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课文时,老师利用慧眼,发现范例,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写作素养训练。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随文训练;计划;单点;适宜;找准;务实;素养
自古以来,作文就有半壁江山之说,由此可见,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语文得分多少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作文好将是语文取胜的法宝。
而农村学生最大的不足是阅读面窄,积累少,语言馈乏,所以写作是他们最头痛的事。一说到写作,学生们就唉声叹气,甚至满腹牢骚,一副上断头台的模样。在老师威逼利诱下,学生即使勉强上交了作文,作文质量也令人堪忧。据统计,我县农村学生的作文平均得分要比县城学生低3—8分。这结论让我瞠目结舌,更让我对写作指导陷入了深思。为此,我在迷茫中寻觅,在寻觅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种方法就是随文训练写作。
那什么是随文训练写作?笔者认为:随文训练写作就是在教学课文时,老师利用慧眼,发现文本中适合学生的训练点,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计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练习。
那怎样才能使随文训练写作高效呢?我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完善,得出了以下的方法。
1、计划周全。老师要明白初中,学生写作水平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需分几个阶段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为完成每一个任务,又要设计哪几个训练点,每个训练点由哪篇范文来解决,怎样解决等。
2、训练单点。每次训练点不宜贪多,应该一次一点,甚至多次一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想在一次训练时多点训练,就会使训练的知识得不到落实,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收获。反之,一次作文只训练一个写作知识点,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掌握,对于个别难以消化的训练点,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学生也会彻底消化。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写出令读者怦然心动的好文章来。
3、训练适宜。
老师设计训练点时,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已积累了哪些材料,已经历了哪些生活,还有哪些写作知识未掌握,甚至学生的情感都要考虑在内。然后设计出能达成目标的训练点。
4、找准范例。
教材中的课文不是每一篇都宜作训练的范例。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适合学生模仿的范例。否则会范例不对,即使训练也会事半功倍,甚至功夫白费。所以,只有选对范例,才能让学生感兴趣,产生感情的共鸣,甚至产生激情,从而喜欢上此文。学生一旦喜欢上就会情不自禁地诵读。在诵读中,范文的精髓——老师要让学生借鉴的东西,学生就了然于胸。
5、训练务实。
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量被数学和英语所挤占。所以,语文的知识想要落实,就只能利用好上课的45分钟。那么作文的训练也是如此。
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下册为例说说随文阅读的具体做法。
吃透课标,制定计划。大作文7-8次,每次字数600字左右。作文的训练点依次是:细节描写、表达方式,材料详略 、正面与侧面相结合、景物描写、修辞手法、标点使用,然后多个训练点合在一起使用。
训练点之一、传神的细节描写。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片段时,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罩,而且让学生明白这一系列动词的作用是具体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用3—5个动词,写出在炎热的夏天上完体育课后,到小卖部买冰糕的情景。由于有例可仿,学生的习作中一个个鲜活而准确的动词就从他们的嘴里迸出,跳跃在笔尖。连平时上课比较木讷的男生冯洋龙也写了一段精彩的话,他就样写道:快上完体育课时,我汗流浃背,嗓子似在冒烟,口渴难耐……随着老师的“解散”的口令声一响,我便以100米起跑的速度,迅速逃离运动场,然后跳起来跨过花坛,绕过前面的同学,冲到小卖部处,使劲地挤进去,拨开人群,钻到冰柜前,快速拿起先就瞅准的亮点,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一口下去,就所剩无几,三下五除二地就吃完了一支,一连吃了三支,才稍微感觉郑人凉快些,正准备离开,才被告知我还未给线……
训练点之二、综合的表达方式。
学生在写作时,表达方式较单一,往往把事情写完就完了,缺乏对事件的感悟,深化中心上做得不够。在学习了〈伤仲永〉后,我让学生据表达方式将课文划分为结构,接着思考记叙和议论有何联系?学生讨论后,老师再加以点拨。让学生明白:在记叙文中,叙事要清楚,议论要点睛;记叙是基础,议论是升华。只有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写出的作文才能让读者眼睛一亮。
训练点之三、恰当的详略处理。学习《登上地球之巅》后,让学生先找出详写的地方和略写的地方,再思考为什么详写“攀登第二台阶时,刘连满甘为人梯和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威胁也要把氧气留给队友”,而其它的则略写。当学生明白这样处理材料是为了突出登山队员中幕后英雄刘连满的主要品质——团结协作与无私奉献。也就是说材料详略的处理是由中心所决定的。这样再训练材料详略,就容易得多了。
训练点之四、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学习《口技》时,让学生弄清楚为了表现口技人技艺的精湛,作者既正面写口技人模拟一家人由睡到醒,又由醒到睡以及失火救火的逼真场景,又通过道具之简单和听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之善。然后让学生利用本课知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来写一个人。这次同学们都能成功地运用这种方法去创设人物形象。
训练点之五、精当的景物描写。
学习了《伟大的悲剧》与《登上地球之巅》这两篇文章后,首先让学生找出两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比较两文中景物的异同,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伟大的悲剧》中只有恶劣环境,而《登上地球之巅》中既有恶劣环境,又有美丽环境。接着告知学生这是由故事的结局来决定的。最后归纳出“一切景物皆情语。”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构思一篇《放学路上》之作文。作文一交起来,我看完学习作后满心欢喜地想:原来只要指导得法,学生能写出好文章。
训练点之六、精妙的修辞手法。
在学习《安塞腰鼓》时,着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领悟安塞腰鼓给人的震撼力。让学生在读中明修辞手法,悟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篇“5.1”节学校举行的篝火晚会的文章。结果学生用多种修辞写出了晚会上的精彩表演,让人回味无穷。
训练之七、正确使用标点。
作文要求是学生能正确使用5种以上的标点符号,给文章增加亮点。
训练之八、综合运用训练点。
总之,通过以上一系列有计划而务实的训练后,学生就能写好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了。这虽是一条快速提升学生写记叙文能力的捷径,但真正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写作素养,则是一条艰辛之路。不过,我的座右铭是:路漫漫而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随文训练;计划;单点;适宜;找准;务实;素养
自古以来,作文就有半壁江山之说,由此可见,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语文得分多少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作文好将是语文取胜的法宝。
而农村学生最大的不足是阅读面窄,积累少,语言馈乏,所以写作是他们最头痛的事。一说到写作,学生们就唉声叹气,甚至满腹牢骚,一副上断头台的模样。在老师威逼利诱下,学生即使勉强上交了作文,作文质量也令人堪忧。据统计,我县农村学生的作文平均得分要比县城学生低3—8分。这结论让我瞠目结舌,更让我对写作指导陷入了深思。为此,我在迷茫中寻觅,在寻觅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种方法就是随文训练写作。
那什么是随文训练写作?笔者认为:随文训练写作就是在教学课文时,老师利用慧眼,发现文本中适合学生的训练点,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计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练习。
那怎样才能使随文训练写作高效呢?我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完善,得出了以下的方法。
1、计划周全。老师要明白初中,学生写作水平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需分几个阶段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为完成每一个任务,又要设计哪几个训练点,每个训练点由哪篇范文来解决,怎样解决等。
2、训练单点。每次训练点不宜贪多,应该一次一点,甚至多次一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想在一次训练时多点训练,就会使训练的知识得不到落实,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收获。反之,一次作文只训练一个写作知识点,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掌握,对于个别难以消化的训练点,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学生也会彻底消化。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写出令读者怦然心动的好文章来。
3、训练适宜。
老师设计训练点时,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已积累了哪些材料,已经历了哪些生活,还有哪些写作知识未掌握,甚至学生的情感都要考虑在内。然后设计出能达成目标的训练点。
4、找准范例。
教材中的课文不是每一篇都宜作训练的范例。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适合学生模仿的范例。否则会范例不对,即使训练也会事半功倍,甚至功夫白费。所以,只有选对范例,才能让学生感兴趣,产生感情的共鸣,甚至产生激情,从而喜欢上此文。学生一旦喜欢上就会情不自禁地诵读。在诵读中,范文的精髓——老师要让学生借鉴的东西,学生就了然于胸。
5、训练务实。
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量被数学和英语所挤占。所以,语文的知识想要落实,就只能利用好上课的45分钟。那么作文的训练也是如此。
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下册为例说说随文阅读的具体做法。
吃透课标,制定计划。大作文7-8次,每次字数600字左右。作文的训练点依次是:细节描写、表达方式,材料详略 、正面与侧面相结合、景物描写、修辞手法、标点使用,然后多个训练点合在一起使用。
训练点之一、传神的细节描写。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片段时,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罩,而且让学生明白这一系列动词的作用是具体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用3—5个动词,写出在炎热的夏天上完体育课后,到小卖部买冰糕的情景。由于有例可仿,学生的习作中一个个鲜活而准确的动词就从他们的嘴里迸出,跳跃在笔尖。连平时上课比较木讷的男生冯洋龙也写了一段精彩的话,他就样写道:快上完体育课时,我汗流浃背,嗓子似在冒烟,口渴难耐……随着老师的“解散”的口令声一响,我便以100米起跑的速度,迅速逃离运动场,然后跳起来跨过花坛,绕过前面的同学,冲到小卖部处,使劲地挤进去,拨开人群,钻到冰柜前,快速拿起先就瞅准的亮点,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一口下去,就所剩无几,三下五除二地就吃完了一支,一连吃了三支,才稍微感觉郑人凉快些,正准备离开,才被告知我还未给线……
训练点之二、综合的表达方式。
学生在写作时,表达方式较单一,往往把事情写完就完了,缺乏对事件的感悟,深化中心上做得不够。在学习了〈伤仲永〉后,我让学生据表达方式将课文划分为结构,接着思考记叙和议论有何联系?学生讨论后,老师再加以点拨。让学生明白:在记叙文中,叙事要清楚,议论要点睛;记叙是基础,议论是升华。只有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写出的作文才能让读者眼睛一亮。
训练点之三、恰当的详略处理。学习《登上地球之巅》后,让学生先找出详写的地方和略写的地方,再思考为什么详写“攀登第二台阶时,刘连满甘为人梯和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威胁也要把氧气留给队友”,而其它的则略写。当学生明白这样处理材料是为了突出登山队员中幕后英雄刘连满的主要品质——团结协作与无私奉献。也就是说材料详略的处理是由中心所决定的。这样再训练材料详略,就容易得多了。
训练点之四、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学习《口技》时,让学生弄清楚为了表现口技人技艺的精湛,作者既正面写口技人模拟一家人由睡到醒,又由醒到睡以及失火救火的逼真场景,又通过道具之简单和听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之善。然后让学生利用本课知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来写一个人。这次同学们都能成功地运用这种方法去创设人物形象。
训练点之五、精当的景物描写。
学习了《伟大的悲剧》与《登上地球之巅》这两篇文章后,首先让学生找出两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比较两文中景物的异同,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伟大的悲剧》中只有恶劣环境,而《登上地球之巅》中既有恶劣环境,又有美丽环境。接着告知学生这是由故事的结局来决定的。最后归纳出“一切景物皆情语。”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构思一篇《放学路上》之作文。作文一交起来,我看完学习作后满心欢喜地想:原来只要指导得法,学生能写出好文章。
训练点之六、精妙的修辞手法。
在学习《安塞腰鼓》时,着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领悟安塞腰鼓给人的震撼力。让学生在读中明修辞手法,悟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篇“5.1”节学校举行的篝火晚会的文章。结果学生用多种修辞写出了晚会上的精彩表演,让人回味无穷。
训练之七、正确使用标点。
作文要求是学生能正确使用5种以上的标点符号,给文章增加亮点。
训练之八、综合运用训练点。
总之,通过以上一系列有计划而务实的训练后,学生就能写好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了。这虽是一条快速提升学生写记叙文能力的捷径,但真正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写作素养,则是一条艰辛之路。不过,我的座右铭是:路漫漫而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