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其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间互助性的学习活动。它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它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它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自然地带有浓厚的情谊色彩。同时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会合作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合作中各抒己见,克服片面,互相启发、评价、激励,有助于思维共振,扩大了学生参与面,弥补了班级制教育下不因材施教的局限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谈一些教学心得与同行切磋:
  一、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
  1.选择规律性强、应用范围较广的定理或公式。对于一些规律性强、涵盖面广、迁移和应用范围大的定理、公式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字母能表示任何数”,这一数学思想可以通过学生在搭建火柴棒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讨论、质疑、反思、协商,最后明确“用字母来表示任何数”的实际意义。
  2.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成,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在合作中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样相对于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变得容易且深刻。例如在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课题——“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而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工协作,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完成了课题作业。
  3.选择开放型问题和解决途径多样化的问题。由于开放题是一些结论开放式、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因知识基础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得到不同的结论。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因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还应以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合作学习小组通常可以由4-6人组成,由1人任组长,小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不仅如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还要对每一位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如每组选出发言员、记录员、材料员等,大家共同合作,人人参与。且人员分工采取定时互换,使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友爱、坦诚相见、平等民主,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使学生既学会合作又增强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
  三、建立完善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合作学习的评价原则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合作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以及等级、打分与评语相结合等。这些评价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互使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一个小结:“你觉得你今天表现好吗?”“在小组里的表现怎么样?”“你今天有没有与其他同学互帮互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评价,小组内同学互相评一评。对于其他小组的评价是:你觉得今天哪一小组的表现最好?哪一小组合作得最好?最后教师可以给予的评价则是:“今天××小组在合作方面表现得最好,××小组在交流方面表现得最好……”体现出各小组各有所长,各有进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
  四、教师积极地组织与参与合作学习
  教师的组织与参与指的是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所谓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交流。师生互动是多元的,互动意味着“互为主观”、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摒弃单向灌输、枯燥说教、强制压服的方式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加大思维强度,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课堂交往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欲望,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期待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迫切地去寻求和探索新知识。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愉悦和谐,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部分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发展他们主动提出问题、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加强方法指导和思维点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踏着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新课改要求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构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从而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对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活动的先导,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是自觉学习的起点,还能使学习的注意力更为专注,同时也是信心、恒心的源泉。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泛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阅读中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少一点强加,多一些自由,不惟“考试”是尊,不惟“形式”是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深化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  阅读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活动,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如果对阅读
期刊
化学有其独有的特色——化学实验的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这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石,是化学理论的支柱,通过化学实验可架起化学现象与化学原理之间的桥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在教学过程怎样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与学生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拓展传统实验  化学是初三的新课,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课,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激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有效的数学情境不一定都是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谜语或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时甚至是一句反问。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有效的不同情境,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实施新课标以来,教学情境创造成了一线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并不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就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才能。同时,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可以导致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相反,不和谐的、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易酿成消极的、沉闷的课堂气氛,甚至一触即发的紧张的心理气氛就弥漫于整个课堂中。新一轮课改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存在着以我为中心的教和学,管理至上尤为严重,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
期刊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迫切的要求,能让课堂焕发真正的生命力,蕴涵着人文交融的和谐氛围。  一、从生活中找到真实的数学生命  对教师而言,数学是一门课程,而对学生来说,数学就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进入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就应该让数学回归生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导入生活化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
期刊
教育教学活动里常常看到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概念的理解似是而非,没有抓住本质等。这是由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特点所决定的。而在概念教学中,形成概念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针对以上两种状况,笔者将对形成概念的教学方法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形成概念的几种发现方法  1.比较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再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
期刊
所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程序。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出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消化,并通过自己对教材的准确解读,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建构。它要求教师有高屋建瓴、把握全局的预见能力。  一、教学设计——要基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论提倡教学要立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