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其构建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高校思政《概论》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及其特点,分析了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并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教师素质的对策,以求对高校思政《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理论引导和积极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教师素质; 存在问题; 构建对策
  
  College Ideological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urse teachers should possess the quality of its construction
  Shi Xiao-lan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guidance, based 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decision," Ideological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roduction" course of nature, objectives,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eacher should possess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and the course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proposed to build countermeasures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Ideolog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roduction" course of educational reform to provide correc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active intellectual support.
  Key words: teacher quality;problems;Building Measures
  
  一、提出高校思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师素质问题的依据
  
  1.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是提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问题的现实依据。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如何又是同教师的素质状况紧密联系的。所以提出教师素质问题是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现实需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提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问题的方针、政策依据。
  为适应时代要求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培养高质量人才,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融合,全面推进。”这是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办好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高校思政《概论》课程应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把《概论》课教育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这是提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问题的方针,政策依据。
  3.高校思政《概论》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及其特点是提出思政《概论》课程教师素质“特色”问题的学科开发、建设依据。高校思政《概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向学生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概论》课一方面向学生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另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中宣部、教育部05年新方案的指示精神,本课程在目前全国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处于“核心课”、“龙头课”的地位。其知识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重点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能力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分析改革、开放、发展着的当代中国社会复杂现象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我国现行重要方针、政策的能力,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敏感性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对一些政治方面的倾向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创新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素质;培养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高尚情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忠诚、坚信、始终不渝、坚定不移,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互助和谐等优良品德素质;教育大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具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社会的意识;让当代大学生拥有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素质。总之,本课程教学是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培养政治合格、品德作风过硬、能力确有保障的高级专门人才“保驾护航”,提供正确的理论引导和积极的智力支持。这是提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问题的课程依据。
  
  二、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所谓教师的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潜在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综合反映。根据近年来高校同行们的研讨,目前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思想品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基于上述依据和教师素质的定义以及思政《概论》课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在这里以辨证唯物论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运用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对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加以如下描述:
  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总体上讲应当由这样两部分构建而成:一部分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育教学素质;另一部分是由思政《概论》课程自身的性质、目标任务及特点所决定的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的某些特殊素质。这两部分素质的有机融合形成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具体地应当是:
  1.政治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有关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思政《概论》课的性质、目标任务既定了思政《概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这一素质包含: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熟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坚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实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因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师、榜样、排头兵,直接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教师对自己所依据、所宣传的理论必须是熟悉、精湛且深信不疑,唯有如此,这样教师的课堂讲授才是发自肺腑,才能理直气壮,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教师自己的人格力量深深打动学生,使课堂教学卓有成效。
  2.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调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据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除应具有普通公民和高校一般教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修养外,还应具备从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职业的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作风和情操等。主要包括:真正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事业,自觉捍卫和积极正确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尊重家长,热爱学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纪守法,依法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自觉捍卫和积极正确的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的师德底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有理由对某位教师的上岗资格提出质疑。
  3.业务素质。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一部分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
  ⑴ 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
  ①精湛的专业知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概论》课教师的这部分知识主要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党的组织学、政策学等理论知识。目前思政《概论》课程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设置的章节内容都是直接建立在这些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高校思政《概论》课,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从科学和严格的意义上讲,教师如果没有这些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就不可能教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如果没有这些精湛的专业知识是无法驾驭思政《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就是说此人不合适在本岗位执教。
  ②广博的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按照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从《概论》课教育教学实际内容出发,联系学生课堂视听效果,思政《概论》课教师还应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演讲与口才学、美学、书法、绘画、天文地理、航天、社会学等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用到的知识,如果教师的这些知识欠缺,会给自己的教学过程留下诸多缺憾,影响教学效果的完满。
  ⑵思政《概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素质。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都必须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思政《概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素质是确保《概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思政《概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所有:
  ①教学能力。思政《概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策略谋划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指导、协调、沟通能力及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即文字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中图文的设计编排能力。教学的创新能力主要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不断革新进步,同时还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适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执教中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应具有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网络信息收集、处理等相关能力。
  ②科研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进行调查、实验、搜集资料,撰写教研、学术论文方面的能力。教学和科研对于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讲,犹如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俗语讲得好,老师要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所要给予学生的这“一碗水”,应该是“源头活水”,其来源主要是科研成果。方永刚事迹报道后很多同行认为,方教授卓越的教学成就同方教授爱岗敬业、理论知识功底扎实等诸多相关因素有关,其中方教授生前的许多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一名好的思政《概论》课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素质,做到科研与教学两手硬,能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思政《概论》课教师若能在授课时经常把自己的一些科研成果、心得体会融入其中,讲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其教育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升。
  ③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所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毫无疑问,处于教育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首先应具有实践能力。思政《概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包括:善于从现实社会中发现、捕捉、科学辨析以及正确评判敏感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及其未来发展态势的能力;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正确解读能力等。思政《概论》课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确保高校思政《概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
  
  三、目前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及其相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思政《概论》课教师年龄结构入手,看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⑴ 50岁上下的老教师少,且由于年龄的、历史的、政策的等方面的原因,相当数量的老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且更新缓慢。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改革、创新意识淡薄,信息素养和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根教鞭治天下”者屡见不鲜。普遍存在“这把年龄人家已经不重用了”“凑合着退休吧”的活思想。
  ⑵ 中青年教师骨干力量薄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匮乏,教育教学改革力量后劲不足。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部分领导干部不良行为的影响,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教师敬业意识淡薄,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人在岗位心在“麻将桌”者有之;关心股市行情胜于关心教学效果者有之;办公室公开或几个人窃窃私语议论“某某领导XXX”、“学校又有XXX新闻了”、“XXX超市商品在打折”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的事,若有同志在旁边看书备课,或在电脑上忙活不去搭茬,就会被讥笑为“呆板” 、“想不开”、“装正经”、“落队者”……。由于受我国高校原有学科专业课程单一,信息、知识获取量有限的影响,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显得知识面窄、内容肤浅,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者有之,用大量播放视听录像代替教师口头讲授者有之……。
  2.从管理层面看影响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形成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多数高校有关方面的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来看,大家都认为高校思政《概论》课是重要的课程。但在实际运作中思政《概论》课程的重要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如有的职业技术院校系部一级的主任在思政办公室当着众位教师的面公开讲“语文课教师都能代了政治课”。有的学校让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复转军人去当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有的学院把十几名思政教师(包括副教授在内)一起放在一个大约20多平米的房间办公……。思政教师的自尊严重受挫,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频频下滑。笔者所说的情况也许在高校不具有普遍性,但实际情况是存在的,即使发生在少数高校也足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学子对思政课的学习,冷静思考着实“令人担忧。”
  
  四、构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的对策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为此必须寻找“桥”和“船”。剖析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为了积极探寻提高思政《概论》课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体思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自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下至各高校、院系及思政《概论》课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协调互动的构建机制。具体地:
  1.宏观方面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资深“专家坐诊”把关,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高校主管(或分管)校领导参加的“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培训班”,其目的是提高和统一各高校领导对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让与会人员分别拿出各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的行政措施和保证(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上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专家坐诊”,定期或不定期跟踪检查各校工作落实到位情况,进而采取一定的奖罚措施,其评价结果应对各校领导的年度考核产生影响。
  2.中观方面
  ⑴有关部门必须痛下决心,认真、科学研究对高校领导和人事部门第一责任人的选派方法和途径,确实把作风正派,业务精湛,真正能顶得住权、钱、色诱惑的可靠同志选派到这样的重要岗位上来。目前许多高校、职业院校进人的“调子很高”,开口闭口要“研究生”学历,但“招聘”进来的研究生(实际是关系)不敢代或代不了思政《概论》课,进来的人把“指标”占了,但此课程还是“缺老师”。(敢问谁来为此埋单?)
  ⑵ 处于中观层次的高校人事部门,应根据《决定》精神,制定可行性的本校“思政《概论》课教师招聘标准”,建立健全学校思政《概论》课教师的“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确实把那些热心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忠实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思想品德素质高的人才招聘入编。也可以把经过几次或较长时间培训仍不合格的在岗教师“剥离”教师编制,形成“能进”、“能出”的长效动态用人机制。
  ⑶ 各院校组建“素质教育专家组”或由思政课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教授、副教授牵头组成“思政课教师素质培训团队”,对本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然后根据教师的素质现状,分别不同情况对教师进行校内和校外的素质教育“对症培训”。如校内可有计划地举办“思政课教师素质专题培训班”(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培训体系),并制定“培训达标要求”、或“考核标准”等。经过培训,在规定的时间达不到标准的教师,学院可以采取诸如“延长该教师的培训时间”、“减少该教师学期代课时数”等对应措施。对那些经过“培训”后教师自身素质及教育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的教师,学校应予以适当奖励。
  ⑷ 学院、系部两级为推进教师素质提高工作的开展,可在学期和学年搞一些教师演讲、教师书画、教师电脑操作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马克思主义经典文选读书小组、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讲用会”等大赛活动,营造高校浓厚的素质教育文化氛围。
  ⑸ 努力创造条件,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现状。高校应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教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和关心,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力争实现“高标准保证高待遇,高待遇促进高标准”,为提高教师素质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3.微观方面
  ⑴ 通过教研室、教研小组的教研活动,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决定》原文入手,提高和统一每位教师的相关认识。(目前只听到过“素质教育”概念,不知素质教育为何内容的教师大有人在。)
  ⑵ 思政《概论》课教师自查自找自己同现任岗位所要求的教师素质有无差距?差距在哪儿?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可行性措施或打算是什么?这一环节可以同“说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搞,在教师 “人人过关”(并非坏事)的基础上,可推荐表扬那些自我剖析“过关”做的好的同志。
  ⑶ 任课教师认真制定提高自身素质的规划并通过校内网、办墙报、演讲等形式扩大交流面。
  ⑷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到学校、系部为提高教师素质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争先创优。
  纵观上述分析,无论宏观、中观还是微观方面,都涉及的是不同层面的“人”,所以提高思政《概论》课教师的素质,关键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要积极“跟进”,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尽管此项工作的展开目前存在挑战,但相信办法会有的,只要重视并下大力气去抓,工作是会有明显成效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文件汇编
  [3] 宁微.浅议高校德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9
  [4] 颜萍.高校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江苏高教,2006.5
  [5] 李红波.论新世纪高校教师的素质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1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围绕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然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因此,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培养,是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是从研究与实践这两个方面来阐述的
期刊
摘要: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焦点问题。利用网络的阵地来化解网络的问题,班级QQ群是有效手段。可以成为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课后互动交流、沟通的班级虚拟平台。班级QQ群在资源共享、即时讨论、群公告等方面的功能,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无法发挥的作用。但这一平台,对老师也提出了技术、知识、时间等方面的更高要求。班级QQ群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替代现实的班级、课堂等发挥
期刊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如何更好地培养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是高校正在努力的方向。为了适应国家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服务于西部社会和经济发展,本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对西部工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对象以西部地方工科院校背景为依托,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手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这三个方面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在意识领域必然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当前是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锅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关键时刻,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治国方略的创新,对驾驭社会控制和管理这一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安邦治国,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促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中外高等服装教育的差异入手,阐述建立服装创新教育基地的必要性,重点论述创新教育基地在服装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创新教育基地的建设中以现代服装业的高科技发展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供国内广大服装院校借鉴。  关键词:高等服装教育; 创新培养模式; 教育基地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服装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与国外同类高校相比,仍
期刊
在美术活动中,学生们经常会表现出一种盲然和默认的情绪,他们不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愿对所参与的内容或所欣赏的作品说长道短、品头论足,总是盲目地等待着教师告诉他们或讲给他们听,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对这种盲然,这种默认我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压抑。为此,在美  术活动课中我改变了活动方式、方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引领学生在新课改中变化    学
期刊
执教:海口景山学校 刘琴琴  点评:海口景山学校 杨瑾     教材简析:  本文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  一、 导入新课、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种昆虫,还记得吗?(出示蚂蚁图)瞧,这是谁?  生齐声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十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一节课上过之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笔财富。成功的经验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利用;失败的教训更值得总结,因为只有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这一点往往比总结经验更为有效,这样做它能帮助教师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
期刊
摘要:幼儿园色彩创意活动的实践研究开展两年来,我们在主题背景下,开展生活化的色彩创意活动,力求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材料生活化;着力创设开放互动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隐性课程”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活动组织中我们强调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对艺术的敏感与创意的表现力。  关键词:色彩创意活动; 生活化; 开放; 有效性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各种色彩、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