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人趣味”的由来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文人”一词从中国输入日本,后来逐渐成为大多数儒者的自我定位。
  日本江户时期的社会体制是从上到下严格的世袭制,无法像中国那样实施科举制度。所以,日本的儒者不是中国的士大夫,而只是处于武士与百姓之间的中间阶层。当时只有生于武士家庭者才能当官,所以官僚全部来源于武士阶层。为了让下层百姓能够承认并接受世袭统治制度,幕府借助朱子学说巩固体制。但是,在日本这种世袭制十分严格的社会里,儒学以“礼”为核心而阐发的“经”的思想体系,与日本现实社会很难符合。中国儒家自孔子以来形成了“为政以德”、“有德者王”的基本政治理念,它与对暴君实行“放伐”(汤放桀,武王伐纣)的思想观念有直接关系。而这种理念和“万世一系”的日本国体观完全是对立的。
  新井白石(1657~1725)在《折た<柴の记》(《折焚柴记》,周一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里指出,德川纲吉时代(1680~1709)以前的日本还蔓延着对儒学的无知。当时在武士的观念中,学问是贵族或者僧侣才需要关心的。他们对于渴望学习的同事感到反感并加以嘲笑。武士将自身价值的核心定位于“武艺”,只求获得一个“战斗者”应有的资质。因此很多武士往往蔑视“文”本身,就连对“太平”也感到厌恶。在德川时代前期,社会不理解儒家说教的意义,他们要向社会宣教儒学的实用性价值。这肯定是中国士大夫没有遇到过的烦恼与折磨。以好学出名的诸侯本多忠筹就感到很悲哀,因为幕府制度已经建立了一百年,但是社会上认为武士不读书也无关紧要的人仍然很多。这说明德川家康倡导的所谓“文治”观念与江户时代武士的意识之间有很多矛盾。因此日本的儒者在推行“文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这些不读书的武士说明“学问”的必要性,而且,既然当时日本社会没有科举制度,也就不可能以“学而优则仕”为理由促使他们去读书。因此,日本儒学绝对不能贬低作为武士存在意义的“武”。由儒者撰写的“武士训”与“武士道”论、“士道论”之类,都必须先考虑如何符合日本的“武士”情况,才能进而说明“文道”的社会价值。
  在江户时代,作为专家的儒者在社会上的存在形态大概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町儒者”,另外一种是“御儒者”。
  所谓“町儒者”,是指在城町开设教室,传授儒学典籍,培养对汉诗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说“道”的本领的人,其生活来源全部依靠学费。一般来说,这些“町儒者”生活很困苦,实际上他们大都还兼任医生,否则难以维持生计。所以社会上一般把“町儒者”当成看病的郎中。所谓“御儒者”,是指侍候将军或者诸侯、大名,靠日常吟诗撰文和讲授儒家义理领取俸禄的儒者。他们和武士不同,可以更换主公,不过也有像林罗山及其后裔那样世代侍候幕府大将军的例子。一般而言,“御儒者”没有资格直接参与统治。有身份的武士阶层认为,如果耽于儒学就会阻碍发迹。当时,社会上有“儒者心胸”这样一个贬义词,意思是说儒者自命清高、百无一用而又酸文假醋。社会上认为儒者是脱离社会而被学问迷住的闲人,绝对不会光宗耀祖。
  江户时代的日本儒者研习的是推崇“文以载道”的朱子学说,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步入仕途,不能以学问经世致用。这不能不使他们质疑自己的生存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所谓的“文人趣味”,亦即以诗文为业、多才多艺;具有孤高的自尊心和藐视世俗的叛逆性格,纵然物质生活匮乏却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是怀才不遇的儒者在社会里唯一可选择的姿态。
  德川吉宗统治时期,以九州的长崎为海外进口基地,日本接连不断地从中国获得各种新书,白话小说也引进很多。有日本学者认为当时中国白话小说的引入,本来是以了解当时的中国情况为主要目的。但事实上,中国白话小说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中具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徂徕等古文辞学派为了学习写作,以白话小说为中国话的教科书,中国白话小说的趣味马上吸引了日本知识分子。除了白话小说以外,画谱、法帖、乐谱、关于文房四宝以及投壶等游艺方面的书籍都不断进入日本,于是中国的文人趣味在当时的日本知识分子之问传播得很广泛。比如祗园南海在《湘云瓒语》中说:“文人慧业虽然对于世道人心没有直接的益处,但是游艺却与俗世的俗文化不能同一看待,它是高层次的雅事。能够优游于雅事的人,人品的层次很高,很高贵。”服部南郭(1683~1757)受到徂徕学的洗礼,早就不顾经世济民之学而想着“以古文与诗歌之著述要留下不朽之名”(参见汤浅元祯著《文会杂记》)。
  这里必须提到中国明末清初的逸民著述在当时日本儒者心中引起的共鸣。逸民不仕新朝,卖文为生,和日本儒者的生活处境非常相似。受明末清初逸民热衷撰写随笔的风潮影响,日本儒者圈里也开始流行写炫耀博学多闻或渲染生活情趣的随笔。从正统儒学的角度而言,投身这类随笔写作未免脱离了义理之学的正轨。但这恐怕是儒者们在已停滞的社会里为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无可奈何之下所选择的发展方向。许多儒者更是效仿中国明末逸民的生活方式,对社会若即若离的旁观态度,如此既能保持知识阶层的自尊,又能对社会现状作出批评。当然,这样一来,他们也就越来越像“文人”而非“儒者”了,老庄思想的流行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相传荻生徂徕的《太平策》一书写于1716年,献给当时秉政的八代将军德川吉宗,该书主张废弃德川幕府一向崇奉的儒学、以老庄思想作为立国之本。但是,这本书问世之后,直到明和(1764~1771)初期五十年间一直默默无闻,然而到了天明(1781~1788)初期它在社会上已经广为人知。由此可见,正是从明和后期到天明初期的十五六年间,文人阶层对传统儒学的危机和老庄思想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书中批评当时的社会状态,认为四代将军德川家纲与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时代是鼎盛时期,从那以后过了三四十年,到荻生徂徕所处的时代世界已经困穷。“然而,救济世界窘迫之道,在于老庄思想,此即应该好好地引用老庄的‘安民知人’之学说,成为试图建立(社会架构的)基础,否则今后二十年间(社会)不会改好。”(参见丸山真男等校注《荻生徂徕》,日本思想大系36,岩波书店1973年版,第464页)荻生徂徕认为当今社会现状不能再继续恶化下去了,但是目前施行的社会政策却越处理越糟糕,所以面对当今社会最好还是不作任何处理。现实之所以被弄成这样,原因在于虽然儒家是以治理国家为最高目标,但是以其“拙劣的医术”进行治疗,只会使社会陷入窘境。
  贺茂真渊也在《国意考》中论辩说,德川幕府治理天下已久,社会在儒教礼乐之下趋于停滞,唯有遵循自然而不拘束的无道之道才能恢复活力。泷鹤台在《三之迳》的末尾说出了当时的日本社会的情势,认为即使儒者也无法实践儒家思想,最好追随老庄,感受人生的逸乐。此外还有佚斋樗山的《田舍庄子》、信更生的《都庄子》、名张湖镜的《都老子》等书,都是按照作者个人的理解劝说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老庄思想的指引去生活。在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里也可以看到老庄思想的显著影响。
  此时恰好也是普通百姓对文人的关注不断高涨的时期。民间发行了文人名册《平安人物志》,收集了居住在京都的文人的事迹,大阪则出版了类似的《浪华乡友录》。普通百姓所需求的与其说是经世致用之学不如说是怡情悦性的文艺,即使学问也旨在迎合其实用性趣味。而为了谋生,文人们也不得不迎合这些要求,学问不求专深而求博杂。然而,正是在这种迎合民间实用性趣味的过程中,文人化的儒者具体而微地塑造了普通百姓的道德观念,促成了民间社会的职业伦理的形成,这是中国掌握政治权力的士大夫阶层无法做到的。而到了江户时代后期,儒学教养在武士阶层逐渐普及,涌现出了一批儒者化的武士。正是文人化的儒者和儒者化的武士共同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近代转型。
其他文献
虽然2020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讨论热度渐退,但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试卷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精研覃思。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的古诗释义即是问题之一。   读完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及诗歌注释,笔者就感觉诗歌迷雾重重,令人生疑。   首先,作为一首七律,这首诗怎么会出现颔联末句和尾联末句重字的“低级错误”(“欲采商崖三秀枝”
近义词辨析题是历年来高考中频频出现的一道题。由于此题涵盖的词语面宽,词语之间的差别性不是很明显,甚至有的词语本身就较为生僻,再加上学生平时阅读面本身就很狭窄,词汇量积累不够,语感差,判断时只凭自己的主观感性认识,不能够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词语进行仔细地揣摩与辨析,因此在做题时感到模棱两可,甚为棘手。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此题的讲解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的老师采取的是“词海战术”,搜集大量的近义词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系列纪念活动又要次第登台。而包括话剧界在内的诸多专业戏剧史论研究者,此前似乎一直喜欢在细枝末节上显示工夫,比如2007年到底算不算是中国话剧百年诞辰,直到今天业界还存在着不容轻易忽视的丝丝疑虑。疑虑公开化可以追溯至1997年,那一年在北京的中国话剧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已经如火如荼了,在纪念会上就有人严肃地追问,1997年果然是中国话剧出现90年吗?因为他们发现1907年之前
苏姗·哈克教授选编的《意义、真理与行动》(人民出版社2007年,以下简称《真理》)是一本关于实用主义的文集。题目为中译者所加,理由是:意义和真理是实用主义的主要理论,二者最终又都与人的行动有关。类似的中译文集名称以前曾经出现过,比如戴维森的《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商务印书馆1993年,简称《意义》),中文编译者的理由是这些不同的论题有机地融为一体。作为文集的名称,“意义”、“真理”、“行动”等
陈治勇老师在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课例时说:“(教师)极力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美来感受苏轼的沉醉。可似乎学生就是不觉得醉,为什么?因为我们忽视了此句的言语形式密码。”[1]这句话里,使用了一个很有意味的词——“言语形式密码”。   什么是言语形式密码呢?陈老师没有加以阐述。大约因为重在使用,所以作者称为“言语”而不是“语言”。密码,本义指的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将正常的(可识别的)信息转变为无法识
学者周有光年逾整百,仍坚持学习、写作。他不仅发表他精通的文字学宏论,多年来更对社会科学问题多有评论,每每提出崭新论见,助人感悟。二十多年前,笔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职时初识周先生,此后在群言杂志社工作中又有幸得到他不少帮助,交往中对周先生之所以博学多识、文章精辟,有所了解,他是把百科全书当作毕生信赖的知识伴侣,当作学习和研究的学术智囊,才取得了这么广博和丰硕的成就。  早在周先生1923年进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有眼光的,他们在2006年评选的年度最佳小说的作者勒克莱齐奥也获得了瑞典文学院的青睐,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乌拉尼亚》(Ourania)也恰好在今年年初翻译出版。  所有的评论谈及《乌拉尼亚》的时候,必然提到的一个词是“乌托邦”,只不过,莫尔的乌托邦是面向未来,而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则是面对过去。空想家莫尔想象人类通过理性的进步创造出幸福世界,喜欢在夜晚看星星的勒克莱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对于只从教科书来了解马克思的人而言,读一读戴维·麦克莱伦的《卡尔·马克思传》不无益处。  戴维·麦克莱伦是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他对马克思的成就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认为:“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国家,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在世界其他地方,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不论我们是否赞同马克思,他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古文名句之一,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该文脍炙人口,流传甚广,收入古今很多选本,也一直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传统篇目。不过,该句中“白丁”一词究竟当作何解,包括人教社新旧两版教材在内的众多选本却存在两种颇为不同的解读,令人疑惑不解、无所适从,应予以辨析。   这两种不同解读的具体情形如下:   一种解读为“没有功名(官职)的人”。例如,人教社
1873年6月,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在土耳其境内的希沙利克(Hissarlik)经过三年的艰苦发掘终于找到了特洛伊城。在出土的大量金器、青铜器面前,谢里曼毫不怀疑他发现了普里阿摩(Priam是特洛伊战争期间的特洛伊国王)的宝藏。此后该地的发掘者先后18次发现了财宝,但只有谢里曼的发现能够永垂不朽。原因就是他的发现使荷马史诗中的神话变成了信史(该遗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