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学院高度重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采取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师生收听收看党的十八大报告,及时将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办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科学谋划、准确定位,发展思路清晰明了
昆明学院对照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发展要求,联系自身实际,确立了建设“全国同类高校领先、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以“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基本规格,区别于高职院校和传统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强化本科学业标准的同时,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充分发挥文理基础学科和教师教育优势,积极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国家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坚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设置相关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本科专业数量,增设研究生专业,在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步推进,积极提升基础研究水平,重点发展面向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研究,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和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服务。
二、突出地方性优化专业布局,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依据办学定位,紧密结合昆明市、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适时调整,遴选建设,突出特色,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一大批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其中交通运输、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在省内乃至西南地区尚属领先;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园艺和护理学专业具有差别化竞争特色,逐步形成与地方产业布局相适应的本科专业布局。建立起教学院(系、部)申报、业内专家参与论证、教学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决定的新专业动态设置机制。在加强改造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经济、旅游、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传统专业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十大产业规划”和昆明市“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急需紧缺人才的需要,积极培育和增设一批与光电子、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石油化工、物联网、生物技术、都市农业、旅游餐饮文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专业。
三、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旅游、水利水电、农林、化工、医护等新兴行业所需的相关专业并加快建设。会同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研究、科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专业教学内容。先后与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十四冶建筑集团、云白药集团、晨农集团等建立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机制,成为学校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示范。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构建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和通识教育理论课、素质教育理论课、专业教育理论课、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六大模块平台。逐步形成了对低年级学生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强调“强能力、熟技能”的专业教育。依据应用型人才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类实践实训课程的学分及学时作出最低底线要求;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立了48个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和11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场所;加大专业实践实训力度,初步构建了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专业能力训练体系,使能力训练层次化、课程化、系列化、标准化、经常化、竞赛化、全员化。突出师范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特色,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师资和师范毕业生就业需求,在师范类专业中积极探索“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开辟了一个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新领域。
四、突出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遵循办学和教学规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干部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依法治校,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建立了规范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集体议决学校重大事宜的议事决策机制;推进教授治学,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专门组织,促进学术事务民主管理。落实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教学质量建设。建立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集体议决教学工作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联系教学院(系、部)工作制度、学期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院(系、部)行政领导责任制度等制度,确保教学中心落到实处;坚持优先安排教学专项经费,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以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联动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把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目前获得批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达到95项。先后制定了五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构建高效共享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建立了校、院(系、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五、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成果丰硕
依托四个高层次研究平台,建立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合作机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体现“有为有位”。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生均拨款标准位居省内高校前列。与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晨农集团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实质性推进与红云红河集团、十四冶建筑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南天集团、圣火药业、昆钢重装、昆明经开区及西南林业大学学院等企业和高校合作。通过“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推进学生就业;通过合作科研攻关,合作项目开发,培训企业员工,构建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成功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和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的新模式。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型本科建设提供支撑
学校积极推进博士、教授“双百人才”工程,先后引进博士教授近百名,教师结构、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强化师德建设,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构建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实现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坚持新上课试讲、听课评教、老中青“传帮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表彰等制度;坚持教研教改项目研究;开展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教学团队负责人遴选与培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专业带头人培养,指导各专业、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成立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校昆明学院校区,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签订了教师交流合作协议,引进近20名具有国外学习背景的人才,参加国际交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一、科学谋划、准确定位,发展思路清晰明了
昆明学院对照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发展要求,联系自身实际,确立了建设“全国同类高校领先、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以“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基本规格,区别于高职院校和传统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强化本科学业标准的同时,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充分发挥文理基础学科和教师教育优势,积极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国家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坚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设置相关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本科专业数量,增设研究生专业,在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步推进,积极提升基础研究水平,重点发展面向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研究,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和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服务。
二、突出地方性优化专业布局,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依据办学定位,紧密结合昆明市、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适时调整,遴选建设,突出特色,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一大批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其中交通运输、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在省内乃至西南地区尚属领先;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园艺和护理学专业具有差别化竞争特色,逐步形成与地方产业布局相适应的本科专业布局。建立起教学院(系、部)申报、业内专家参与论证、教学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决定的新专业动态设置机制。在加强改造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经济、旅游、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传统专业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十大产业规划”和昆明市“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急需紧缺人才的需要,积极培育和增设一批与光电子、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石油化工、物联网、生物技术、都市农业、旅游餐饮文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专业。
三、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旅游、水利水电、农林、化工、医护等新兴行业所需的相关专业并加快建设。会同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研究、科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专业教学内容。先后与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十四冶建筑集团、云白药集团、晨农集团等建立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机制,成为学校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示范。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构建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和通识教育理论课、素质教育理论课、专业教育理论课、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六大模块平台。逐步形成了对低年级学生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强调“强能力、熟技能”的专业教育。依据应用型人才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类实践实训课程的学分及学时作出最低底线要求;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立了48个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和11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场所;加大专业实践实训力度,初步构建了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专业能力训练体系,使能力训练层次化、课程化、系列化、标准化、经常化、竞赛化、全员化。突出师范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特色,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师资和师范毕业生就业需求,在师范类专业中积极探索“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开辟了一个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新领域。
四、突出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遵循办学和教学规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干部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坚持依法治校,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建立了规范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集体议决学校重大事宜的议事决策机制;推进教授治学,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专门组织,促进学术事务民主管理。落实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教学质量建设。建立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集体议决教学工作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联系教学院(系、部)工作制度、学期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院(系、部)行政领导责任制度等制度,确保教学中心落到实处;坚持优先安排教学专项经费,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以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联动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把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目前获得批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达到95项。先后制定了五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构建高效共享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建立了校、院(系、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五、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成果丰硕
依托四个高层次研究平台,建立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合作机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体现“有为有位”。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生均拨款标准位居省内高校前列。与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晨农集团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实质性推进与红云红河集团、十四冶建筑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南天集团、圣火药业、昆钢重装、昆明经开区及西南林业大学学院等企业和高校合作。通过“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推进学生就业;通过合作科研攻关,合作项目开发,培训企业员工,构建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成功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和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的新模式。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型本科建设提供支撑
学校积极推进博士、教授“双百人才”工程,先后引进博士教授近百名,教师结构、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强化师德建设,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构建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实现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坚持新上课试讲、听课评教、老中青“传帮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表彰等制度;坚持教研教改项目研究;开展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教学团队负责人遴选与培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专业带头人培养,指导各专业、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成立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校昆明学院校区,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签订了教师交流合作协议,引进近20名具有国外学习背景的人才,参加国际交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