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以后,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打开人教版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如何让学生喜爱数学这门学科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一、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如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扇窗户、几盏日光灯……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如数一数校园里有多少棵树、多少种花、多少间教室……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产生兴趣。
二、着力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和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故事、游戏……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四只猫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并且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解决了数学问题,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再如在上“认识物体”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着力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我就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 6=8(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地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 4=8”。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 4=8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星”。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次拿出一道题时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掘的。
四、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
如同学们把书分成了故事书、连环画、科技书等种类;把从超市买的东西分成了副食、饮料、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种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并且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
五、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刚入学的新生是充满灵气并且富于幻想的,他们的思维受到的束缚是最小的,这时也是培养他们创造性脑力劳动习惯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争辩,大胆探索的习惯,使学生更富有创新精神,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亲切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去怀疑,不盲从教师和教材;允许在课堂中插话,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还要允许失败。经常的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创造想象,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努力让学生形成创新的习惯。
以上只是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上的一些简单做法,但正是我持之以恒的这样做,使很多学生爱上了数学,迷上了数学,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如何让学生喜爱数学这门学科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一、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如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扇窗户、几盏日光灯……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如数一数校园里有多少棵树、多少种花、多少间教室……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产生兴趣。
二、着力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和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故事、游戏……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四只猫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并且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解决了数学问题,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再如在上“认识物体”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着力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我就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 6=8(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地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 4=8”。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 4=8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星”。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次拿出一道题时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掘的。
四、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
如同学们把书分成了故事书、连环画、科技书等种类;把从超市买的东西分成了副食、饮料、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种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并且把数学真正融入现实生活。
五、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刚入学的新生是充满灵气并且富于幻想的,他们的思维受到的束缚是最小的,这时也是培养他们创造性脑力劳动习惯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争辩,大胆探索的习惯,使学生更富有创新精神,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亲切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去怀疑,不盲从教师和教材;允许在课堂中插话,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还要允许失败。经常的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创造想象,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努力让学生形成创新的习惯。
以上只是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上的一些简单做法,但正是我持之以恒的这样做,使很多学生爱上了数学,迷上了数学,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