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法家、儒家、道家等思想,蕴涵许多哲学思想与道理,对学校管理有莫大的指导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传统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与运用。
一、 快速实效的管理模式——法家管理
1.重“势”派慎到
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
“势”就是权力、力量、势力,事物的情况或趋向。慎到提倡重“势”。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会听从。对学校管理而言,校长的“势”来自校长职业本身的威信与职权。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具有人事、财产、决策、表彰等权力,是其管理好学校的基础,但是这“势”有多大多强,取决于“下”、“众”支持的多少。慎到提出国君由百姓供养,其权力是百姓授予的,而非天子自己取得。因此,国君、天子为国家、为民众是当然的义务。那么,校长管理学校就不能为一己之私利,而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这样“势”才会大,才会强。校长要做好“势”的工作,利用职权树立好个人威信,进行班子队伍建设,建立管理体系,灵活运用“用势”、“造势”、“借势”、“蓄势”、“化势”等技巧 ,自主地行使管理主权。
2.重“法”派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
商鞅重“法”。法的主要内容是严刑厚赏,“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根据商子的理论,学校制度是治理学校的最高准则,参照现代的“人性化”,校长也可以民主地制定出完整、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并加强监督执行与考评,对于那些触犯制度的人,将严厉处罚,做到“法必明,令必行”。
3.重“术”的法家代表申不害
申不害,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京县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术”著称于世。他在韩为相15年,使韩国走向国富兵强。
申不害认为,“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开的,是臣民的行动准则,而“术”却是隐藏在君主心中,专门对付大臣的。对学校管理而言,术是手段,是校长实施管理的智慧和技巧。校长应通过“术”,了解下属的思想品质,做到知人善任,使权力相互制衡与监督。
4.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也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著名的政论家。代表作《韩非子》一书,共有55篇文章,10万余言,它是秦始皇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基础。韩非子综合了三派的长处,明道、抱法、优术,取势。校长要利用其职位权力之“势”,依靠规章制度之“法”,施展智慧技巧之“术”,推行学校大治之“道”。
二、尊重人性的管理模式——儒家管理
1.以德治校的管理观
以德治校的管理观,就是管理者以身作则,有德,再将德推广的管理模式。校长要与广大教师学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强调身正令行,强调校长的人格魅力。儒家经典写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推行德治,天下无不心服而归顺。倚仗势力来使人服从,广大教师、学生不会心悦诚服,只有用高尚的人格,才能感化教师学生的心灵。俗语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长对学校的感染与辐射作用。校长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校的成败,没有高素质的校长,就难以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的苏霍姆林斯基等名校长均把他们的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校长,一定要具备一心为学校谋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精神,一定要把自己修炼成为道德行为的典范、学术知识的权威。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管理者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着想,把学生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要帮助学生成就学业。校长必须明确认识,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对学生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才能建立起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就是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校长要想方设法,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学习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以和为贵的目标观
“和”是一种管理的结果和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和协调的努力。它是指做任何事情都应恰如其分, 反对“过”与“不及”,即要采取宽猛相济,严守原则加灵活的管理方式;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要和谐相处,即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与和谐的环境;还指每一种事物不仅要各安其位,而且其中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还要互相协调,达成统一,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儒家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即组织内部的团结、和睦。从管理的角度看,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学校中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这个学校的巨大力量所在。如果一个学校内部不团结,领导与教师之间互不合作,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组织涣散,那么这个学校是绝对失败的。
三、轻松成熟的管理模式——道家管理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自然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在管理上就是管理活动的规律。无为并非不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规律的勉强作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管理理论核心。按老子的思想,管理者可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以“道”行事;第二层次——用“德”行事;第三层次——依“法”行事;最低层次——按“欲”行事。
最高层次的管理者以“道”办事,他虽实施了管理,却使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个层次的管理者用“德”办事,他不谋私利,一心为学校考虑,教会学生文化,促进教师成长,大家爱戴他;第三个层次的管理者依“法”行事,大家畏惧他,但并不真心拥护他;第四个层次的管理者按“欲”行事,他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想管,又什么都管不好,大家痛恨他。
在道家看来,高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坚守“无为”的原则,只有无为,鼓励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治理学校才不会遭受失败;只有不固执己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治理学校才不会蒙受损失。无为而治是一种抓大放小的管理策略。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教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校长做教师做不了的事情,校长勤快,教师就会依赖。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
学校管理是要看管理者的策略与技巧的,是要看管理者的素质与水平的。它是一项艺术,管理者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使之妙趣横生。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 快速实效的管理模式——法家管理
1.重“势”派慎到
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
“势”就是权力、力量、势力,事物的情况或趋向。慎到提倡重“势”。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会听从。对学校管理而言,校长的“势”来自校长职业本身的威信与职权。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具有人事、财产、决策、表彰等权力,是其管理好学校的基础,但是这“势”有多大多强,取决于“下”、“众”支持的多少。慎到提出国君由百姓供养,其权力是百姓授予的,而非天子自己取得。因此,国君、天子为国家、为民众是当然的义务。那么,校长管理学校就不能为一己之私利,而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这样“势”才会大,才会强。校长要做好“势”的工作,利用职权树立好个人威信,进行班子队伍建设,建立管理体系,灵活运用“用势”、“造势”、“借势”、“蓄势”、“化势”等技巧 ,自主地行使管理主权。
2.重“法”派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
商鞅重“法”。法的主要内容是严刑厚赏,“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根据商子的理论,学校制度是治理学校的最高准则,参照现代的“人性化”,校长也可以民主地制定出完整、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并加强监督执行与考评,对于那些触犯制度的人,将严厉处罚,做到“法必明,令必行”。
3.重“术”的法家代表申不害
申不害,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京县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术”著称于世。他在韩为相15年,使韩国走向国富兵强。
申不害认为,“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开的,是臣民的行动准则,而“术”却是隐藏在君主心中,专门对付大臣的。对学校管理而言,术是手段,是校长实施管理的智慧和技巧。校长应通过“术”,了解下属的思想品质,做到知人善任,使权力相互制衡与监督。
4.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也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著名的政论家。代表作《韩非子》一书,共有55篇文章,10万余言,它是秦始皇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基础。韩非子综合了三派的长处,明道、抱法、优术,取势。校长要利用其职位权力之“势”,依靠规章制度之“法”,施展智慧技巧之“术”,推行学校大治之“道”。
二、尊重人性的管理模式——儒家管理
1.以德治校的管理观
以德治校的管理观,就是管理者以身作则,有德,再将德推广的管理模式。校长要与广大教师学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强调身正令行,强调校长的人格魅力。儒家经典写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推行德治,天下无不心服而归顺。倚仗势力来使人服从,广大教师、学生不会心悦诚服,只有用高尚的人格,才能感化教师学生的心灵。俗语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长对学校的感染与辐射作用。校长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校的成败,没有高素质的校长,就难以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的苏霍姆林斯基等名校长均把他们的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校长,一定要具备一心为学校谋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精神,一定要把自己修炼成为道德行为的典范、学术知识的权威。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管理者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着想,把学生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要帮助学生成就学业。校长必须明确认识,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对学生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才能建立起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就是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校长要想方设法,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学习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最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以和为贵的目标观
“和”是一种管理的结果和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和协调的努力。它是指做任何事情都应恰如其分, 反对“过”与“不及”,即要采取宽猛相济,严守原则加灵活的管理方式;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要和谐相处,即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与和谐的环境;还指每一种事物不仅要各安其位,而且其中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还要互相协调,达成统一,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儒家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即组织内部的团结、和睦。从管理的角度看,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学校中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这个学校的巨大力量所在。如果一个学校内部不团结,领导与教师之间互不合作,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组织涣散,那么这个学校是绝对失败的。
三、轻松成熟的管理模式——道家管理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自然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在管理上就是管理活动的规律。无为并非不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规律的勉强作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管理理论核心。按老子的思想,管理者可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以“道”行事;第二层次——用“德”行事;第三层次——依“法”行事;最低层次——按“欲”行事。
最高层次的管理者以“道”办事,他虽实施了管理,却使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个层次的管理者用“德”办事,他不谋私利,一心为学校考虑,教会学生文化,促进教师成长,大家爱戴他;第三个层次的管理者依“法”行事,大家畏惧他,但并不真心拥护他;第四个层次的管理者按“欲”行事,他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想管,又什么都管不好,大家痛恨他。
在道家看来,高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坚守“无为”的原则,只有无为,鼓励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治理学校才不会遭受失败;只有不固执己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治理学校才不会蒙受损失。无为而治是一种抓大放小的管理策略。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教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校长做教师做不了的事情,校长勤快,教师就会依赖。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
学校管理是要看管理者的策略与技巧的,是要看管理者的素质与水平的。它是一项艺术,管理者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使之妙趣横生。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