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题是新课改地区普遍重视的题型之一。它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社会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突出考查同学们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同学们创新思维。探究题取材广泛,设问灵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依据所探究的问题,分清类别,灵活作答。下面,我们就探究题类型和答题技巧作简要介绍。
一、确定研究课题类
例1 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三(3)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
(2)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解析 第(1)问可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问题分成四个小问题,再各个击破:①是什么?有些中学生穿名牌、用名牌,这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我们应当尊重其选择;②为什么?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③怎么样?中学生穿名牌、用名牌,在正常情况下,对生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即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④怎么办?面对穿名牌、用名牌的这一时尚,学生应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追求和互相攀比,生活消费与国家及家庭收入相适应。第(2)问属于研究课题类,回答时,应围绕中学生消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表述要依据教材知识,言简意赅。研究方法应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适当选择。
答案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名牌产品的消费对生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不应该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
点拨 该题第(2)问以“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为背景设计研究课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目标和模式,题目设计上采用开放式,对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提出建议措施类
回答此类问题:一忌空,抛开教材,缺乏知识底蕴;二忌虚,针对性不强,脱离材料简单照搬教材或老师归纳的观点。三忌乱,逻辑混乱,没有层次;四忌寡,角度单一甚至重复。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解析 本题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提纲,回答的重点是如何“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从倡议书的主题看,“弘扬雷锋精神”,涉及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点,“促进社会文明”,涉及到文化生活中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知识。
答案 (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点拨 回答“建议措施类”题目,一定要审清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明确知识范围、行为主体和问题指向,依据材料信息或知识范围限定寻找知识要点,然后把理论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做到有理有据,切忌天马行空,乱答一通。
三、角色扮演转换类
例3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多年,但近年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食品安全方面应如何履职。
解析 本题属于角色扮演转换类题目,要求同学们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履行职责,设问指向食品安全问题,可依据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结合如何维护食品安全来组织答案。
答案 (1)在自己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积极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市场上食品质量情况,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
(3)就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点拨 角色扮演转换类题目表面上是让同学们参与怎么做某事,实质上仍然是考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因此,要尽可能地找准教材中的理论依据,以教材知识为载体组织答案,千万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1.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招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1. (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小张的观点有道理。
(2)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小王的观点不全面。
(3)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地解决“用工荒”,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
一、确定研究课题类
例1 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三(3)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
(2)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解析 第(1)问可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问题分成四个小问题,再各个击破:①是什么?有些中学生穿名牌、用名牌,这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我们应当尊重其选择;②为什么?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③怎么样?中学生穿名牌、用名牌,在正常情况下,对生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即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④怎么办?面对穿名牌、用名牌的这一时尚,学生应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追求和互相攀比,生活消费与国家及家庭收入相适应。第(2)问属于研究课题类,回答时,应围绕中学生消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表述要依据教材知识,言简意赅。研究方法应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适当选择。
答案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名牌产品的消费对生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不应该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
点拨 该题第(2)问以“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为背景设计研究课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目标和模式,题目设计上采用开放式,对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提出建议措施类
回答此类问题:一忌空,抛开教材,缺乏知识底蕴;二忌虚,针对性不强,脱离材料简单照搬教材或老师归纳的观点。三忌乱,逻辑混乱,没有层次;四忌寡,角度单一甚至重复。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解析 本题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提纲,回答的重点是如何“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从倡议书的主题看,“弘扬雷锋精神”,涉及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点,“促进社会文明”,涉及到文化生活中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知识。
答案 (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点拨 回答“建议措施类”题目,一定要审清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明确知识范围、行为主体和问题指向,依据材料信息或知识范围限定寻找知识要点,然后把理论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做到有理有据,切忌天马行空,乱答一通。
三、角色扮演转换类
例3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多年,但近年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食品安全方面应如何履职。
解析 本题属于角色扮演转换类题目,要求同学们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履行职责,设问指向食品安全问题,可依据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结合如何维护食品安全来组织答案。
答案 (1)在自己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积极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市场上食品质量情况,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
(3)就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点拨 角色扮演转换类题目表面上是让同学们参与怎么做某事,实质上仍然是考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因此,要尽可能地找准教材中的理论依据,以教材知识为载体组织答案,千万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1.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招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1. (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小张的观点有道理。
(2)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小王的观点不全面。
(3)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地解决“用工荒”,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