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科的丰富相等于现实生活的广博,可谓“无文不涉事,无事不入文”。然而,现实中追求“短、平、快”的语文课堂却让学生脱离了生活土壤的滋养,远离了对文字的咀嚼和品尝。面对功利的语文,浮躁的教育,从杨绛的话语中再次感悟教育的真谛:语文要坚持生活的自然与本真,教育要在“不知不觉”中追求潜移默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 功利 不知不觉 潜移默化
近日偶读报载杨绛先生访谈,年届期颐的百岁老人其言谆谆,其意切切,其中的一句话尤其给了我温馨的暖意:“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要让他们潜移默化。”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蕴涵了多少人生的、教育的智慧啊!“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应被视作教育的八字箴言,特别是对于时下追求“功利”的语文教学而言,这八字箴言真可谓是切中肯綮的一味对症良药!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人格的锻造,只有通过由内而外的心智培育,通过潜滋暗长的沉淀积累,这样的教育才可能种下心田的秧苗,萌发意识的芽叶,最终才收获来日精神高雅、人格健全的果实。这并不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外加”的因素,对于人的内在情感、气质等的改变和培养只能一筹莫展,无能为力,而恰恰相反,正是强调了学生主体内因之于学校教育外因的重要,强调了唯有出自于被教育者内心的自我需求和愿望,教育才能真正达成其应有的使命。在这方面,学校课堂的语文教学可以提供一个观照窗口。
语文的外延即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说,语文学科的丰富相等于现实生活的广博,于是,“无文(文本)不涉事(生活),无事不入文”当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语文当然不该是生活的翻版或照搬,但如若课堂中的语文脱离了生活土壤的滋养,而借着“素质”的名义只管一味地兜头灌下,这样的“语文”怎能不让学生感到憋屈难受。
有故事如下:洪水来临,危难在即,小村的逃生之路却只有一座窄窄的小桥,关键时刻,老支书挺身而出:“共产党员站出来!”继而吼声中又逮起一个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漏网之鱼”。但当老支书和“漏网鱼”最后互相推让着谁先走时,洪水却降下了没顶之灾……待水退去,一位苍苍白发的老人来到河边祭奠亲人:她的丈夫和儿子。课堂中,教师极尽方法之能事,诱导学生以一个又一个形容词来表达赞美之意。且不说这样的故事离一个小学生的生活有多远,也不说如此这般从口腔里掏出的词语能有几分陶冶的作用,就凭着教学中的这番“阵势”和“动静”,只怕让一旁听课的老师们都不免心生怯意,遑论孩子!
上课伊始,老师才问了一句“大家都看过课文了吧”,便有学生起座滔滔:“本文通过……讲述了……的道理,揭示一个深刻的主题……表达了……的中心思想。”这样的尴尬,相信不少语文教师常常遇到,故事的印象模模糊糊,说起“主旨”来却是麻利清晰,如此重“理”轻“文”,在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绝非少见。在一次学科带头人的评审中,一位候选的某学校教务主任面对“故事和道理哪个更重要”的提问毫不迟疑地脱口而出:“那当然道理更重要!”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流露出的“理念”,足以让“不知不觉”的语文无处藏身,以致但闻“主旨”噪,不见故事影。可叹!
功利的语文课堂里,如今“短、平、快”战术频显威力:从学习的起始到结束,只有一道客观且唯一正确的答案留待填补,非“短”而何;教学的所有成效,只需要一张“平面”的试卷便可检测高下,至于其他的,知否礼节,识否大体,会否待人,能否处世等,立体的侧面,于语文概无干系,此之为“平”;现如今的文科“状元”,既不用破读万卷诗书,也不必过问家事国事天下事,研习题型、熟谙套路,依样画瓢,自可批量出炉,一茬一茬犹如韭菜冒头,“快”乐无限!但,语文一旦拌了这样的“添加剂”,“膨大”者有,“催熟”者有,“爆裂”者有,只没有了语文“不知不觉”中原有的那份样儿,不知,这是谁的悲哀?
功利让语文受伤,与其说这是教学理念的错位,毋宁说是课堂教学在生活方向中的迷失。对学生而言,学习只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无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互动),是对世界认识的一种途径选择(文字及其表述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感知),这种生命的体验一如生活过程中的其他感受,反映的原是生活的自然与本真。如果只是急于求成,只是跃过生活的表层直接去探视其本质核心,倒也另当别论,那至多犯了欲速不达的错,放缓心律节奏,自可矫枉过正。然而不,在“功利”的驱动下,本该“不知不觉”中的语文早已超越到了“先知先觉”的地步,只要能有利于获得高分的,有用于附会课标或理念的,有助于取悦领导与专家的,便无一不是语文的“用武之地”。
华中科大人称“根叔”的校长,在学校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短短十六分钟里被掌声打断有三十次之多;更有引进所谓“凡客体”的清华校长,口吐“潮”词“伤不起”的北大校长……一时引来网议无数,毁誉不一。但改变的只有“形式”,却无关乎“本质”,即我们本应给予生活的尊重和理解。试想一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校长忽然有一天满口“潮”词,激起如涛掌声,那是“不知不觉”的生活常态吗?换言之,出于特殊情态下某种“表演”需求的表达,会具有让人由衷而起感奋、钦佩之情的力量和可能吗?抑或,不知不觉中,“秀”口常开的我们,早已忘却了语文之为何物,教育之为何物,忘却了自然、本真之于教学的意义。
说语文要坚持生活的自然与本真,教育要在“不知不觉”中追求潜移默化,并不意味着排斥生活本身所可能包括甚至一定涵盖着的激情澎湃和波澜壮阔,当然不是!可是正好比一只古董彩瓷,它也许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也许历经战乱涂炭,转移过无数拥有者的手掌,有过许多次稍不经意即毁于粉碎的瞬间,但即便是有着如此背景的一只古董彩瓷,此刻,它也只是默默地。吸引人们的,首先仍是它那粗放的彩条和笨拙的款制。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曾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自身文学遭际的纷繁心绪,“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反过来读这段话,不正昭示着我们一条文字的真理吗?即便蕴藏着热情,那故事却是清新的;即便隐伏着悲痛,那文字却是朴实的。这是文学所由感人的一条“不知不觉”的途径,由此而给予我们的对于语文教学的启悟,不也同样清晰而明了吗?
经由“不知不觉”这一途径导引我们进入的,乃是“潜移默化”的目标,而人之接受前一途径者通常亦多因后一目标之故——这就又陷落别一“功利”的模式里了。在一切追求“硬道理”的当下世俗中,弃置罔顾的就只有过程的“软实力”。教学中,即便也有人在“不露声色”地讲述“故事”,但其最终指向却成了“司马昭之心”,这是明眼人谁都一目了然的。杨绛先生的八字箴言,其间关系究为并列抑或因果,恐怕不是简单的语文选择题,而是一道生活的分水岭。老人这么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是人生的一种“化”境,宁静而平和,一无所求。人生(语文也一样)本无所谓得或失,一切全在于你的选择。春绿和秋黄,一花一世界,皆由我们对事物的一份感知感觉而来,可是我们进而对世俗万象、人生百味的咀嚼品尝,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打破了这份神秘的宁静,代以喧嚣或浮华,人生自然就会扭曲,语文自然就会功利,所谓教学就只能成为一种纠结。
今日回归语文,“不知不觉”而外,焉有他途?——杨绛先生的百年智慧,于此窥斑一得,求证方家。(作者系上海市市光学校教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 功利 不知不觉 潜移默化
近日偶读报载杨绛先生访谈,年届期颐的百岁老人其言谆谆,其意切切,其中的一句话尤其给了我温馨的暖意:“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要让他们潜移默化。”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蕴涵了多少人生的、教育的智慧啊!“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应被视作教育的八字箴言,特别是对于时下追求“功利”的语文教学而言,这八字箴言真可谓是切中肯綮的一味对症良药!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人格的锻造,只有通过由内而外的心智培育,通过潜滋暗长的沉淀积累,这样的教育才可能种下心田的秧苗,萌发意识的芽叶,最终才收获来日精神高雅、人格健全的果实。这并不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外加”的因素,对于人的内在情感、气质等的改变和培养只能一筹莫展,无能为力,而恰恰相反,正是强调了学生主体内因之于学校教育外因的重要,强调了唯有出自于被教育者内心的自我需求和愿望,教育才能真正达成其应有的使命。在这方面,学校课堂的语文教学可以提供一个观照窗口。
语文的外延即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说,语文学科的丰富相等于现实生活的广博,于是,“无文(文本)不涉事(生活),无事不入文”当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语文当然不该是生活的翻版或照搬,但如若课堂中的语文脱离了生活土壤的滋养,而借着“素质”的名义只管一味地兜头灌下,这样的“语文”怎能不让学生感到憋屈难受。
有故事如下:洪水来临,危难在即,小村的逃生之路却只有一座窄窄的小桥,关键时刻,老支书挺身而出:“共产党员站出来!”继而吼声中又逮起一个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漏网之鱼”。但当老支书和“漏网鱼”最后互相推让着谁先走时,洪水却降下了没顶之灾……待水退去,一位苍苍白发的老人来到河边祭奠亲人:她的丈夫和儿子。课堂中,教师极尽方法之能事,诱导学生以一个又一个形容词来表达赞美之意。且不说这样的故事离一个小学生的生活有多远,也不说如此这般从口腔里掏出的词语能有几分陶冶的作用,就凭着教学中的这番“阵势”和“动静”,只怕让一旁听课的老师们都不免心生怯意,遑论孩子!
上课伊始,老师才问了一句“大家都看过课文了吧”,便有学生起座滔滔:“本文通过……讲述了……的道理,揭示一个深刻的主题……表达了……的中心思想。”这样的尴尬,相信不少语文教师常常遇到,故事的印象模模糊糊,说起“主旨”来却是麻利清晰,如此重“理”轻“文”,在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绝非少见。在一次学科带头人的评审中,一位候选的某学校教务主任面对“故事和道理哪个更重要”的提问毫不迟疑地脱口而出:“那当然道理更重要!”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流露出的“理念”,足以让“不知不觉”的语文无处藏身,以致但闻“主旨”噪,不见故事影。可叹!
功利的语文课堂里,如今“短、平、快”战术频显威力:从学习的起始到结束,只有一道客观且唯一正确的答案留待填补,非“短”而何;教学的所有成效,只需要一张“平面”的试卷便可检测高下,至于其他的,知否礼节,识否大体,会否待人,能否处世等,立体的侧面,于语文概无干系,此之为“平”;现如今的文科“状元”,既不用破读万卷诗书,也不必过问家事国事天下事,研习题型、熟谙套路,依样画瓢,自可批量出炉,一茬一茬犹如韭菜冒头,“快”乐无限!但,语文一旦拌了这样的“添加剂”,“膨大”者有,“催熟”者有,“爆裂”者有,只没有了语文“不知不觉”中原有的那份样儿,不知,这是谁的悲哀?
功利让语文受伤,与其说这是教学理念的错位,毋宁说是课堂教学在生活方向中的迷失。对学生而言,学习只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无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互动),是对世界认识的一种途径选择(文字及其表述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感知),这种生命的体验一如生活过程中的其他感受,反映的原是生活的自然与本真。如果只是急于求成,只是跃过生活的表层直接去探视其本质核心,倒也另当别论,那至多犯了欲速不达的错,放缓心律节奏,自可矫枉过正。然而不,在“功利”的驱动下,本该“不知不觉”中的语文早已超越到了“先知先觉”的地步,只要能有利于获得高分的,有用于附会课标或理念的,有助于取悦领导与专家的,便无一不是语文的“用武之地”。
华中科大人称“根叔”的校长,在学校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短短十六分钟里被掌声打断有三十次之多;更有引进所谓“凡客体”的清华校长,口吐“潮”词“伤不起”的北大校长……一时引来网议无数,毁誉不一。但改变的只有“形式”,却无关乎“本质”,即我们本应给予生活的尊重和理解。试想一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校长忽然有一天满口“潮”词,激起如涛掌声,那是“不知不觉”的生活常态吗?换言之,出于特殊情态下某种“表演”需求的表达,会具有让人由衷而起感奋、钦佩之情的力量和可能吗?抑或,不知不觉中,“秀”口常开的我们,早已忘却了语文之为何物,教育之为何物,忘却了自然、本真之于教学的意义。
说语文要坚持生活的自然与本真,教育要在“不知不觉”中追求潜移默化,并不意味着排斥生活本身所可能包括甚至一定涵盖着的激情澎湃和波澜壮阔,当然不是!可是正好比一只古董彩瓷,它也许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也许历经战乱涂炭,转移过无数拥有者的手掌,有过许多次稍不经意即毁于粉碎的瞬间,但即便是有着如此背景的一只古董彩瓷,此刻,它也只是默默地。吸引人们的,首先仍是它那粗放的彩条和笨拙的款制。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曾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自身文学遭际的纷繁心绪,“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反过来读这段话,不正昭示着我们一条文字的真理吗?即便蕴藏着热情,那故事却是清新的;即便隐伏着悲痛,那文字却是朴实的。这是文学所由感人的一条“不知不觉”的途径,由此而给予我们的对于语文教学的启悟,不也同样清晰而明了吗?
经由“不知不觉”这一途径导引我们进入的,乃是“潜移默化”的目标,而人之接受前一途径者通常亦多因后一目标之故——这就又陷落别一“功利”的模式里了。在一切追求“硬道理”的当下世俗中,弃置罔顾的就只有过程的“软实力”。教学中,即便也有人在“不露声色”地讲述“故事”,但其最终指向却成了“司马昭之心”,这是明眼人谁都一目了然的。杨绛先生的八字箴言,其间关系究为并列抑或因果,恐怕不是简单的语文选择题,而是一道生活的分水岭。老人这么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是人生的一种“化”境,宁静而平和,一无所求。人生(语文也一样)本无所谓得或失,一切全在于你的选择。春绿和秋黄,一花一世界,皆由我们对事物的一份感知感觉而来,可是我们进而对世俗万象、人生百味的咀嚼品尝,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打破了这份神秘的宁静,代以喧嚣或浮华,人生自然就会扭曲,语文自然就会功利,所谓教学就只能成为一种纠结。
今日回归语文,“不知不觉”而外,焉有他途?——杨绛先生的百年智慧,于此窥斑一得,求证方家。(作者系上海市市光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