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入情:解读文本语言的有效方法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披文入情”是解读文学作品的有效方法。“披文入情”即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鲁迅在其文章中写到不同人物的“偷”。从描写“偷”的语言入手,我们可以看到隐含其间的不同的意蕴。善良、无奈、迂腐、无赖等不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关键词:披文入情 鲁迅 语言 “偷”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首次提出“披文入情”。他强调“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人强调“诗言志”,读诗是为了“了解诗中之志”。张少康先生也曾指出“欲求作家之情意,须从言象之外得之,如果执著于具体的言象,则不能获得无限之情意。但情意虽不在言象,却又必须借助言象方能获得,故而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旨,遂成为文艺家所欲达到的最终目的”。所谓“披文入情”研究法就是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情意”的一种研究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注意把握其语言,根据语言捕捉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意向。那么,如何“披文入情”呢?下面以鲁迅作品中的“偷”字为例来分析。
  鲁迅在其作品中曾多次写到不同人物的“偷”。一个“偷”字反映出人生百态。
  《社戏》中有一个精彩的片段:迅哥儿与双喜、阿发、桂生等小伙伴一同到赵庄看戏,肚子饿了“偷豆”吃。文中写道:
  “……许久没有东西吃了。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些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在这段文字中多次提到了阿发的“偷豆”。如何理解鲁迅在这里用的“偷”字?《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偷”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动)私下拿走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②偷儿,指偷盗的人。③(副)瞒着人。④抽出(时间)。⑤苟且敷衍,只顾眼前。这五个解释显然都不能去比照文本中的“偷”字。阿发拿的是自己家的东西,而且是阿发主动带着大家去拿的。这和“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的义项显然不符。其他几个义项更与文中之义相距甚远。要理解鲁迅在这里用的“偷”字,我们就要回归到具体的语境中,要“披文”。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双喜问到:“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阿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跳到岸上,来回摸了一番,告诉大家:“偷我们家的吧,我们家的大得多呢。”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阿发主动让大家“偷”他家里的豆,大家各摘了一大捧,本可以继续摘,但由于双喜担心阿发他娘“哭骂”,因此提议大家再摘六一公公的。把“偷”放到这个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摘六一公公的豆是没有经过别人允许,是“私下拿走了别人的东西”,尚且可以算作“偷”。那么摘阿发家的豆显然不能算作“偷”了,因为他拿的是自己家的东西。况且在乡下,孩子在别人家的田里拿了一点东西也不能算作偷的,六一公公得知“我们”“偷”了他的豆后,还主动送给“我”许多豆,这些在文章中交代得很清楚。
  所以透过这样一个“偷豆”的画面,我们看到无私的阿发,善解人意的双喜……这是一群善良又淳朴的乡村少年,鲁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一幅“月夜偷豆图”。这里没有批判,没有讽刺,只有善意的歌颂。
  在《故乡》中鲁迅先生同样写到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偷”。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杨二嫂此时真正堕落成了一个“偷儿”了。单纯地看这一偷窃行为会让我们心生厌烦,但是如果把杨二嫂的“偷”放到文中解读,又能读出几许辛酸来。此时的杨二嫂和“我”记忆中坐着经营豆腐店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时的杨二嫂是漂亮的、勤劳的。“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且终日坐着,人都叫伊‘豆腐西施’,因为伊,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那时的社会是安定的,杨二嫂能守着自己的铺子,安分守己地打点生意。虽然很辛苦,但生活还算安定,还不至于处处想着去占别人便宜,甚至去偷去抢。但是现在呢?安定的社会是稍纵即逝。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纵观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总是‘乱’多‘治’少。”动荡的社会使杨二嫂的生活失去了着落。为了生计,杨二嫂不得不施展各种“才能”,采取各种手段,去抓去捞。她要养家糊口,她已经顾不得脸面,如果不这样,就有可能被饿死。生活把人逼得已经没有了天性,没有了人的最基本的感受。杨二嫂的“偷”是弱势群体对生活的无奈表现。把小偷小摸当作自己聪明才智的真正原因是社会道德的沦丧,社会经济的大崩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同情的悲剧的“偷”!
  “偷”字还出现在《孔乙己》中。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起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办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在这段文章中我们看到孔乙己对体力劳动充满了不屑,四体不勤的孔乙己实质上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文中提到了孔乙己的经济来源:一是替人抄书,换一碗饭吃;二是偷书去卖。替人抄书是孔乙己愿意做的,这满足了孔乙己的清高心理。但这既辛苦且收入微薄的赚钱方法终究满足不了他的“好吃懒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来。其实“身材高大”的孔乙己完全可以选择去干一些体力活儿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执迷于科举的读书人的清高心理使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条道路。他似乎毫无选择地选择了“偷”。在他看来,“窃书”虽不光彩,但比短衣帮出卖体力劳动要好得多。他不仅不因此感到羞耻,还自欺欺人地编出了一套“窃书不为偷”的理论。从这点上我们看出孔乙己的悲哀,看出孔乙己中封建思想的毒害之深。从这简单的“偷”字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己的迂腐,也读懂了作者的哀怜与怨怒,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们再来看看阿Q的“偷”吧。
  “他于是蹲下便拔,而门口突然伸出一个很圆的头来,又即缩回去了,这分明是小尼姑。小尼姑之流是阿Q本来视若草芥的,但世事须‘退一步想’,所以他便赶紧拔起四个萝卜,拧下青叶,兜在大襟里。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的说。‘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
  阿Q的偷可谓是一场闹剧。当着别人的面拔走萝卜,简直有点“明抢”的意味了,却还辩称“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只有“无赖”的阿Q才能说得出来。作者用这种从容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无赖”的阿Q,让读者在捧腹之余,又多了点思考。一场恋爱风波,不仅招来秀才一顿暴打,还要赔钱赔物,遭到未庄上下男女的敌视,最终导致无法继续在未庄打工,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只好去偷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无所有的阿Q实在是个连“奴隶也做不稳”的弱者。弱者意识到自己“弱”的现实,并且在严酷的生活中看不到能让自己变“强”的希望之时,“精神胜利法”应运而生,“无赖圆滑”的本性凸显出来,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从这段文本中的“偷”我们品尝到的是“含泪的微笑”,看到了作者寄予阿Q的无限同情。
  “披文入情”的“情”是蕴含在文字之间的,作者不需直露地表白,而读者可以通过对他的文本语言分析得来。鲁迅作品中的“偷”字,让我们看到了隐藏于文本之中的不同的人生。阿发的善良、杨二嫂的无奈与可怜、孔乙己的可悲与迂腐、阿Q的无赖圆滑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文学作品中的“情”是作者一种情感态度的体现,这种态度越隐蔽越好,越隐蔽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越多。解读文本的时候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根据文章语言,来探讨捕捉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意”(其中包括对事件的态度评价和对人物的情感趋向),从而整体全面地分析把握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只有“披文入情”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与文本的对话中体悟作者的态度,让学生在对作品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能够对作品有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梁巧娜.阿Q精神:试点转移及其语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张西爱.论《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时代性[J].琼州学院学报,2007,(6).
  5.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将适合少年儿童的生活现实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进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生命活力。    一、挖掘素材,回归生活    语文教材大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
期刊
翻阅唐宋词,满眼是悲愁的字眼和凄凉的意象:苦、痛、悲、恨、哀、愁,落红、飘絮、冷月、寒烟……抒情主人公的愁容泪眼、悲苦情怀,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据统计,唐宋词中,仅“愁”字就出现了3344次,其他的“忧”、“恨”、“伤”、“哀”等词的使用频率就更加难以计数了。词人似乎个个都有一颗“愁苦心”,无“愁”不成词,无“恨”不成调,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形成了词“以愁见工”的艺术特征。  “愁”是一种
期刊
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开头也是如此。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语,力求一鸣惊人,切不可信口开河,草率从事。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联系旧知识,引起注意    这是比较普通又最常用的新课导入法。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人们获取知识总是循序渐进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已
期刊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    “学者先要会疑”,学习要有质疑精神。课堂上怎么才有质疑的欲望呢?语文课堂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完成的。好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学生注意文本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能让师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交流,教与学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发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唤醒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编制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则要求在打破传统课堂“教知识”、“要我学”的基础上,转变为“教方法”、“我要学”课堂组织形式。那么,如何策划课堂组织形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创意导入,吸引注意力    导入教学,既是教学艺术,又是教学功力。通过导入教学,可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扩大学习需求、增强学习的内
期刊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浓香醇郁,让人陶醉其中;读罢掩卷思之,溶溶的月色,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铭刻心中。《荷塘月色》的语言可谓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恰到好处的美。诚然,语言是文字的载体,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赏析一下《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一是大胆新奇的比喻,彰显了文中语言的和谐美。比别人之所未比,比别人之不敢比,比不惊人誓不休,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
期刊
为了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大组组织了“思想碰撞会”,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了解到,他们目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教”而是“教什么”。如果连备课都不知道围绕什么进行时,就大刀阔斧地在讲课形式上下工夫,东学一块儿,西捡一点儿,这样没有方向的“大杂烩”的结果,只能是“盲人摸象”,甚至是“邯郸学步”,不但不会进步,还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陷入更大的苦闷。鉴于此,本着交流的态度,谈一点我对新课标的粗
期刊
从教六七年,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不再为写作头疼,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有了些许的成绩。  (一)“六步走立意法”,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学生在创作作文时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角度毫无新意,写出的文章大同小异。面对这个问题,我采用“六步走立意法”打开学生的思路。所谓的“六步走立意法”即面对作文话题的时候,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哪些物”、“哪些人”
期刊
美术与语文同根同源,同样指向于人们对周围这个世界独特的观察视角,敏锐而模糊的直觉,一种指向于心灵的妙不可言的心领意会。  寻找语文与美术的融汇点源于高中语文必修一——优美的汉字。  从开学起,我就细细观察艺术班的学生,她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然而作业完成情况却不是很好,课上还经常开小差。期中考试成绩较其他班有一定差距。尽管我试了好多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直到必修一的学习接近尾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我个人认为要想在课堂上获得动态生成,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久前,我在讲解韦庄的《菩萨蛮》时,再一次深切感受到动态生成,它能让课堂更加丰满、更加灵动、更加精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