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的名称、性质、目的均发生了变化。因此体育课必须改变育人观,尤其是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养成教育不容忽视。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要根据体育课的结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实现小学体育课的“育德”功能。
关键词:体育课;育德;不容忽视
传统的体育就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們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机体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课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现行体育课程改成了“体育与健康”,给学校体育赋予了双重责任——通过体育课程教育,既育壮实的肌体,更追求实质的健康。因此体育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1]“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了健康第一,没有健康的体质,就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更好地服务人民。
健康包含了两个含义,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实在的,动态的,学生不需要过多时间,只要通过一系列理论教育和体育活动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心理健康是潜在的,漫长的,学生易于反弹,因为心理健康包括了个体的行为、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让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一、根据体育课结构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
(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常规做起。课堂常规既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章守纪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二)品德教育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体育的教学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中长跑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拔河需要大家的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三)在教学方法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一)善于传情达意。即用肢体语言、神态语言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二)让学生实践中体验,在实践磨炼意志。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三)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激励竞争促进学生品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四)言传身教,以情动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心态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因此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使学生道德品质逐步形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真正获得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出自2016《体育课程最新标准》.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化教育改深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作者单位:剑阁县汉阳小学校)
关键词:体育课;育德;不容忽视
传统的体育就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們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机体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课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现行体育课程改成了“体育与健康”,给学校体育赋予了双重责任——通过体育课程教育,既育壮实的肌体,更追求实质的健康。因此体育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1]“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了健康第一,没有健康的体质,就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更好地服务人民。
健康包含了两个含义,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实在的,动态的,学生不需要过多时间,只要通过一系列理论教育和体育活动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心理健康是潜在的,漫长的,学生易于反弹,因为心理健康包括了个体的行为、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让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一、根据体育课结构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
(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常规做起。课堂常规既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章守纪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二)品德教育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体育的教学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中长跑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拔河需要大家的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三)在教学方法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一)善于传情达意。即用肢体语言、神态语言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二)让学生实践中体验,在实践磨炼意志。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三)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激励竞争促进学生品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四)言传身教,以情动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心态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因此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使学生道德品质逐步形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真正获得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出自2016《体育课程最新标准》.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化教育改深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作者单位:剑阁县汉阳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