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带进数学课堂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可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每建立一面积单位的表象,我都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如:一平方厘米,学生会说“大姆指甲盖”、“纽扣”等。有个学生说“门牙”,这时我拿起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了比,并说:“长这么大的两颗门牙,漂亮吗?”学生们立即哄堂大笑。从笑声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此时,数学学习已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标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争论,激发创新情感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展开争论。一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既然除数不能是零,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后项可以是零,我是体育迷,在电视上看到记分牌上有2:0的。”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大家积极地进行讨论……
  总之,孩子是纯真的,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充满活力,教师就要用爱心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意见各异的一项教学。为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来  语文课上,一般要求学生记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抓住老师讲的“新”知识、“新”内容,记清记全,而对那些以前记过的,可以写上见何处就可以了。二是要集中精力记好自己所“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漏。三是要记好那些“实用”的内容,如自己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欢声笑语中增长知识,教师必须不断地摸索语言艺术。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讲求语言艺术,使课堂更具活力呢?    一、适度地使用幽默语言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的第一助手是风趣幽默。”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刨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氛围,可以带来笑声和笑声之后的思考。
期刊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意见各异的一项教学。为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来消除小学生习作中“开头难”、“看之无物”、“言之无语”的恐惧感。    一、以“说”开路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每次作文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趣的小事,然后读一篇就此写的范文,让学生们意识
期刊
作业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小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特长,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设计开放性作业,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教育系统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为目的。  1、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  2、根据学生特长,设计有特色作业;  3、根据学生生活,设计体验
期刊
语文学科是最善于塑造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科中一个新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的人格修养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而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应是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环节。  一个人如果具有了感恩之心,那么他就有了旺盛的生命之源、和谐的自然元素,内心的从容和淡定与外表的彬彬有礼、谦和的君子之风就有了统一的归宿。  在语文课文中的经典名篇里,要追寻名人的历史踪迹,走进历史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由此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巨大。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课改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科学和系统的单元、课时教学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来落实。因此,我们不能只象征性地在传统教学套路的首尾添加“出示目标”和“达标检测”两个环节,就美其名曰“目标教学”,而从根本上忽略了目标教学指向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等精神实质,使课堂教学仍停滞在方法陈旧、随意性大、“满堂灌”的高耗低效状态。 因此,优化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流程,使其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出目标教
期刊
语文教学在过去、现在乃至今后,在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语文教学中尤以听、说、读、写几种能力的培养为重中之重。那么,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这几种能力呢?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发表一下拙见:    一、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    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耳边响起的就是本国语言。但在人们日常交往中,日常生活中很多口语其实并不十分规范,尤其是受方言的影响,有些语言甚至是比较粗糙和庸俗的。如果不经过有
期刊
创新教育是一个动态系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人才学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为创造发明打基础、做准备的教育;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培养、训练人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简而言之,创新教育就是从不同角度开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教育必须改革,把
期刊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人们熟知的道理。它具有一定应用的广泛性,同样也适用于写作教学。其基本作法如下:  一、兴趣激发式  所谓兴趣激发式,即教师用自己对写作的浓厚的兴趣,来引发、提高、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这里面包括教师的人文思想、写作态度、行为、习惯、方法以及写作成果等等。教师把这方方面面的经历不失时机地在作文教学中加以渗透,以此寻求作文教学中最佳的教育效果。有人把这种施教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