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充分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载体,让学生明确知识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于普通记时法容易产生差错的情况下,就必须采用24时的表示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一家双休日去公园秋游,他们早上6:00从家中出发,晚上8:00返回,如果他们在路上花去30分钟,小明一家在公园一共玩了几小时?”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如果用返回的时刻减去出发的时刻,那么结果是“他们一共玩了1小时30分”,这个答案显然是不对的。教师接着提问:“问题出在哪儿呢?”由此,就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用新方法科学计时的思维动机。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自然会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
二、优化知识体系,理清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关联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让他们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思维脉络清晰化。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思维发展的层次,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解决问题就会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会杂乱无序,教学也就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平均分入手,把握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即把一个数量平均分就是按照1 : 1的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引入按比例分配,为学生扫清认知上的障碍。
当然,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论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起点出发,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逻辑化。
同样,抓住思维的转折点,也是理清思维脉络的关键所在。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师应适时疏导和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学生在解决“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服装,徒弟计划加工服装的套数是师傅的 ,实际徒弟比原计划多加工了35套,正好是师傅加工服装套数的 ,这批服装一共有多少套?”这一问题时,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 和 这两个分率,它们都是以师傅加工的服装套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了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徒弟加工的服装套数是师傅的 ,这说明师徒计划加工服装的套数是几比几?正好是师傅加工服装套数的 ,说明师徒实际加工服装套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师傅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套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城西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载体,让学生明确知识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于普通记时法容易产生差错的情况下,就必须采用24时的表示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一家双休日去公园秋游,他们早上6:00从家中出发,晚上8:00返回,如果他们在路上花去30分钟,小明一家在公园一共玩了几小时?”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如果用返回的时刻减去出发的时刻,那么结果是“他们一共玩了1小时30分”,这个答案显然是不对的。教师接着提问:“问题出在哪儿呢?”由此,就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用新方法科学计时的思维动机。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自然会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
二、优化知识体系,理清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关联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让他们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思维脉络清晰化。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思维发展的层次,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解决问题就会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会杂乱无序,教学也就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平均分入手,把握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即把一个数量平均分就是按照1 : 1的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引入按比例分配,为学生扫清认知上的障碍。
当然,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论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起点出发,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逻辑化。
同样,抓住思维的转折点,也是理清思维脉络的关键所在。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师应适时疏导和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学生在解决“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服装,徒弟计划加工服装的套数是师傅的 ,实际徒弟比原计划多加工了35套,正好是师傅加工服装套数的 ,这批服装一共有多少套?”这一问题时,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 和 这两个分率,它们都是以师傅加工的服装套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了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徒弟加工的服装套数是师傅的 ,这说明师徒计划加工服装的套数是几比几?正好是师傅加工服装套数的 ,说明师徒实际加工服装套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师傅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套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城西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