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虚化”问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存在的虚化问题是指有些课听着不错,很有新课改的精神,却上得不像语文课,语文学科的特点被弱化,“语文味”被淡化,达不到实际效果。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问一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提升了什么,感到很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虚”
  
  1.目标失落。一是有些教学设计没有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只是一些教学活动的简单连接,将教学内容按惯常的教学程序先后排列,平均使用时间,缺乏重点或目标不突出。二是有的只有预设目标,在教学中死抓此目标不放,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开发课程资源及生成新目标,更无法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的生成,缺乏引导和探究,从而失去了有效教学的机会。
  2.目标割裂。有的教师把“三个维度”的目标看做是相对独立的东西,教案设计不能做到三个维度的综合陈述,造成教学过程的表面化,学习内容杂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生搬硬套,为达到目标而教学,学习质量低下。事实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与教学的深入和学生认识的提升相辅相成的,应当综合表达。
  3.目标设置高而多。设计的目标既脱离文本,也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得到落实,特别是知识性的东西无法自主生成,基础性的东西被忽视。
  
  二、探究“虚”
  
  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误区。
  1 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前分组的重要性,分组随意性大,且组内成员分工不明确,没有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去划分,各组成员搭配上没有充分考虑成绩、兴趣、能力、爱好、性格、性别等差异,甚至课前没有分组,上课时临时性组建。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小组讨论积极,而有的小组悄悄细语,往往分析讨论无果,形不成小组智慧,久而久之,造成部分小组整体性学习热情不高,探究质量下降,小组与小组间差距拉大。使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享信息的优势难以发挥。
  2.探索时间不够用。有的教师让学生讨论探究,却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自学、去发现、去探究、去查资料,匆匆开始,草草结束。只怕完成不了进度,为活动而活动,对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3.小组讨论的内容无深度。学习讨论过程中,由于教师存在不善设计,不深入研究,提不出有价值、学生感兴趣、有探究性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打不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合作学习形式化。
  4.探究内容缺乏严密的设计。有的教学探究中,或者用一系列繁杂问题串联起来,组成课堂简单的问答式教学;或用浅层的甚至是带有暗示性的问题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思考不深入,回答不能张扬个性,学生认识得不到提高,情感得不到发展。这样的探究看似创新,实有教风浮躁,形式花哨之嫌。
  
  三、阅读“虚”
  
  1.拓宽内容过虚,造成本末倒置。课堂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盲目增加课堂容量,引进大量课外内容,不考虑学习需要,虚化文本,影响了文本作为媒介发展学生素质的作用,把课程资源的开发简单地等同于引进课外教材,出现教材为辅、课外为主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文本理解不透不清。课文是语文课本的主体部分,学生就是借助一篇篇课文学习语言。丢开了课文的语文课,便失去了教学的依托与凭借。虽然课外资料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根据需要向课外延伸、拓展也非常有必要,但那毕竟是对课文的补充,不可以本末倒置。
  2.延伸过度,引起教学主次不分。虽然在教学中强调文本的文化内涵、生活积累,注意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生命的关注,但虚化了语言文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语言文字的教学始终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功。既然将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训练内容,就得训练到位,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决不可虚晃一枪、一瞬即逝,否则就虚化了语文能力培养。语文教学绝不能游离课文的语言文字,离开了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其他的一切都只能成为空谈。
  以上所讲,虽不能以偏概全,但确实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落实新课标,在教学中防止出现虚化现象。要抱着负责的心态去教学,决不可短视,走形式求一时之名,当心教学虚化。
  (责任编辑 吕 行)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既是当代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效益的相应提高,这已成为
期刊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特点在于不满足现成的答案和结论,也不按别人已走过的路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探索出多
期刊
在重视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关键。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导入方法要新颖  导入是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关键。由于每节课的课型不同,导入方法应随之新颖多变,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承上启下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欣赏导入法。学生通过欣赏媒体、挂图中的有
当前,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常常是假话、空话、套话满天飞,写文章常常枯燥无味,生搬硬套,没有鲜美之感,究其原因,这与学生肚中无“墨水”、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情感体验、缺乏优美词语的
“同伴影响法”在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变数学教学的刻板、单一教学思维是重要的。本文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同伴影响法”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其能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