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协奏曲体裁的发展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论述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发展脉络、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创作历程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以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探讨,以期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琴协奏曲的体裁发展。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音乐体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77-02
  
  一、协奏曲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使用“协奏曲”一词是的维阿达纳,他在1602年把一些供多声部和管风琴使用的经文歌称之“教会协奏曲”,随后发展成教堂协奏曲。17世纪后期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套曲,这时期还出现了声乐演唱的室内协奏曲。巴洛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这时期协奏曲的演奏通常是主奏乐器与乐队齐奏或交替演奏,不讲究双方的协调配合,音乐较为单调。从托雷利开始发展到亨德尔创作的大协奏曲。协奏曲中主奏部只用个人独奏而不用小组演奏的做法是在巴赫的羽管键琴协奏曲中发展起来的。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是又一次重要的发展,他是为独奏者有机会即兴显示技艺而设置华彩乐段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的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讲究协调配合,音乐表现力丰富。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为器乐协奏曲确立了现代风格。由于独奏乐器自身的完善,浪漫主义时期协奏曲在音乐语言、旋律、节奏和声、乐器种类及配器的色彩等方面得以发展,具有更强的动力感和交响性。19世纪以来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作曲家把华彩乐段写成固定乐谱,有的华彩乐段还要用乐队伴奏。
  协奏曲这种体裁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众多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而逐步完善,其基本发展轨迹如下:
  这种渐进式的发展变化,使得协奏曲的体裁随着音乐艺术和乐器制造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现今的结构模式。
  二、钢琴协奏曲发展的里程碑——贝多芬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系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音乐创作历程中,海顿和莫扎特对他影响深远。贝多芬在吸收前人音乐创作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革新,其音乐创作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风格和特点。现将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予以阐述:
  第一阶段(1792~1802),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表现出模仿海顿、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手法的同时,逐渐开始显露自身的才华,但在音乐创作内涵和风格上还有待成熟。其第一、二、三钢琴协奏曲即在这一时期完成,第一、二钢琴协奏曲具有明显的海顿、莫扎特风格特征,直至《第三钢琴协奏曲》才开始逐渐转型。
  第二阶段(1802~1812),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开始显露出独创性,无论在音乐作品的戏剧性冲突和曲式结构及和声配置等方面都日臻成熟和完善。他深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将大量的伦理思想和斗争精神注入其音乐之中,展现出他与耳疾、命运抗争的顽强性格。同早期音乐创作相比,贝多芬这一时期的音乐富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其第四、五钢琴协奏曲便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之作。
  第三阶段(1812年以后),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由理性转为感性,其作品结构严密、复调手法渗透其中,开拓和创造了新的音乐性格和意境。
  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创作主要是在早期和中期完成的。钢琴协奏曲在协奏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发展不仅丰富了协奏曲的类别,同时也为交响音乐的发展拓宽了道路。贝多芬等人所创作的大量古典钢琴协奏曲,更为日后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协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钢琴音响效果更加丰富,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众多优秀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贝多芬的五首钢琴协奏曲充满深刻的音乐内涵,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情感性内容。下面将其五首钢琴协奏曲作一对比:
  结合上表,可对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的特点做以下评析:
  第一、二、三首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从曲式结构、旋律、配器等方面可以看出对海顿、莫扎特创作风格的模仿。其中《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从早期向中期过渡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前两首钢琴协奏曲相比较,这首作品在钢琴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协奏曲这一体裁形式及内涵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可以说是他最具创作潜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第四、五首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中期的力作,其中《第五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中规模最大且具王者风范的一部作品,被誉为“协奏曲之王”。
  在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第三钢琴协奏曲》在音乐内容中渐渐反映出贝多芬倔强的性格及其对当时现状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表达出深远的意境与内涵,是五首钢琴协奏曲中承前启后的作品。
  三、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所宣传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贝多芬。同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也给了贝多芬很大启发,奠定了他的世界观以及平等、正义的思想理念。贝多芬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另外两位著名作曲家海顿和莫扎特的思想迥然不同,海顿偏宁静,莫扎特重感性,而贝多芬却勇于抗争,他用音乐号召人们争取自由与幸福。
  从1796年开始,耳聋疾病向贝多芬袭来。1797年以后,贝多芬开始受到耳疾的折磨,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贝多芬不得不放弃演出进入隐居生活。但是,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使他战胜了痛苦与绝望,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除肉体的痛苦外,还有另一种痛苦折磨着贝多芬,那就是个人的感情生活。他希望有纯洁的爱情,梦想着幸福的伴侣,对神圣的爱情满怀憧憬,但是他期望的爱情却没能带给他幸福。艰难的生活境况、身体的残疾等现实状况使爱情离他而去。从1800年起,贝多芬逐渐摆脱了种种心理阴影,在创作上也逐渐摆脱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显现出自己独具魅力的个性风格。
  贝多芬于1800年创作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将其内心情感在音乐作品中得到生动体现,作品的创作手法和音乐风格都有异于贝多芬的其他早期作品。无论在钢琴演奏技术的创新方面,还是在发展协奏曲这一体裁新的含义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贝多芬协奏曲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钢琴协奏曲的发展对促进器乐演奏的技术提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早期抒发创作潜质和开发新的钢琴演奏法的佳作之一,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与贝多芬本人前期的同类作品相比,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了交响曲的神韵,主奏钢琴也进一步发挥出乐器本身的独特个性。在这首作品中,作者更加注重钢琴协奏曲的风格和特点,因而对后世的钢琴协奏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美·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3]高晓光,吴国翥.钢琴艺术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高原上,却耸立着一处神奇瑰丽、多姿多态的丹霞地貌景观,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这就是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西来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山位于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相交处,属六盘山支脉。因其山势险峻、峰岭奇异为道教异人青睐,更因其气象万千、气势雄伟的丹霞地貌景观为天下人注目,入选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之列。  中国的丹霞地貌以南方为盛。而地处北
期刊
在我的心目中,黑河是个博大的体系,它从高大的山系喷薄而出,流戈壁、过盐泽、穿凹地,收纳万川之水,神奇地点化了荒芜的沙漠。广阔的区域内,绿洲勃起,葱翠的光泽就像熠熠生辉的宝石。  黑河是一条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的八宝山,依次汇聚了山丹河、梨园河、摆浪河、讨赖河之水,穿莺落峡、平原堡、临泽、高台,跨镇夷峡进入金塔境内,过营盘又注入居延海,总长800多公里。  黑河流入金塔的天仓之后,折向西北茫茫的戈壁
期刊
猎鹰,鹰猎。一个古老遥远的故事。老得不由地让人想起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徙的时光。驯养鹰隼,指望这猛禽的捕获而饱腹,填补食物匮乏以为生计,是古老游牧渔猎民族的一种生态选择。那时,鹰隼完全充当着为主人猎取食物、养家糊口的猎手角色。驯养鹰隼完全是一种谋生工具。  当历史的脚步走近21世纪,文明之光穿过落后愚昧的樊篱,照射到人类和自然的每一个角落,曾经被人类肆意杀戮的野生禽兽开始受到关怀,其生命同人类一样被
期刊
[摘要]范振绪是曾享誉陇上甚至京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甘肃书画大家。关于他的研究文章虽然不少,但都是“意乖言拙,未详其旨”。本文从传统文人角度入手探析范振绪的书画艺术,通过对其“古到极点就是新到极点”的山水画“四王情结”和书法“苏味遗韵”的分析,得出人心进入古的境地,作品也就能够体现这一境地。这就是他对中国书画艺术“吐纳传统”式的真继承、真发扬,也是我们真正理解范振绪艺术思想之所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符号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核心问题。正是符号功能建立起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也正是因符号现象构成了人类文化世界。本文通过对传统舞蹈“拧”、“倾”、“曲”、“圆”等形态符号的研究,与太极所揭示的人文价值相对应,提出了中国传统雕塑中最为本质的造型原理和形态机制。  [关键词]雕塑;符号语言;太极图景;本体自足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
期刊
[摘要]对于鲁迅先生《过客》的解读向来是鲁迅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对于《过客》意义之探寻是否穷尽,没有人可以作出定论。有关“两性中心世界”的话题,在《过客》的研究中似乎未曾引起学界足够注意。本文就《过客》中暗含的“两性中心世界”问题作一浅显探讨。  [关键词]《过客》意象;两性世界;鲁迅研究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2-02 
期刊
一  这两年,一位后生小子,其书法作品连连在国内各大书展中获奖,因之名声鹊起,于是大家送他一个雅号:“获奖专业户”。此人就是“80后”的在读研究生曹恩东。  书法是国粹,它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东方古老文明的符号。彩陶刻画而甲骨辞,钟鼎石鼓而秦篆汉隶,魏晋章草而隋唐行楷,尽管时风不居,节物各异,书法呈现的时代性大异其趣,如秦汉之尚势、魏晋之品韵、隋唐之尊法、宋元之崇意等。但作为中国文化之核心
期刊
[摘要]张承志的散文集《谁是胜者》,展示了他勇于捍卫人类正义的热诚和敢于冷静自我审视的真挚。同时,呼唤雄强人格、关怀弱势群体也是此文集的闪光点所在。  [关键词]张承志;《谁是胜者》;自我审视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4-02    “我觉得窒息。我也没有可供表演的舞台和签证,佯做公正的诗人。我只有绝望,如同那迎着坦克掷出石
期刊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明宫是唐朝的皇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唐大明宫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已作为丝绸之路跨国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大遗址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历来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们必须站在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大
期刊
[摘要]虚拟博物馆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博物馆,它既是传统的实体博物馆面向新世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又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利用信息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对博物馆业务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虚似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共同生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关键词]虚拟博物馆;实体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