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评《国家文化安全治理》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i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安全是一种非传统安全要素,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等共同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国家文化安全治理》一书以全球为视角,有高度、有深度地探索了国家文化政策和文化安全治理问题,为高校国家文化教育的安全发展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参照.
其他文献
竹笛是被社会大众所广泛认知并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随着竹笛艺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竹笛艺术的魅力,并参与到竹笛艺术的学习中.我国不少从事民族音乐艺术研究的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竹笛艺术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期刊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良好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被现代高校体育继承了下来,诸如太极拳、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散打、套路和机械等一些优秀的传统武术体育教学内容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和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因而受到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和喜爱.
期刊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视觉传达教学带来较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学中的板书逐渐被新媒体设备的功能所替代,且可以更精确地传递书本上的知识点,丰富教学内容,将知识从抽象变得更加形象,易于学生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针对知识点加以消化吸收.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使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逐步成长为实用型人才.运用新媒体技术是提高视觉传达教学质量的可行性较高的方式.
期刊
琴修德,棋开智,书练体,画蕴美.其中,审美教育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由郭喜安著作的《审美教育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一书主要阐述了审美教育与高校美术教育的概念,审美教育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创新等一系列内容.
期刊
高校实验室的功能不断增强,类型与层次不断丰富,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新工科建设给高校实验室师资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当前高校实验室师资队伍面临的问题有:师资结构复杂,高学历内卷与低职称佛系并存;实验室教师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待遇相对下降;实验师资的知识构成较固化,在职培训与提升困难.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实验室师资建设要树立复合型人才理念、专业化人才理念、多样化人才理念,在管理体制上要降低管理重心、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和完善师资结构.
以最新进入全球四大排行榜前100的55所院校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样本,从在校生人数、学位授予数、本研比、学位授予比例等方面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生规模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在校生总人数、本科生人数、研究生人数、各学位授予数方面离散程度较大,校际差异较大;从国别比较来看,不同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规模与结构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并不是学生规模越大、研究生占比越大、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数越多的大学排名就越靠前.“双一流”的驱动下,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应避免学生规模过度扩张与内涵式发展的冲突,其研究生教育应注
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使受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精准资助是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其本质是满足高校多元资助育人的需要.高校多元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强调了资助育人工作参与主体的多元、涉及维度的多元及开展途径的多元化,强调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精准帮扶,.
人工智能为大学生事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方法.技术理路上的契合性是人工智能赋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依据,而实现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需要数字技术与学生事务的深度融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以构建优质数据库平台为依托、以打造人机协同的专业团队为助力、以搭建专业知识图谱为重点,并将三种智能形态嵌入学生事务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文化学科是伴随着现代艺术学的兴起而得以确立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从文化学视角研究艺术现象.对比研究和梳理中西方艺术文化思潮,揭示艺术文化发展规律,可以为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背景.艺术文化是人的自由生命象征系统,艺术文化常青的生命力来源于生命、象征和符号的有机融合.
期刊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出民族工作应正确把握的“四个关系”,借助“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可以凝练出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辩证关系,即意识形态层面的“国家核心意识与地方精英意识”,意识生态层面的“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中华文化的现代性”以及意识心态层面的“为建设家乡求学和为逃离乡土读书”.在思考“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正确关系导向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民族工作普适性和民族教育指向性的实施原则:树立统领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发挥同质性的实体建设功能;培育互补性的文化生态观念,凝聚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