茨?斯图克放在同一个竞技场上,不现实也不公平。
有一种说法,一百个拥有“环游梦”的人中只有10%付诸行动,只有1%梦想成真。除了金钱、勇气,毅力和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这一点上,日本人以其民族特有的韧性走在前列。
河源并非该国完成类似壮举的第一人。1998年,来自大阪的中西大辅就从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开始了环球之旅。11年,在至少更换了80次车胎后,他终于遍访完13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冒险自行车部的成员,大辅出发前用6年时间积攒下5万美元,当他归国之日早已囊中空空。在被问及未来有否兴趣在旅行社工作时,他言辞凿凿:不!
还有一个疯狂的家伙。就职于某大型企业的白领石田裕辅,为了环球不惜辞职。最终,7年半的旅途换回一本单车日志——《不去会死》。据称,该书一度名列豆瓣十大旅行图书第一名。石田说:“要是放弃梦想,即使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大概也会后悔一生吧。”
不论是石田裕辅、中西大辅,还是一不留神成为名人的河源启一郎,都义无返顾地选择骑自行车丈量天下。似乎也只有用这样一种日行100公里的出行才能使得环游世界更显纯粹。但如果说只有以坚韧见长的日本人和以体力见长的欧美人才能完成的任务,那是一种无知。
1930年,出生于上海南汇,以开西餐厅为营生的潘德明由徒步改骑行,自越南清化出发,历经6年半环游世界,一路上还分别拜会了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土耳其之父凯末尔、保加利亚国王、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等众多风云人物,而身兼世界探险协会主席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两度接见了潘。
作为一度拥有5亿辆的世界第一自行车大国,自1866年曾担任光绪帝英文老师的张德彝首次在其《航海述奇》八卷本中提及并命名,至今已过去了145年,从溥仪拆掉故宫门槛的缘由,普通家庭重要财产,六七十年代结婚三转一响的彩礼必备,到邓公小平口中“人人有辆飞鸽就是繁荣标志”的解释,再到今天,在北京,利用自行车的出行率从62.7%锐降至18.1%,一个现实:自行车对中国人已变得可有可无。乃至当河源丢车发生之后,武汉人一边嘟嚷“老子当年一年丢几辆咋没见过这阵势”,一边也感叹“要不是那日本人的车太扎眼估计没啥人愿去偷,又卖不出钱”。
更尴尬的是,即便在奥运赛场上,能将十八个人叠罗汉在一辆车上的中国人至今也未取一块金牌。反而在英国,福格的故乡,2012年伦敦奥运场地自行车馆的科技含量令全世界咋舌。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那个场合一展其能,其实,一周少开两天车,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亦或周末郊游时在车顶搁一辆自行车都是蛮不错的选择。至于是否需要骑车环游世界,那才是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如若你心血来潮,想立马出发骑车奔赴伦敦,时间还够,不过得提醒一句,英国警方说了,无论是伦敦、伯明翰,还是曼彻斯特、利物浦,新车平均停放4小时就会被盗。
这下,武汉人放心了吧!■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滥觞的争议当在意料之中。什么才是城市的脸面?警方有无选择性执法破案?滚滚口水酝酿的五万次转发和若干评论,在2月中下旬很是喧闹了一阵,转眼又被NBA赛场上亚裔小子的神奇发挥和某西南大吏的出镜频率所遮蔽。
其实,换一种思路,还是有一些谈资颇值得咂摸。比如那辆号称价值1.6万元的自行车,比如河源启一郎这个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的环球骑行之旅。
说到环游世界,文学爱好者最熟悉的恐怕非福格先生莫属。严谨到有些刻板的守时习惯,关键时刻大破大立的果决,儒勒?凡尔纳笔下这位英国绅士与他那个能干却不时大脑离线的让?万能男仆,因一场莫名的牌桌赌局结果在80天里绕了地球一圈。当然,法国著者终了不能免俗地让主人公在赢得2万英镑的下注之余,还能抱得美人归,成就一段东西方姻缘。
除了科幻三部曲,创作于1872年的《80天环游世界》大概是凡尔纳最为出名的作品。这一年距巴黎世博会刚过去5年,不仅艾菲尔铁塔已经矗立,包括电报在内的众多发明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不过请注意,轮船、火车、马车、游艇、雪橇、热气球,甚至还有南亚次大陆的大象和人人具备的“11路车”(两条腿),被西方评论界追捧为“能预言未来五十年”的儒勒先生偏偏落下了自行车。
不能怪罪作家的疏漏。这位被大仲马一手调教,连小仲马都要羡慕妒嫉恨地称之“更像父亲的儿子”的主儿,除了继承先辈丰富的想像力,同时也对欧洲近代工业化开启之时多项划时代变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推演。而自行车——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力机械发明,是时只是个装上脚蹬板,连前后轮直径都未能统一的时髦“玩”意儿。直至两年后,英国人罗松为其配备链条,并首次实践后轮驱动,才真正有了实用价值。而当机械工程师有“自行车之父”美誉的约翰?斯塔利规范了轮距,制作出钢管制式的菱形车架,且为车轮安上橡胶,那已是1888年的事了。
还有一个问题,环游世界需要花费多少钱?26岁的河源启一郎没有告之媒体,或许他本人心中都未有数。而虚拟的福格先生呢,2万镑——他几乎所有的现金财产,这还是19世纪中后期的价值。有一说法,当下1美元仅相当于百年前3.8美分的购买力,贬值可见一斑。以此推论,英国人80天里的花销换算成人民币约在几千万了。
十年前,一个叫朱兆瑞的中国留学生只用了3000美元(主要是交通、住宿费)就走过了四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名噪一时。之后,朱氏甚至将这一段经历打造成一种商业模式并开办了公司。遗憾的是,仅仅相隔5年,同样的线路费用已上升至7000美元还挡不住。
当然,也有稍为豪华的版本,动用越野车自驾,800天路经37个国家和地区,共需花销150万元人民币,还是省着用的结果。
看出名堂没?时间的长短与交通工具的选择都直接关乎费用的多寡。所以,把195天凭自行车完成环游世界的英国人马克博?蒙特,和同样骑车44年穿过221个国家和地区、总行程33.5万英里的德国人海因茨?斯图克放在同一个竞技场上,不现实也不公平。
有一种说法,一百个拥有“环游梦”的人中只有10%付诸行动,只有1%梦想成真。除了金钱、勇气,毅力和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这一点上,日本人以其民族特有的韧性走在前列。
河源并非该国完成类似壮举的第一人。1998年,来自大阪的中西大辅就从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开始了环球之旅。11年,在至少更换了80次车胎后,他终于遍访完13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冒险自行车部的成员,大辅出发前用6年时间积攒下5万美元,当他归国之日早已囊中空空。在被问及未来有否兴趣在旅行社工作时,他言辞凿凿:不!
还有一个疯狂的家伙。就职于某大型企业的白领石田裕辅,为了环球不惜辞职。最终,7年半的旅途换回一本单车日志——《不去会死》。据称,该书一度名列豆瓣十大旅行图书第一名。石田说:“要是放弃梦想,即使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大概也会后悔一生吧。”
不论是石田裕辅、中西大辅,还是一不留神成为名人的河源启一郎,都义无返顾地选择骑自行车丈量天下。似乎也只有用这样一种日行100公里的出行才能使得环游世界更显纯粹。但如果说只有以坚韧见长的日本人和以体力见长的欧美人才能完成的任务,那是一种无知。
1930年,出生于上海南汇,以开西餐厅为营生的潘德明由徒步改骑行,自越南清化出发,历经6年半环游世界,一路上还分别拜会了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土耳其之父凯末尔、保加利亚国王、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等众多风云人物,而身兼世界探险协会主席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两度接见了潘。
作为一度拥有5亿辆的世界第一自行车大国,自1866年曾担任光绪帝英文老师的张德彝首次在其《航海述奇》八卷本中提及并命名,至今已过去了145年,从溥仪拆掉故宫门槛的缘由,普通家庭重要财产,六七十年代结婚三转一响的彩礼必备,到邓公小平口中“人人有辆飞鸽就是繁荣标志”的解释,再到今天,在北京,利用自行车的出行率从62.7%锐降至18.1%,一个现实:自行车对中国人已变得可有可无。乃至当河源丢车发生之后,武汉人一边嘟嚷“老子当年一年丢几辆咋没见过这阵势”,一边也感叹“要不是那日本人的车太扎眼估计没啥人愿去偷,又卖不出钱”。
更尴尬的是,即便在奥运赛场上,能将十八个人叠罗汉在一辆车上的中国人至今也未取一块金牌。反而在英国,福格的故乡,2012年伦敦奥运场地自行车馆的科技含量令全世界咋舌。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那个场合一展其能,其实,一周少开两天车,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亦或周末郊游时在车顶搁一辆自行车都是蛮不错的选择。至于是否需要骑车环游世界,那才是件需要深思熟虑的事!如若你心血来潮,想立马出发骑车奔赴伦敦,时间还够,不过得提醒一句,英国警方说了,无论是伦敦、伯明翰,还是曼彻斯特、利物浦,新车平均停放4小时就会被盗。
这下,武汉人放心了吧!■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