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我国面临经济转型、金融危机影响扩大、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多重冲击,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成了举国关注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缓解就业难的措施,并收到明显的成效。高校在致力于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必须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自从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日益猛增,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数据,2000-2003年,仅四年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95万人急增至187.7万人,增加了近一倍。2008年突破了五百万大关达到了559万人,2009年突破了六百万,同时达到610万人。其中以广州为中心围绕的珠三角地区毕业人数就达到54.4万(其中不包括研究生和成人教育), 这样快速的增长幅度导致很多学校一时间难以应付学生的就业问题,订单式培养越来越少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普遍维持在70%左右,且呈下降趋势,这就给大学生一个明确的信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将一年比一年困难。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来的新人能够直接上岗,无须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过着单一的校园生活,缺乏胜任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鸿沟"问题日益凸显,体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导致了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不足。
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往往是抱者昨天的就业观念,站在今天,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而是高校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往往是"大一统"的培养模式,有些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尽管他们具有年龄优势、学历优势、信息优势,但不具备能力优势,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不强。三是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聘求职能力进行指导,使学生入校后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出校又欠缺基本的面试能力。到目前为止,高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还仅仅是本区域的或者从网上搜到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面广的就业信息系统。同时,有关部门和人员从事毕业生就业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二、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践是检验大学生的试金石。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离开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就无所谓"实践",也无从达到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我们所说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同教学实习不同,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是在教学计划外的课余时间进行,而后者则在教学计划内进行。
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积累社会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能力。社会实践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方式,也是培养其职业预见性的有效方法。诸如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如会计师、律师等,由于这些职业对于现实工作经验要求较高,对于在校生而言课本所学只是简单的体系框架,还未涉及具体的操作,因此在就业时由于动手能力薄弱使其竞争力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纷纷利用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来亲身体验岗位工作的各个层面,在真正进入职场前进行实践经历的补充,弥补自身在社会经验和职业履历上的不足。
(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作为中介帮助学校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一旦高校建立了固定社会实践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了协议,将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场所。学校聘请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基地建设有长远的活动计划这些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按照双向受益原则积极为接受单位提供技术报务和智力支持,联合开发新产品,优先、优惠转让科技成果,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地工作,使双方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促进共同发展。
三、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并转变就业观念
目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也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
同时,大学生也应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不管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当然,大学生只有回归到社会实践,下到企业一线,才能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建设发展历程、公司管理模式、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对人才的迫切渴求。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在校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同学们学有所用,服务社会,在零距离接触社会的同时开眼界、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同时,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有利于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二)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推进"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举措,主要包括:双主体、素能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产业导向、产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能力导向、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四全结合、实效导向、导师团队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和优势,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合作研发;依托企业实体,形成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共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利用特色专业优势,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健全完善促进教学改革的各项激励保障制度,整合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合力,更高效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等等方面都有待于高校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
高校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使学生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三)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要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必须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或创业。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时时刻刻为学生提供工作需求信息;并且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和设置职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等。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要求我们的高等学校务必以学生为本,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使学生的期望值趋于理性,合理定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引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尽量避免人才的浪费,同时,学生毕业也不能意味着和学校关系的终结,而是和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反馈机制,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和育人工作,促使学生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
[1]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2]曾令玉.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及对策思考[J].政工动态,2007,(13).
[3]蔡中涛,喻礼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ll(1):47-49.
[4]李政.当代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80-85.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自从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日益猛增,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数据,2000-2003年,仅四年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95万人急增至187.7万人,增加了近一倍。2008年突破了五百万大关达到了559万人,2009年突破了六百万,同时达到610万人。其中以广州为中心围绕的珠三角地区毕业人数就达到54.4万(其中不包括研究生和成人教育), 这样快速的增长幅度导致很多学校一时间难以应付学生的就业问题,订单式培养越来越少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普遍维持在70%左右,且呈下降趋势,这就给大学生一个明确的信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将一年比一年困难。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来的新人能够直接上岗,无须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过着单一的校园生活,缺乏胜任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鸿沟"问题日益凸显,体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导致了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不足。
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往往是抱者昨天的就业观念,站在今天,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而是高校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往往是"大一统"的培养模式,有些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尽管他们具有年龄优势、学历优势、信息优势,但不具备能力优势,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不强。三是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聘求职能力进行指导,使学生入校后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出校又欠缺基本的面试能力。到目前为止,高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还仅仅是本区域的或者从网上搜到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面广的就业信息系统。同时,有关部门和人员从事毕业生就业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二、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践是检验大学生的试金石。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离开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就无所谓"实践",也无从达到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我们所说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同教学实习不同,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是在教学计划外的课余时间进行,而后者则在教学计划内进行。
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积累社会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能力。社会实践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方式,也是培养其职业预见性的有效方法。诸如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如会计师、律师等,由于这些职业对于现实工作经验要求较高,对于在校生而言课本所学只是简单的体系框架,还未涉及具体的操作,因此在就业时由于动手能力薄弱使其竞争力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纷纷利用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来亲身体验岗位工作的各个层面,在真正进入职场前进行实践经历的补充,弥补自身在社会经验和职业履历上的不足。
(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作为中介帮助学校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一旦高校建立了固定社会实践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了协议,将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场所。学校聘请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基地建设有长远的活动计划这些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按照双向受益原则积极为接受单位提供技术报务和智力支持,联合开发新产品,优先、优惠转让科技成果,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地工作,使双方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促进共同发展。
三、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并转变就业观念
目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也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
同时,大学生也应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不管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当然,大学生只有回归到社会实践,下到企业一线,才能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建设发展历程、公司管理模式、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对人才的迫切渴求。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在校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同学们学有所用,服务社会,在零距离接触社会的同时开眼界、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同时,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有利于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二)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推进"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举措,主要包括:双主体、素能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产业导向、产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能力导向、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四全结合、实效导向、导师团队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和优势,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合作研发;依托企业实体,形成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共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利用特色专业优势,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健全完善促进教学改革的各项激励保障制度,整合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合力,更高效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等等方面都有待于高校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
高校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使学生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三)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要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必须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或创业。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时时刻刻为学生提供工作需求信息;并且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和设置职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等。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要求我们的高等学校务必以学生为本,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使学生的期望值趋于理性,合理定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引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尽量避免人才的浪费,同时,学生毕业也不能意味着和学校关系的终结,而是和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反馈机制,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和育人工作,促使学生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
[1]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2]曾令玉.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及对策思考[J].政工动态,2007,(13).
[3]蔡中涛,喻礼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ll(1):47-49.
[4]李政.当代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