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不仅影响了各翻译学派及其方法论,也为翻译对等理论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有趣的是,解构对等论的理论武器同样来自结构语言学:正是索绪尔对主导西方语言学界的模仿理论提出了质疑,这也为解构学派打破翻译的再现范式提供了灵感。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翻译对等论,解构学派
一、 翻译对等论的起源
长期以来,翻译学一直是语言学的附属学科,相关研究也多由语言学家完成,如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翻译分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不仅高度概括了翻译活动的本质,也对后来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雅各布森认为语际翻译是一个解码并重新编码的过程,翻译的关键在于传递完整信息。他将翻译与译码的类比,虽然在几十年后被认为过于静态,但在当时不仅直接指导了多种翻译方法论,也激发了翻译理论家对“对等”问题的思考。
这段时期,翻译理论家们围绕对等的两种体现展开讨论:即形式对等与内容对等。关于形式对等,维奈与达贝尔内等翻译理论家详细划分了源语文本的各个微观层次,并讨论了将其直接转换为目的语的可能性;而关于内容对等的思考促成了功能学派的产生,他们将内容对等进一步引申为意义对等,并由此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交际行为。
正如雅各布森认为语际翻译应当用一种语言的完整讯息而非个别代码单元来替代原文讯息,尤金·奈达也认为意义对等(动态对等)的重要性大于文体对等(形式对等),译者的目标应是让目的语读者与信息的关系等同于源语读者与信息的关系。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家,多以“对等”问题为基础来探讨具体的翻译手段。
二、翻译对等论的解构
根据索绪尔的定义,语言是自身具有内部结构的,自给自足的系统,而非传统的模仿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现实世界的指涉物。由此,他向自柏拉图以来一直主导语言学研究的模仿理论提出质疑,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天然联系被否认,现实世界不再是语言的外部参照物或意义来源。相反,语言的意义产生于语言系统内部,由符号间的差异决定。
在翻译领域,类似的模仿理论也长久地占据主导地位。按照该理论,译文是对原文的模仿,原文是翻译的意义来源,所以译文的地位低于原文,翻译的目标是对原文意义,甚至文体形式的再现,而这种再现范式的核心正是对等论。
打破对等理论与再现范式的第一步是否定原文的绝对权威。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后,以安德烈·勒菲弗尔为首的操纵学派提出了“折射”理论,认为原文在被翻译的过程中总会被折射,所有翻译本质上都是重写。这种折射和重写并非译者有意为之,正如新批评家们使用“意图谬误”这一术语来表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不一定等同于作者的陈述意图,同理,译者对原文的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带上目的语文化与语言习惯的烙印。这一理论从源头上质疑了意义对等的可能性:既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由目的语文化环境塑造的,已与作者原意存在偏差,那么意义对等就成了妄谈。
此后的解构学派则激进地从文本内部否认了对等的必要性。瓦尔特·本雅明认为,原文与译文相互补充,二者平起平坐,这种说法消解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德里达随后叩问了文本意义与语言符号的稳定性,认为能指并非指向一个固定的所指并生成稳定的意义,而是指向一串开放的,无限的所指,文本的意义也就不再是确定且单一的。
解构主义学派中,大力否定原文绝对权威,主张提升译文地位者,当首推劳伦斯·韦努蒂。他声称,正如传统观念认为语言是透明的,传统翻译理念也认为好的译者往往是隐形的,译文通过透明流畅的话语造成原作者在场的错觉。但现在,任何文本都是先前存在的文本的翻译,不再存在绝对的原文,译文再无道理屈居原文之下,译者也没有必要再通过抹去自我来重现原文。至此,束缚翻译领域几十年的对等论与再现范式被彻底解构,翻译理论家们开始引入新的思考角度。
三、结论
纵观翻译领域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大半都是围绕着意义与对等进行讨论,雅各布森关于翻译等于译码的主张,为翻译对等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理论在几十年间一直是翻译研究的焦点问题,直至解构学派理论家深入解构了翻译的再现范式,翻译研究才得以跳脱对等论的束缚。
摆脱这一局限后的翻译理论家们认识到,文本意义不是确定且单一的,正因如此,个体对文本的解读都是“误读”,不管这种误读是由阅读者造成的,还是由语言自身的性质或外部环境造成的。这一认识使得翻译学科与更多学科互动融合,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所谓客观且普适的原则正被一一反思并推翻,翻译研究的前景也必将是更加多维,动态且合作的。
参考文献
1. Holmes J 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Translation Studies Section, Department of General Literary Studies,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1975.
2. Jak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J]. On translation, 1959, 3: 30-39.
3.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M]. Brill Archive, 1964: 159.
4. 索绪尔. 普通語言学教程[J].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5. 韦努蒂, 张景华, 白立平, 等. 译者的隐形: 翻译史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翻译对等论,解构学派
一、 翻译对等论的起源
长期以来,翻译学一直是语言学的附属学科,相关研究也多由语言学家完成,如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翻译分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不仅高度概括了翻译活动的本质,也对后来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雅各布森认为语际翻译是一个解码并重新编码的过程,翻译的关键在于传递完整信息。他将翻译与译码的类比,虽然在几十年后被认为过于静态,但在当时不仅直接指导了多种翻译方法论,也激发了翻译理论家对“对等”问题的思考。
这段时期,翻译理论家们围绕对等的两种体现展开讨论:即形式对等与内容对等。关于形式对等,维奈与达贝尔内等翻译理论家详细划分了源语文本的各个微观层次,并讨论了将其直接转换为目的语的可能性;而关于内容对等的思考促成了功能学派的产生,他们将内容对等进一步引申为意义对等,并由此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交际行为。
正如雅各布森认为语际翻译应当用一种语言的完整讯息而非个别代码单元来替代原文讯息,尤金·奈达也认为意义对等(动态对等)的重要性大于文体对等(形式对等),译者的目标应是让目的语读者与信息的关系等同于源语读者与信息的关系。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家,多以“对等”问题为基础来探讨具体的翻译手段。
二、翻译对等论的解构
根据索绪尔的定义,语言是自身具有内部结构的,自给自足的系统,而非传统的模仿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现实世界的指涉物。由此,他向自柏拉图以来一直主导语言学研究的模仿理论提出质疑,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天然联系被否认,现实世界不再是语言的外部参照物或意义来源。相反,语言的意义产生于语言系统内部,由符号间的差异决定。
在翻译领域,类似的模仿理论也长久地占据主导地位。按照该理论,译文是对原文的模仿,原文是翻译的意义来源,所以译文的地位低于原文,翻译的目标是对原文意义,甚至文体形式的再现,而这种再现范式的核心正是对等论。
打破对等理论与再现范式的第一步是否定原文的绝对权威。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后,以安德烈·勒菲弗尔为首的操纵学派提出了“折射”理论,认为原文在被翻译的过程中总会被折射,所有翻译本质上都是重写。这种折射和重写并非译者有意为之,正如新批评家们使用“意图谬误”这一术语来表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不一定等同于作者的陈述意图,同理,译者对原文的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带上目的语文化与语言习惯的烙印。这一理论从源头上质疑了意义对等的可能性:既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由目的语文化环境塑造的,已与作者原意存在偏差,那么意义对等就成了妄谈。
此后的解构学派则激进地从文本内部否认了对等的必要性。瓦尔特·本雅明认为,原文与译文相互补充,二者平起平坐,这种说法消解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德里达随后叩问了文本意义与语言符号的稳定性,认为能指并非指向一个固定的所指并生成稳定的意义,而是指向一串开放的,无限的所指,文本的意义也就不再是确定且单一的。
解构主义学派中,大力否定原文绝对权威,主张提升译文地位者,当首推劳伦斯·韦努蒂。他声称,正如传统观念认为语言是透明的,传统翻译理念也认为好的译者往往是隐形的,译文通过透明流畅的话语造成原作者在场的错觉。但现在,任何文本都是先前存在的文本的翻译,不再存在绝对的原文,译文再无道理屈居原文之下,译者也没有必要再通过抹去自我来重现原文。至此,束缚翻译领域几十年的对等论与再现范式被彻底解构,翻译理论家们开始引入新的思考角度。
三、结论
纵观翻译领域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大半都是围绕着意义与对等进行讨论,雅各布森关于翻译等于译码的主张,为翻译对等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理论在几十年间一直是翻译研究的焦点问题,直至解构学派理论家深入解构了翻译的再现范式,翻译研究才得以跳脱对等论的束缚。
摆脱这一局限后的翻译理论家们认识到,文本意义不是确定且单一的,正因如此,个体对文本的解读都是“误读”,不管这种误读是由阅读者造成的,还是由语言自身的性质或外部环境造成的。这一认识使得翻译学科与更多学科互动融合,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所谓客观且普适的原则正被一一反思并推翻,翻译研究的前景也必将是更加多维,动态且合作的。
参考文献
1. Holmes J 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Translation Studies Section, Department of General Literary Studies,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1975.
2. Jak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J]. On translation, 1959, 3: 30-39.
3.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M]. Brill Archive, 1964: 159.
4. 索绪尔. 普通語言学教程[J].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5. 韦努蒂, 张景华, 白立平, 等. 译者的隐形: 翻译史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