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这个时期的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
《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呢?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愉快的心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作出好的作品。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自由发展,发挥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是她在儿童教育上的一个观点。孩子最快乐的时刻是他们玩得最尽兴的时候。《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中建议我们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选择。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水彩笔,而有的幼儿偏爱油画棒。因此,没有必要为了画面的整齐划一而统一使用某一种绘画工具。幼儿有自主选择绘画工具的权利,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并且尊重幼儿的选择。这样幼儿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才会产生创作的欲望,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
美术的表现手法十分繁多,丰富的材料提供能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好奇,愿意去创作、愿意去体验,从而逐步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学习兴趣。
橡皮泥、各种材质不同的纸、种子、棉签、树叶等等,都是美术活动的材料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为幼儿提供材料。如:秋季的时候各种树叶很多,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欣赏秋天的美好,收集形状各异的树叶。幼儿利用树叶可以拼贴、添画等。从收集落叶到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让幼儿体验到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种子画、手指点画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幼儿利用种子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去拼摆出各种画面。自由的手指也能创作出美术作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活动。
丰富材料的提供,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而不同材质的运用也使幼儿掌握了折、剪、拼、贴等多种美术技巧。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其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扰,他们才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
幼儿年龄不同,其兴趣点也不尽相同。《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标明,3-4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4~5岁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5~6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可以多进行一些粘贴、撕纸、拼贴等美术活动,组织中班幼儿多参加泥塑、剪纸、绘画等活动,大班幼儿则更倾向于进行想象力绘画的创作。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获得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在每一次美术活动结束时,幼儿之间会主动进行作品赏析。期间有交流有评价,幼儿的个体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创作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不言而喻,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动力,只有对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不断激起更高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美术活动亦如此,学习兴趣的养成使他们逐渐成为绘画的主人。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幼儿。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学习兴趣在愉快中养成。
【作者单位:昆山仁宝幼儿园 江苏】
《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呢?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愉快的心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作出好的作品。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自由发展,发挥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是她在儿童教育上的一个观点。孩子最快乐的时刻是他们玩得最尽兴的时候。《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中建议我们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选择。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水彩笔,而有的幼儿偏爱油画棒。因此,没有必要为了画面的整齐划一而统一使用某一种绘画工具。幼儿有自主选择绘画工具的权利,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并且尊重幼儿的选择。这样幼儿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才会产生创作的欲望,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
美术的表现手法十分繁多,丰富的材料提供能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好奇,愿意去创作、愿意去体验,从而逐步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学习兴趣。
橡皮泥、各种材质不同的纸、种子、棉签、树叶等等,都是美术活动的材料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为幼儿提供材料。如:秋季的时候各种树叶很多,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欣赏秋天的美好,收集形状各异的树叶。幼儿利用树叶可以拼贴、添画等。从收集落叶到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让幼儿体验到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种子画、手指点画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幼儿利用种子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去拼摆出各种画面。自由的手指也能创作出美术作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活动。
丰富材料的提供,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而不同材质的运用也使幼儿掌握了折、剪、拼、贴等多种美术技巧。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其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扰,他们才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
幼儿年龄不同,其兴趣点也不尽相同。《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标明,3-4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4~5岁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5~6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可以多进行一些粘贴、撕纸、拼贴等美术活动,组织中班幼儿多参加泥塑、剪纸、绘画等活动,大班幼儿则更倾向于进行想象力绘画的创作。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获得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在每一次美术活动结束时,幼儿之间会主动进行作品赏析。期间有交流有评价,幼儿的个体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创作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不言而喻,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动力,只有对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不断激起更高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美术活动亦如此,学习兴趣的养成使他们逐渐成为绘画的主人。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幼儿。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学习兴趣在愉快中养成。
【作者单位:昆山仁宝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