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行为的现象分析与反思

来源 :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一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种种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去反思.rn[现象摘录]rn现象1:一位教师教一年级的“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出示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卡,要求学生立刻站起来抢答.结果,全班每个学生都先后站起来回答,场面轰轰烈烈.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中学生焦虑倾向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周口地区 2 118名中学生进行MHT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学生高焦虑率为 7.46 %。其中男女生分别为 5 .42 %和 9.2 4
笔者发现在数学作业中,学生的错误极其频繁,可谓是屡做屡错,错综复杂.仔细搜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归类整理发现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由于粗心、马虎而抄错题目或数字等,
转化学困生,关键在于转化他们的思想,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其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提高的基本保障.作为学习能力相对差的孩子,困扰并改变他们的往往是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如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通过学校课程的革新来实现,要想使学校课程变革继续走向深入,校长必须要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服务与支持是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过程
正当欢呼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医药法》的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美好的2017年。在此,我代表《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向各位专家、编委、特约编委、作者和读者致以新年祝福
期刊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课文值得关注,它们都是叙事性文章,都叙述了科学家通过某一个现象或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得到启发,最后有所发明或应
许多人都体验过这样的情境.一个还没上学的幼童,有时候总是“妙语连珠”,令你惊讶不已.这些可谓童心里最真纯的语言,是灵性的,诗意的.它是孩子天性的流露.对于儿童来说,诗意
“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如果张三不在埋银子的地方贴上‘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纸条,那银子可能就不会被王二发现;王二不在偷东西之后写上‘隔壁 ”I have a best of b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