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作用及方法。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数学教学 渗透方法
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要得到进步和发展。
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则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若学习失败,则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若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则感到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有益。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而应以渗透为主。所以,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数学教学的本身需要,我觉得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
1.加强数学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数学老师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行为表率作用。面对学生,要有饱满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形象,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自身魅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就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鼓励后,就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奖赏,行为可能被铭记,而惩罚并不能拒绝行为。因此,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妄下断语的行为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能从每个学生的身上发现闪光点,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每个学生正确回答完毕后给予肯定,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不吝惜对他们的鼓舞与欣赏,这对于塑造学生的性格十分有必要。
2.深刻挖掘教材,渗透情感教育。
数学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时代的进步,是与时俱进,传播文明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深刻挖掘其内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数学知识之间是具有丰富联系的,在强调内部联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恰当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市场营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现代时尚等方面的问题为背景,内容涉及理化生、政史地等各个学科,加强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形象动态情境、质疑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情感得到发展。
3.倡导建构型学习,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沟通。
建构型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驾驭课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学会包容,而这也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不同结果的问题等,要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每个人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吸取营养,同时充分自由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同意见提出争议。既努力使别人赞同自己的看法,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是认知的交换、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个性的发展的需要。
4.创造全新的评价实践,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人性化的、动态的、发展的评价理念。由于传统教学和考试的影响,教学评价成了目前制约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机动地改进自己的评价模式,多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又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在评价中引起高度的重视。
学生是阳光下的一朵朵美丽的花,他们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更需要我们用心地浇灌。随着课改的实施,情感教育已经慢慢发展起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让数学课堂变得和谐而生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进而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建议.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数学教学 渗透方法
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要得到进步和发展。
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则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若学习失败,则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若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则感到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有益。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而应以渗透为主。所以,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数学教学的本身需要,我觉得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
1.加强数学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数学老师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行为表率作用。面对学生,要有饱满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形象,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自身魅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就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鼓励后,就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奖赏,行为可能被铭记,而惩罚并不能拒绝行为。因此,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妄下断语的行为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能从每个学生的身上发现闪光点,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每个学生正确回答完毕后给予肯定,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不吝惜对他们的鼓舞与欣赏,这对于塑造学生的性格十分有必要。
2.深刻挖掘教材,渗透情感教育。
数学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时代的进步,是与时俱进,传播文明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深刻挖掘其内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数学知识之间是具有丰富联系的,在强调内部联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恰当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市场营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现代时尚等方面的问题为背景,内容涉及理化生、政史地等各个学科,加强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形象动态情境、质疑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情感得到发展。
3.倡导建构型学习,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沟通。
建构型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驾驭课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学会包容,而这也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不同结果的问题等,要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每个人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吸取营养,同时充分自由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同意见提出争议。既努力使别人赞同自己的看法,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是认知的交换、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个性的发展的需要。
4.创造全新的评价实践,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人性化的、动态的、发展的评价理念。由于传统教学和考试的影响,教学评价成了目前制约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机动地改进自己的评价模式,多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又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在评价中引起高度的重视。
学生是阳光下的一朵朵美丽的花,他们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更需要我们用心地浇灌。随着课改的实施,情感教育已经慢慢发展起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让数学课堂变得和谐而生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进而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