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提取方法的柠檬香茅挥发油成分比较与分析

来源 :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柠檬香茅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对柠檬香茅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对不同方法得到的挥发油得率、性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6%、0.8%、3.0%.其中,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得到71种成分,香叶醇(25.476%)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香茅醇(13.942%)、榄香醇(13.813%)、香茅醛(7.936%);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得到82种成分,香叶醇(25.303%)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香茅醇(13.190%)、榄香醇(7.660%)、香茅醛(7.936%);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得到65种成分,香叶醇(6.706%)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香茅醇(2.900%)、榄香醇(4.131%)、十六酸(2.463%).3种方法提取的柠檬香茅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他文献
建立将牛免疫球蛋白G (bovine immunoglobulin G,bIgG)糖链末端N-羟乙酰神经氨酸酶切并连接人源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的方法,在实现bIgG转化为人源IgG (human IgG,hIgG)的基础上,研究hIgG可结晶(Fc)片段的制备.结果 表明:以170 U/mL神经氨酸酶酶切bIgG (4.0 mg/mL)后,通过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和α-2,6-唾液酸转移酶分别转移半乳糖(galactose,Gal)和Neu
以黑青稞全麦为原料,采用蒸汽热烫联合机械粉碎处理制备黑青稞全麦粉,分析了全麦粉吸水指数、水溶解指数、总酚含量、色度、热特性、糊化特性和体外消化性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蒸汽热烫处理使黑青稞全麦粉吸水指数升高、水溶解指数升高、总酚含量降低、亮度值升高,处理后的粉体糊化焓值整体下降、峰值黏度升高,但过度粉碎又会引起淀粉颗粒和功效成分被破坏,处理后粉体的体外消化率提高.综合评价,蒸汽热烫处理能够改善黑青稞全麦粉溶解性差、不易消化的问题,且结合适度的粉碎措施,能够以较低成本解决青稞营养和适口性不能兼顾的问题.
为改善酸肉的生产工艺,研究商品化酸性蛋白酶对酸肉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质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酸肉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结果 表明,蛋白酶的添加影响了酸肉发酵过程中乳杆菌、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真菌的丰富度,并提高了酸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添加提高了成熟酸肉中醇类、酸类、酯类、酮类和醛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与3-羟基-2-丁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芽孢杆菌属与1-辛烯-3-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评定结果表
为阐明哈密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基因的基本性质及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基于生物信息学对2个哈密瓜DHAR基因(CmDHAR)的基本信息、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域特征、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冷胁迫下的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含量、DHAR活力、DHAR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
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IL-UAE)提取藜麦麸皮中的总皂苷.考察了一系列阳离子组成不同的1-烷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提取得率,并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探究料液比、离子液体浓度和提取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藜麦皂苷得率的影响,对IL-UAE的超声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法提取藜麦麸皮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51 mol/L、料液比1:38、提取时间21 min,在此条件下,总皂苷得率可达14.150%.通过牛津杯实验、抑菌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揭示发酵体系中稀有菌群(rare taxa,RT)和优势菌群(abundant taxa,AT)在总群落(whole taxa,WT)中的作用及影响,可为深入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机制和演替规律提供线索和依据.本研究针对细菌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酱香酒第3轮次堆积发酵过程中AT、RT和条件稀有菌群(conditionally rare taxa,CRT)演替模式对WT生态体系的影响及作用.结果 显示,3个子群在WT中具有不同的演替特征和作用.RT的高水平α多样性表明RT具有维持WT生态稳定性的
为明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添加至热加工肉制品使用的不同抗氧化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抑制肉制品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分别测定8种抗氧化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同时将其添加至热加工肉制品中,研究其对肉制品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羰基含量
目的:探究超声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儿茶素非共价/共价复合物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SPI进行超声处理后,在不同pH值(3.0、7.0、9.0、12.0)下与儿茶素通过非共价/共价结合方式制备复合物,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来验证复合物的形成以及蛋白与多酚结合程度,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酸面团典型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Lpa)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为发酵菌,探讨自然发酵酸面团(对照),3种单一乳酸菌和4种复合乳酸菌Lpa+Lp (1∶1)、Lp+Lf(1∶1)、Lpa+Lf(1∶1)和Lpa+Lp+Lf(1∶1∶1)发酵酸面团中乳酸菌数量和主要有机酸的变化,及其与酵母共发酵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单一菌种发酵
酚类化合物以游离态、酯化态和不溶性结合态存在于植物中,本实验通过超高压预处理紫色西番莲果皮(the peel of Passiflora edulis Sims,PEP),研究超高压预处理后PEP游离态、酯化态和结合态酚类化合物的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的变化,从而确定超高压预处理对PEP抗氧化能力及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超高压处理后,不仅PEP 3种形态多酚的提取率显著提升,其游离态多酚和黄酮含量也明显增加,而酯化态和结合态的多酚含量明显减少.另外,超高压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