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高校的外语教学而言,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磨蚀对于反思目前的语言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意义,它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和语言学家。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尽量帮助在校大学生学习科学的语言知识技能习得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外语能力,为终身学习制提供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英语教学;语言磨蚀;指引
语言磨蚀的实际含义,运用通俗的语言来阐释即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非母语类语言的学习,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工作、生活、科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是由于长时间未使用第二语言或是短时间内停止使用该语言而诱发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减退,消弱或是衰退的语言磨蚀现象。但是,该现象并不是归属于病理学的范畴,并不代表永久性的语言能力丧失,语言磨蚀只是说明受蚀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下降,许多学者认为,语言磨蚀的现象仅仅是一种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消极方面,并不需要投入太大的精力来研究其本质原因。在中国,英语教育的地位一直都保持着领先,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一直延续到高中结束,十余年的时间,无论是时间还是人力的投入都是非常高的,但是英语教学带来的成效却非常有限,甚至是非常的不理想,“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的逆过程就是语言的磨蚀现象。但是,如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这个现象,语言磨蚀理论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一、语言磨蚀的受蚀因素分析
1.受蚀时间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学生受课程安排的影响,学习时间一般分为两类,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自主学习时间。经研究、测试得出结论,外语学习者语言的磨蚀程度有着类似的磨蚀,符合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在学习中期阶段所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很容易因为时间而流失。受蚀时间是外语磨蚀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正式学习结束之后,如果不处于外语使用环境中,随着外语接触的减少或停止,即可认为进入外语的磨蚀阶段。有语言学家在1984年的一次外语词汇模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第一年没有任何磨蚀,停用第二年后,大约有15%的词汇磨蚀。因此,课堂之外的时间应该全面安排如何复习英语词汇学习,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有效的维护下来。
2.磨蚀前外语水平 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外语磨蚀的关键性因素。1932年,语言学家Kennedy就发现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语蚀最明显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之后发现: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根据不同的外语水平而大相径庭,总体看来。磨蚀前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或是速度明显呈反比,不同等级的外语水平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力度也不一样,其间存在一条分界线。对于大部分的高效而言,国家公共外语四级考试是常用的参考测试,目前,没有办法界定英语四级难度并非是语言磨蚀的关键阀值,换言之,即使通过了英语四级也并不代表语言水平已经进入了抗磨蚀阶段。但是,能通过该项测试者肯定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外语磨蚀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起太大的作用。
3.与受蚀语的接触 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和时间对学习者日后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期间,受蚀者与受蚀语的接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状态,另一种是人工干预状态。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研究与受蚀语的接触对外语磨蚀的影响主要基于理论指导。这些人工干预有的来自政府政策,在学习的过程设定学习目标,定期通过参加标准的英语测试来检测自身的学习状况,也是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
4.年龄 关于年龄对外语磨蚀的作用,许多语言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年幼的学习者比年长的学习者外语磨蚀速度更快。外语习得方式,如外语课堂的教学方式,侧重点和强度对外语学习者的外语磨蚀均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情感因素同样是影响外语磨蚀的间接原因之一。对于外语学习的动机,年长者比年幼者更有推动力,已经成年的高年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更强烈。
5.读写能力 有关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的影响,语言学家分别使用三种语言进行实验,三年的教学过程之后,她发现被试者的目的语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来自于学习方法,他们掌握的有些文字甚至可以保持40多年之久。很多学生抱怨,读写学习的压力过大,操作起来比较反复,学习过程枯燥,缺乏趣味性,容易降低学习的效率。事实上,读写能力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起初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学习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是特别抗磨蚀。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对于语言学习,与其每天都在需找捷径,不如,换一个角度,踏实的操练语言的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提升。
二、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正在积极的变革之中,传统的大班课堂教学模式正在被O2O形式所取代,多课型教学等新的模式取代。但是教师在更多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材料的输入,如听力,阅读等技能。外语习得的大量研究表明,没有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硬性输入是很难感知到语言使用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教学方式的革新方面,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备课,为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学习情感的调度,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做出调整来提高学生的抗磨蚀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
[2]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3]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1).
[4]李艳红.外语词汇磨蚀的语言学表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4(3).
[5]欧阳德芳.江银凤.黄叶青.从语言磨蚀看外语学习[J].考试周刊2007(44)
关键词:高等教育;英语教学;语言磨蚀;指引
语言磨蚀的实际含义,运用通俗的语言来阐释即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非母语类语言的学习,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工作、生活、科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是由于长时间未使用第二语言或是短时间内停止使用该语言而诱发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减退,消弱或是衰退的语言磨蚀现象。但是,该现象并不是归属于病理学的范畴,并不代表永久性的语言能力丧失,语言磨蚀只是说明受蚀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下降,许多学者认为,语言磨蚀的现象仅仅是一种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消极方面,并不需要投入太大的精力来研究其本质原因。在中国,英语教育的地位一直都保持着领先,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一直延续到高中结束,十余年的时间,无论是时间还是人力的投入都是非常高的,但是英语教学带来的成效却非常有限,甚至是非常的不理想,“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是二语习得的逆过程就是语言的磨蚀现象。但是,如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这个现象,语言磨蚀理论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一、语言磨蚀的受蚀因素分析
1.受蚀时间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学生受课程安排的影响,学习时间一般分为两类,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自主学习时间。经研究、测试得出结论,外语学习者语言的磨蚀程度有着类似的磨蚀,符合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在学习中期阶段所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很容易因为时间而流失。受蚀时间是外语磨蚀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正式学习结束之后,如果不处于外语使用环境中,随着外语接触的减少或停止,即可认为进入外语的磨蚀阶段。有语言学家在1984年的一次外语词汇模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第一年没有任何磨蚀,停用第二年后,大约有15%的词汇磨蚀。因此,课堂之外的时间应该全面安排如何复习英语词汇学习,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有效的维护下来。
2.磨蚀前外语水平 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外语磨蚀的关键性因素。1932年,语言学家Kennedy就发现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语蚀最明显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之后发现: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根据不同的外语水平而大相径庭,总体看来。磨蚀前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或是速度明显呈反比,不同等级的外语水平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力度也不一样,其间存在一条分界线。对于大部分的高效而言,国家公共外语四级考试是常用的参考测试,目前,没有办法界定英语四级难度并非是语言磨蚀的关键阀值,换言之,即使通过了英语四级也并不代表语言水平已经进入了抗磨蚀阶段。但是,能通过该项测试者肯定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外语磨蚀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起太大的作用。
3.与受蚀语的接触 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和时间对学习者日后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期间,受蚀者与受蚀语的接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状态,另一种是人工干预状态。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研究与受蚀语的接触对外语磨蚀的影响主要基于理论指导。这些人工干预有的来自政府政策,在学习的过程设定学习目标,定期通过参加标准的英语测试来检测自身的学习状况,也是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
4.年龄 关于年龄对外语磨蚀的作用,许多语言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年幼的学习者比年长的学习者外语磨蚀速度更快。外语习得方式,如外语课堂的教学方式,侧重点和强度对外语学习者的外语磨蚀均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情感因素同样是影响外语磨蚀的间接原因之一。对于外语学习的动机,年长者比年幼者更有推动力,已经成年的高年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更强烈。
5.读写能力 有关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的影响,语言学家分别使用三种语言进行实验,三年的教学过程之后,她发现被试者的目的语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来自于学习方法,他们掌握的有些文字甚至可以保持40多年之久。很多学生抱怨,读写学习的压力过大,操作起来比较反复,学习过程枯燥,缺乏趣味性,容易降低学习的效率。事实上,读写能力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起初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学习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是特别抗磨蚀。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对于语言学习,与其每天都在需找捷径,不如,换一个角度,踏实的操练语言的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提升。
二、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正在积极的变革之中,传统的大班课堂教学模式正在被O2O形式所取代,多课型教学等新的模式取代。但是教师在更多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材料的输入,如听力,阅读等技能。外语习得的大量研究表明,没有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硬性输入是很难感知到语言使用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教学方式的革新方面,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备课,为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学习情感的调度,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做出调整来提高学生的抗磨蚀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
[2]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3]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1).
[4]李艳红.外语词汇磨蚀的语言学表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4(3).
[5]欧阳德芳.江银凤.黄叶青.从语言磨蚀看外语学习[J].考试周刊2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