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作为一种新的歌剧形式,一种舶来品,近两年在国内戏剧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人们对它载歌载舞的表现手段以及现代化的舞台装置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它不同于其他舞台剧,区别于以往的歌剧(只歌不舞),舞剧(只舞不歌),话剧(不歌也不舞),而是集歌剧,舞剧,话剧为一体,充分体现现代审美的精华,使音乐、舞蹈、舞美、歌剧、话剧在同一种综合舞台形式中得以充分展示和完美组合。
一、音乐剧的诞生
音乐剧于19世纪末产生,20世纪末兴盛。它从喜歌剧,轻歌剧,歌舞杂剧发展而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汇聚了众多高科技声光电等艺术形式,其音乐来源于摇滚乐、美国黑人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电子音乐等。音乐剧的舞蹈多采用当前流行的舞蹈,例如:爵士舞、踢踏舞、迪斯科、摇摆舞等。
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1728年在伦敦首演,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1750年,在美国北部首演但反响平平。真正被公认为美国第一部音乐剧的是1866年在纽约上演的《黑魔鬼》,它的演出征服了台下的所有观众,也使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脑海中,并逐渐被观众接受。
而第一次使用“音乐剧”这一名称则要追溯到19世纪后期,1893年美国人S·琼斯创作了一部新的作品——《快乐的姑娘》,它融戏剧、音乐、歌舞于一体,这部作品富有幽默情趣和戏剧色彩,音乐通俗易懂,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音乐制作人乔治·爱德华把《快乐的姑娘》带到纽约,很快就被当时的观众和音乐界接受并喜欢,从而促进了音乐剧在美国的发展。
二、音乐剧的演变
音乐剧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早期音乐剧中既有来自欧洲歌剧的传统,也有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元素,和产自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素的混杂和融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早期音乐剧以较为成熟的形式出现,这一世纪产生了狭义上我们所说的音乐剧(Musical),我们也称之为叙事音乐剧(Book Musical)。这种叙事音乐剧有四个要素,其中剧本是一剧之本,剧诗是一剧之核,舞蹈是剧之灵。叙事音乐剧力图将这四大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展开剧情,刻画人物,传达观念。1927年上演的理查德·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演艺船》被普遍认为是叙事音乐剧的发展之作。在上世纪40和50年代,一系列新创作品,把《演艺船》开创的风格推向高峰。这段时期称为叙事音乐剧的古典时期。概念音乐剧和古典音乐剧是一致的,都属于叙事音乐剧的范畴。在传达观念的表现手法上有想通的一面就不足为奇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转变仍然是巨大和明显的。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源简而言之就是,在古典的叙事音乐剧遭遇困境之后,如何继续叙事。而概念音乐剧正是叙事音乐剧在经历了古典阶段之后探索出的新路向。
音乐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并不孤立,像其他艺术一样也波动于时代风潮之中,一个时代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能在音乐剧得到深刻的体现。进入上世纪60-7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的风气改变了,时代的风潮使得温情脉脉的古典音乐剧陷入危机,人们对那些美满的情节充满怀疑,把它们看作童话传说。观众不再关心你的故事,而是注目于刺激的场面,于是百老汇一度充斥着根据恐怖电影改编的音乐剧。除了时代风气的影响之外,观众欣赏水平和批判能力的提高也给古典的叙事方法带来了诸多困难。现场表演的感官刺激是影视无法完全取代的,越来越多的音乐剧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现场效果上,舞台设计,灯光,服饰,化妆,发型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我们认为这种重要性还会继续增强。相比之下,对音乐剧故事的原创性,深刻性的关注则进一步削弱。
古典音乐剧独断的叙事已经无力回应严肃的时代问题,最轻松的办法就是放弃。现代技术在屏幕上做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画面,音乐剧艺术元素的融合更多的是在多视角,多层面的空间转换中得以完成。
三、音乐剧当中的灵魂——JAZZ(爵士乐)
在音乐剧当中爵士乐可以说是在贯穿音乐剧情节始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于19世纪末发祥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爵士乐的特点之一是变化多端,首先是风格多端,100年来它几乎总在变,各类风格的爵士乐粗线条说有十几种,细线条多的数不清,这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属性。其次是演奏过程中的变化,即兴演奏是它的典型特征。
爵士乐的另一特征是感强。尤其是“热爵士”,演出时,那变化多端的“轮奏”和不同乐器的音响抓着你的灵魂,台上台下几乎是融为一体。这种动力感靠的是爵士特有的节奏驱动,旋律性倒在其次。爵士乐队的主要乐器是小号和钢琴,有趣的是,爵士乐队的钢琴要把弦调的不太准才够味儿。
第一部伟大的歌舞剧是1914年在新阿姆剧场上演的《当心你的脚步》,它展现出了爵士乐与歌舞的神奇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制作大师是安德鲁·落伊特·韦伯。
古典的叙事音乐剧之后如何继续讲故事,韦伯代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讲效果,显然在某种意义上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斯蒂芬·桑德海姆在他的基础上,创作了概念音乐剧。
概念音乐剧的鼻祖桑海姆与古典音乐剧的泰斗小哈姆斯坦有着如此紧密的私人关系。1984年德海姆由法国画家乔治·修拉的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午后》引发灵感,创作了《星期日与乔治同游公园》。在这部音乐剧中常有完事的单曲,旋律破碎,但剧情与音乐的整体交织,总体氛围的沉浸却给人以和谐一致的感受。宛如《大碗岛的星期天午后》这幅画本身,近看只是一些令人眩晕的斑点,但离开一段距离之后,完整的画面就跃然而生。桑海姆正是以这种原理来构建他的音乐剧,音与音之间,人与人之间看似隔膜,但观众在落幕之后细细回味,一种惊人的完整和连贯随即生成。桑海姆把整部音乐剧作为一只完整的单曲来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桑海姆集成了古典叙事音乐剧强调剧情,音乐,歌舞完美统一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度。 古典的叙事音乐剧一般会采取完整地线性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都会交代的非常清楚,作品中各种艺术元素的融合是在实践中完成的。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叙事往往单一直接,作者想要传达的观念向着预先设置好的方向发展,而现代社会生活的人们对这种线性叙事是充满怀疑的,事实上观众头脑中丰富的经验会不时提出新的事实,打断这种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向各种可能性包含进去。音乐剧再不是独断的,硬塞给观众的线性情节,而要变成一个议会。
在爵士乐与音乐舞台剧的组合上,艾尔文·柏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爵士”成为音乐剧院的“音乐俗语”。从此在美国音乐剧与爵士乐有了永久的不解之缘。
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开始在音乐剧中大量运用,舞蹈上除了欧洲移民的舞蹈,还大量运用了爵士舞和踢踏舞,这时,音乐剧在音乐、创作题材等方面转入了本土。1924年,《女士,好样的》开创了二十年代百老汇音乐剧的爵士舞风格,该剧是葛什温史兄弟创作,也使弗瑞德·阿斯泰尔和妹妹阿德勒成为百老汇首屈一指的歌舞明星。至此美国音乐剧开始了它的新里程,作品逐步趋向成熟。
四、音乐剧的成熟与辉煌
二十世纪40-60年代,受欧洲轻歌舞剧和爵士音乐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这期间产生的不少音乐剧很多已经成为经典,并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大奖,例如:1934年创作的以美国西南部俄克拉荷马拓荒地区为背景的《俄克拉荷马》,该剧1955年被拍成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1956年,在纽约首演的《窈窕淑女》,该剧是考勒波特根据萧伯纳剧本改编而成的,于1964年被拍成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1957年,在美国纽约首演的《西区故事》,1961年被拍成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1964年创作的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反映了沙俄时代犹太人命运的,在纽约首演后于1971年被拍成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
到了二十世纪60-70年代,音乐剧的题材逐渐向现实靠拢,成为反映现实的工具,它在美国的空前繁荣,使音乐剧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百老汇的舞台因此也累积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剧作品。在形式上,音乐剧不但有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同时在内容上,也继承了美国音乐剧的传统与风格——曲折的情节,幽默的语言,丰满的形象,动听的旋律,热情的舞蹈,绚丽的场面,并且在音乐的创作和舞蹈的编排上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配器上,为了加强音乐剧的时代感和表现力,音乐剧的创作将电声乐器运用其中,打破了原来管弦乐的严格限制。这样,许多音乐剧当中优秀的歌曲,借助这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很快就传遍全世界,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歌曲,如《艾维塔》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等,至今都久唱不衰,也为音乐剧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它已打破了音乐剧娱乐性的特征,歌舞升平的模式,在主题材的融化和开掘上大大的跨越了一步。但遗憾的是,此后音乐剧的创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编创者在创作思路上更加大胆了,甚至还出现过充满色情和性纵容等内容的作品。
二十世纪70-80年代,“音乐剧”的创作热逐渐从美国转向了伦敦,这时期音乐剧的创作与美国相比,在音乐和戏剧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突破,风格上的转变使英国产生了许多经典剧目,吸引了世人的瞩目。例如: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于1971年创作的《万世巨星耶稣基督》,1976年创作的《艾维塔》,1981年创作的《猫》,1986年创作的《歌剧院的幽灵》,以及1980年根据雨果名著《悲惨世界》创作音乐剧《悲惨世界》都成为了音乐剧的经典,至今传唱不衰。
五、现代商业性与音乐剧共存
音乐剧到底是一种文化还是商品?毋庸置疑,音乐剧制造者当然希望利润最大化,而它的消费人群越多利润就越大。因此,音乐剧必须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在音乐剧的内容和表达上,要做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无论男女老少,让各个阶层的观众都喜欢它,把他们都变成音乐剧的消费者。
因此,产生于西方社会的音乐剧,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作为都市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富于变化,注重视、听效果的整体呈现和高科技技术含量,追求观赏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统一。商家如果想获得巨大利润,就要掌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剧的娱乐功能。因而,音乐剧的制作者运用各种办法,千方百计地提高音乐剧的娱乐性,以求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观众在轻松的音乐、好玩的审美愉悦中放松精神,恢复身心。如:《歌剧院的幽灵》就利用隐蔽在巴黎歌剧院地下深处“幽灵”的传说,演绎了一出惊险、恐怖的传奇音乐剧,使观众在充满悬疑和紧张感的观赏过程中,获得了一次“安全的探险”经历。
同时,音乐剧的制造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往往运用各种手段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受,在舞美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利用灯光、布景、服饰、道具等方式来营造和渲染音乐剧要表达的氛围,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体验。例如:《歌剧院的幽灵》《猫》《悲惨世界》《西贡小组》四大经典音乐剧中,其舞台充分运用了现代高科技的声光手段,营造出变化万千的梦幻世界,美轮美奂,将音乐剧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毫无疑问,音乐剧是一门“整合”的表演艺术——通过整合“歌”,“舞”,“剧”三个核心元素,便可进入“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总体剧场”美学的意境。诞生仅约一百年的音乐剧由于没有过重的传统包袱,在商业挂帅的经营方针以及折衷主义式的创作导向影响下,创作者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为人类贡献出一大批最能迎合当代品味,最能引领未来潮流的音乐剧作品。
一、音乐剧的诞生
音乐剧于19世纪末产生,20世纪末兴盛。它从喜歌剧,轻歌剧,歌舞杂剧发展而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汇聚了众多高科技声光电等艺术形式,其音乐来源于摇滚乐、美国黑人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电子音乐等。音乐剧的舞蹈多采用当前流行的舞蹈,例如:爵士舞、踢踏舞、迪斯科、摇摆舞等。
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1728年在伦敦首演,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1750年,在美国北部首演但反响平平。真正被公认为美国第一部音乐剧的是1866年在纽约上演的《黑魔鬼》,它的演出征服了台下的所有观众,也使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脑海中,并逐渐被观众接受。
而第一次使用“音乐剧”这一名称则要追溯到19世纪后期,1893年美国人S·琼斯创作了一部新的作品——《快乐的姑娘》,它融戏剧、音乐、歌舞于一体,这部作品富有幽默情趣和戏剧色彩,音乐通俗易懂,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音乐制作人乔治·爱德华把《快乐的姑娘》带到纽约,很快就被当时的观众和音乐界接受并喜欢,从而促进了音乐剧在美国的发展。
二、音乐剧的演变
音乐剧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早期音乐剧中既有来自欧洲歌剧的传统,也有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元素,和产自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素的混杂和融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早期音乐剧以较为成熟的形式出现,这一世纪产生了狭义上我们所说的音乐剧(Musical),我们也称之为叙事音乐剧(Book Musical)。这种叙事音乐剧有四个要素,其中剧本是一剧之本,剧诗是一剧之核,舞蹈是剧之灵。叙事音乐剧力图将这四大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展开剧情,刻画人物,传达观念。1927年上演的理查德·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演艺船》被普遍认为是叙事音乐剧的发展之作。在上世纪40和50年代,一系列新创作品,把《演艺船》开创的风格推向高峰。这段时期称为叙事音乐剧的古典时期。概念音乐剧和古典音乐剧是一致的,都属于叙事音乐剧的范畴。在传达观念的表现手法上有想通的一面就不足为奇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转变仍然是巨大和明显的。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源简而言之就是,在古典的叙事音乐剧遭遇困境之后,如何继续叙事。而概念音乐剧正是叙事音乐剧在经历了古典阶段之后探索出的新路向。
音乐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并不孤立,像其他艺术一样也波动于时代风潮之中,一个时代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能在音乐剧得到深刻的体现。进入上世纪60-7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的风气改变了,时代的风潮使得温情脉脉的古典音乐剧陷入危机,人们对那些美满的情节充满怀疑,把它们看作童话传说。观众不再关心你的故事,而是注目于刺激的场面,于是百老汇一度充斥着根据恐怖电影改编的音乐剧。除了时代风气的影响之外,观众欣赏水平和批判能力的提高也给古典的叙事方法带来了诸多困难。现场表演的感官刺激是影视无法完全取代的,越来越多的音乐剧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现场效果上,舞台设计,灯光,服饰,化妆,发型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我们认为这种重要性还会继续增强。相比之下,对音乐剧故事的原创性,深刻性的关注则进一步削弱。
古典音乐剧独断的叙事已经无力回应严肃的时代问题,最轻松的办法就是放弃。现代技术在屏幕上做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画面,音乐剧艺术元素的融合更多的是在多视角,多层面的空间转换中得以完成。
三、音乐剧当中的灵魂——JAZZ(爵士乐)
在音乐剧当中爵士乐可以说是在贯穿音乐剧情节始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于19世纪末发祥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爵士乐的特点之一是变化多端,首先是风格多端,100年来它几乎总在变,各类风格的爵士乐粗线条说有十几种,细线条多的数不清,这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属性。其次是演奏过程中的变化,即兴演奏是它的典型特征。
爵士乐的另一特征是感强。尤其是“热爵士”,演出时,那变化多端的“轮奏”和不同乐器的音响抓着你的灵魂,台上台下几乎是融为一体。这种动力感靠的是爵士特有的节奏驱动,旋律性倒在其次。爵士乐队的主要乐器是小号和钢琴,有趣的是,爵士乐队的钢琴要把弦调的不太准才够味儿。
第一部伟大的歌舞剧是1914年在新阿姆剧场上演的《当心你的脚步》,它展现出了爵士乐与歌舞的神奇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制作大师是安德鲁·落伊特·韦伯。
古典的叙事音乐剧之后如何继续讲故事,韦伯代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那就是讲效果,显然在某种意义上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斯蒂芬·桑德海姆在他的基础上,创作了概念音乐剧。
概念音乐剧的鼻祖桑海姆与古典音乐剧的泰斗小哈姆斯坦有着如此紧密的私人关系。1984年德海姆由法国画家乔治·修拉的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午后》引发灵感,创作了《星期日与乔治同游公园》。在这部音乐剧中常有完事的单曲,旋律破碎,但剧情与音乐的整体交织,总体氛围的沉浸却给人以和谐一致的感受。宛如《大碗岛的星期天午后》这幅画本身,近看只是一些令人眩晕的斑点,但离开一段距离之后,完整的画面就跃然而生。桑海姆正是以这种原理来构建他的音乐剧,音与音之间,人与人之间看似隔膜,但观众在落幕之后细细回味,一种惊人的完整和连贯随即生成。桑海姆把整部音乐剧作为一只完整的单曲来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桑海姆集成了古典叙事音乐剧强调剧情,音乐,歌舞完美统一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度。 古典的叙事音乐剧一般会采取完整地线性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都会交代的非常清楚,作品中各种艺术元素的融合是在实践中完成的。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叙事往往单一直接,作者想要传达的观念向着预先设置好的方向发展,而现代社会生活的人们对这种线性叙事是充满怀疑的,事实上观众头脑中丰富的经验会不时提出新的事实,打断这种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向各种可能性包含进去。音乐剧再不是独断的,硬塞给观众的线性情节,而要变成一个议会。
在爵士乐与音乐舞台剧的组合上,艾尔文·柏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爵士”成为音乐剧院的“音乐俗语”。从此在美国音乐剧与爵士乐有了永久的不解之缘。
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开始在音乐剧中大量运用,舞蹈上除了欧洲移民的舞蹈,还大量运用了爵士舞和踢踏舞,这时,音乐剧在音乐、创作题材等方面转入了本土。1924年,《女士,好样的》开创了二十年代百老汇音乐剧的爵士舞风格,该剧是葛什温史兄弟创作,也使弗瑞德·阿斯泰尔和妹妹阿德勒成为百老汇首屈一指的歌舞明星。至此美国音乐剧开始了它的新里程,作品逐步趋向成熟。
四、音乐剧的成熟与辉煌
二十世纪40-60年代,受欧洲轻歌舞剧和爵士音乐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这期间产生的不少音乐剧很多已经成为经典,并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大奖,例如:1934年创作的以美国西南部俄克拉荷马拓荒地区为背景的《俄克拉荷马》,该剧1955年被拍成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1956年,在纽约首演的《窈窕淑女》,该剧是考勒波特根据萧伯纳剧本改编而成的,于1964年被拍成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1957年,在美国纽约首演的《西区故事》,1961年被拍成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1964年创作的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反映了沙俄时代犹太人命运的,在纽约首演后于1971年被拍成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
到了二十世纪60-70年代,音乐剧的题材逐渐向现实靠拢,成为反映现实的工具,它在美国的空前繁荣,使音乐剧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百老汇的舞台因此也累积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剧作品。在形式上,音乐剧不但有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同时在内容上,也继承了美国音乐剧的传统与风格——曲折的情节,幽默的语言,丰满的形象,动听的旋律,热情的舞蹈,绚丽的场面,并且在音乐的创作和舞蹈的编排上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配器上,为了加强音乐剧的时代感和表现力,音乐剧的创作将电声乐器运用其中,打破了原来管弦乐的严格限制。这样,许多音乐剧当中优秀的歌曲,借助这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很快就传遍全世界,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歌曲,如《艾维塔》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等,至今都久唱不衰,也为音乐剧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它已打破了音乐剧娱乐性的特征,歌舞升平的模式,在主题材的融化和开掘上大大的跨越了一步。但遗憾的是,此后音乐剧的创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编创者在创作思路上更加大胆了,甚至还出现过充满色情和性纵容等内容的作品。
二十世纪70-80年代,“音乐剧”的创作热逐渐从美国转向了伦敦,这时期音乐剧的创作与美国相比,在音乐和戏剧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突破,风格上的转变使英国产生了许多经典剧目,吸引了世人的瞩目。例如: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于1971年创作的《万世巨星耶稣基督》,1976年创作的《艾维塔》,1981年创作的《猫》,1986年创作的《歌剧院的幽灵》,以及1980年根据雨果名著《悲惨世界》创作音乐剧《悲惨世界》都成为了音乐剧的经典,至今传唱不衰。
五、现代商业性与音乐剧共存
音乐剧到底是一种文化还是商品?毋庸置疑,音乐剧制造者当然希望利润最大化,而它的消费人群越多利润就越大。因此,音乐剧必须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在音乐剧的内容和表达上,要做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无论男女老少,让各个阶层的观众都喜欢它,把他们都变成音乐剧的消费者。
因此,产生于西方社会的音乐剧,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作为都市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富于变化,注重视、听效果的整体呈现和高科技技术含量,追求观赏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统一。商家如果想获得巨大利润,就要掌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剧的娱乐功能。因而,音乐剧的制作者运用各种办法,千方百计地提高音乐剧的娱乐性,以求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观众在轻松的音乐、好玩的审美愉悦中放松精神,恢复身心。如:《歌剧院的幽灵》就利用隐蔽在巴黎歌剧院地下深处“幽灵”的传说,演绎了一出惊险、恐怖的传奇音乐剧,使观众在充满悬疑和紧张感的观赏过程中,获得了一次“安全的探险”经历。
同时,音乐剧的制造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往往运用各种手段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受,在舞美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利用灯光、布景、服饰、道具等方式来营造和渲染音乐剧要表达的氛围,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体验。例如:《歌剧院的幽灵》《猫》《悲惨世界》《西贡小组》四大经典音乐剧中,其舞台充分运用了现代高科技的声光手段,营造出变化万千的梦幻世界,美轮美奂,将音乐剧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毫无疑问,音乐剧是一门“整合”的表演艺术——通过整合“歌”,“舞”,“剧”三个核心元素,便可进入“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总体剧场”美学的意境。诞生仅约一百年的音乐剧由于没有过重的传统包袱,在商业挂帅的经营方针以及折衷主义式的创作导向影响下,创作者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为人类贡献出一大批最能迎合当代品味,最能引领未来潮流的音乐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