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这是摆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在当前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文言教学已经被逐渐异化为考试练习的工具,为了应付高考,学生急功近利,不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只关心知识落实。这样,学生的文言文知识面狭窄,只追求文章的译读,很少真正索求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不少高中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学好文言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针对上述现象,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 注重课前预习,为鉴赏文本奠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可利用教师印发的每课导学案,扫清文本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理解词义、文学文化常识、经典句段等内容的理解,甚至应熟读课文,理解文本大意,为进一步理解鉴赏文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开篇激趣导入,吸引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篇工作是一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文言文的导入如果新颖独特,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就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文本的乐趣。
例如《赤壁赋》这课,我们可在进入文本之前先讲述一段关于苏轼的历史故事,比如“东坡肉”的由来。语言风趣幽默,这样就很容易引领学生进入文中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像《鸿门宴》这样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预告片,设计悬念而激发学生认真阅读的兴趣。也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如《劝学》。还可利用音像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如教《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时,利用电脑技术,把高祖与项羽的故事用视频的形式加以再现,可以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象,易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上好文言文创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3 突显诵读教学,强化对文本的解读。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和核心,是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分别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目标和选修课程的“诗歌与散文”目标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一教学要求。
重视诵读并不是一味呆读、傻读。我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诵读应有目的的进行,既有浅层次的对字音、句读和语气层面的解读,又要有更深层次对文本情境、情感和作者写作目的的揣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与文本融合起来,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情感。
正是基于诵读这样的意义,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同时可以采取多重诵读方法:配乐诵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诵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通过灵活多变的诵读形式来渲染情境。
例如教《阿房宫赋》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诵读,疏通文本的字音;接着又让他们分组诵读,疏通文中的字词意义;然后又采用配乐朗诵读的方式让他们感知文本的情感,揣摩文本的写作目的。如此一来,学生在诵读中达到了教学目的,领悟了文本的内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4 优化教材内容,对文本内容适当地进行整合。
现今的新课标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的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为了让学生有效把握教材意图,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对高中语文文言教材应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
4.1 难文浅教。如《逍遥游》这篇文章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庄子的代表作,可称之为难文。它的“浅教”可设置相应的问题:庄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课文是如何说明其他万物(小至蜩大至鹏鸟;低如凡夫俗子,高如神界仙人)都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的?
4.2 浅文细教。例《秋水》,文章短小而生动,可以细教。把朗读和品味语言作为训练点,分析河伯和海若的对话,从而把握寓意,体会庄子寓议论于生动的叙述之中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改写成一个故事。
5 提供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文言文。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情感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文言文方法,让学生能借助一定的工具书自己去分析、理解,才能获的真正的益处。
5.1 教给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
文言知识的积累主要在词汇上的积累,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指导他们进行搜集、归类、整理、积累。例如:(1)古今异义的积累。古今异义常见有四种情况: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此外,还有实词与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的积累等文言知识点。通过归类、比较、积累,学生不仅能提高文言词语分析能力,还能体会到学会积累带来的喜悦和益处。
5.2 教给学生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理清文章的大意,扫除文字障碍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并且还可联系课本知识与成语,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也考查考生的语意推断能力。
5.3 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遵循的原则:信、达、雅。翻译的方法:增、删、调、留、换。要求学生看懂并且识记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出文言句子的意思,疑点难点,由教师点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引导学生增补、调配,疏通课文大意。
6 引导学生对话文本,积累写作素材。
中华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有很多蕴涵在文言文之中。如:《寡人之于国也》传递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五人墓碑记》表达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齐桓晋文之事》体现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汲取民族智慧、发扬民族精神、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侧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及背景进行对话,用“知人论世”的视角来审视文本,为写作积累素材。
例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谈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用心研究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一定会变得丰富有趣而灵动精彩!
针对上述现象,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 注重课前预习,为鉴赏文本奠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可利用教师印发的每课导学案,扫清文本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理解词义、文学文化常识、经典句段等内容的理解,甚至应熟读课文,理解文本大意,为进一步理解鉴赏文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开篇激趣导入,吸引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篇工作是一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文言文的导入如果新颖独特,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就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文本的乐趣。
例如《赤壁赋》这课,我们可在进入文本之前先讲述一段关于苏轼的历史故事,比如“东坡肉”的由来。语言风趣幽默,这样就很容易引领学生进入文中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像《鸿门宴》这样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预告片,设计悬念而激发学生认真阅读的兴趣。也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如《劝学》。还可利用音像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如教《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时,利用电脑技术,把高祖与项羽的故事用视频的形式加以再现,可以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象,易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上好文言文创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3 突显诵读教学,强化对文本的解读。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和核心,是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分别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目标和选修课程的“诗歌与散文”目标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一教学要求。
重视诵读并不是一味呆读、傻读。我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诵读应有目的的进行,既有浅层次的对字音、句读和语气层面的解读,又要有更深层次对文本情境、情感和作者写作目的的揣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与文本融合起来,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情感。
正是基于诵读这样的意义,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同时可以采取多重诵读方法:配乐诵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诵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通过灵活多变的诵读形式来渲染情境。
例如教《阿房宫赋》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诵读,疏通文本的字音;接着又让他们分组诵读,疏通文中的字词意义;然后又采用配乐朗诵读的方式让他们感知文本的情感,揣摩文本的写作目的。如此一来,学生在诵读中达到了教学目的,领悟了文本的内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4 优化教材内容,对文本内容适当地进行整合。
现今的新课标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的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为了让学生有效把握教材意图,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对高中语文文言教材应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
4.1 难文浅教。如《逍遥游》这篇文章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庄子的代表作,可称之为难文。它的“浅教”可设置相应的问题:庄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课文是如何说明其他万物(小至蜩大至鹏鸟;低如凡夫俗子,高如神界仙人)都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的?
4.2 浅文细教。例《秋水》,文章短小而生动,可以细教。把朗读和品味语言作为训练点,分析河伯和海若的对话,从而把握寓意,体会庄子寓议论于生动的叙述之中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改写成一个故事。
5 提供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文言文。
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情感和写作特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文言文方法,让学生能借助一定的工具书自己去分析、理解,才能获的真正的益处。
5.1 教给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
文言知识的积累主要在词汇上的积累,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指导他们进行搜集、归类、整理、积累。例如:(1)古今异义的积累。古今异义常见有四种情况: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此外,还有实词与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的积累等文言知识点。通过归类、比较、积累,学生不仅能提高文言词语分析能力,还能体会到学会积累带来的喜悦和益处。
5.2 教给学生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理清文章的大意,扫除文字障碍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并且还可联系课本知识与成语,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也考查考生的语意推断能力。
5.3 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遵循的原则:信、达、雅。翻译的方法:增、删、调、留、换。要求学生看懂并且识记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出文言句子的意思,疑点难点,由教师点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引导学生增补、调配,疏通课文大意。
6 引导学生对话文本,积累写作素材。
中华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有很多蕴涵在文言文之中。如:《寡人之于国也》传递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五人墓碑记》表达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齐桓晋文之事》体现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汲取民族智慧、发扬民族精神、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侧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及背景进行对话,用“知人论世”的视角来审视文本,为写作积累素材。
例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谈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用心研究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探索,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一定会变得丰富有趣而灵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