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某市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中,请骨干教师上了一堂《找规律》的示范课,课上出示了一道例题。
如图长方形框中,每次找相邻的两个数相加,共有几个不同的和?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用课件展示学生的操作方法:
列式1+2=3,2+3=5,3+4=7,4+5=9,5+6=11,6+7=13,7+8=15,8+9=17,9+10=19,共9个不同的和。课件出示算式,教师强调按序思考。
也许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是教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不同方法吗?”大家都说:“没有。”但在教室的西北角有一位学生举着手说:“有。”不知是教师没有听见,还是其他原因,教师自顾自地继续往下讲课,那位学生“嗯”了一声,无奈地放下了小手。因为我就坐在他的后面,下课时我问他是怎么想的。他说:“每次框两个数,第一次框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数是2,最后框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是10,从2到10共有10-2+1=9(种),所以共有9个不同的和。多么巧妙的方法呀!如果教师当时能让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对学生理解本堂课的知识是多么好的帮助呀。都说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机会,可是这机会却被白白放过了。
[诊断分析]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注重“生成性”,这种思想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实践,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未曾预设的精彩亮点。课堂中并不缺少“生成性”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生成性”资源的眼睛。课堂处处有生成资源。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学生本就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但要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想充分利用生成资源,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三点:
1 要有“生成”的意识和胆量
生成资源来源于学生自己,在学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富有个性的,奇特的语言材料。这些资源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教师在遇到突变情况的前提下,要快速有效地判断、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那就必须要有较强的生成意识,才能有意识地去抓生成资源。利用生成资源还应具备一定的胆量,因为学生拥有的知识,教师不一定就熟悉,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学生的知识面是越来越广,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未必就能说得上来,未必就能把问题说清楚。前面提到的老师对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方法,可能就是怕学生说出的方法老师无法对付。事实上。那堂课根据原来的设计,不多不少刚好上满40分钟,如果让那位学生一耽搁,本堂课的任务就未必能“圆满”完成,那会招致多少非议?更何况,万一学生又出现了新方法,当时做课件那是不可能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在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中要想抓生成资源,没有超人的胆量是行不通的。
2 预设时要留下生成的空间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学只作粗略的预设,甚至不作预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随意“生成”。以至于教师经常被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其实“生成性资源”不是可遇不可求的,如能精心预设,也是可以预见的,只不过需要我们课前作更加详尽的具有弹性的预设。前面提到的学生提出第二种解法,预设时教师虽没有想到,但在方法多样化的前提下,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为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制定教案时为学生的第三种方法,甚至是第四、第五种方法留下空间,制作课件时也可留有余地,如果出现了新方法,可随时添加。本堂课在预设教案时,如能用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具有交互的分支式教学程序代替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直线性教学程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能更充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更加精彩。
3 要有选择地利用“生成”资源
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是有用的,也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得去利用。是否要利用,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前不久听了一堂一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的数学课,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两只鸡,一只黄鸡,一只黑鸡,身上分别写着各自的号码,36和38。老师要求学生比较36和38的大小,并让学生叙述理由。其中有一位学生说:“38<36。因为写着38的那只鸡瘦,而写着36的那只鸡胖。这个回答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要求学生继续思考,寻找其他依据。这位老师没有被这种无谓的生成资源所干扰,此生成资源虽有趣,但却无效,所以不需要利用。当我们遇到生成资源时要快速判断其是否有效,并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生成的意识和胆量,预设时必须为生成留下空间,并能快速判断生成资源的有效性,从而有效利用那些能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生成资源,使课堂变得更加和谐、精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某市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中,请骨干教师上了一堂《找规律》的示范课,课上出示了一道例题。
如图长方形框中,每次找相邻的两个数相加,共有几个不同的和?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用课件展示学生的操作方法:
列式1+2=3,2+3=5,3+4=7,4+5=9,5+6=11,6+7=13,7+8=15,8+9=17,9+10=19,共9个不同的和。课件出示算式,教师强调按序思考。
也许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是教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不同方法吗?”大家都说:“没有。”但在教室的西北角有一位学生举着手说:“有。”不知是教师没有听见,还是其他原因,教师自顾自地继续往下讲课,那位学生“嗯”了一声,无奈地放下了小手。因为我就坐在他的后面,下课时我问他是怎么想的。他说:“每次框两个数,第一次框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数是2,最后框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是10,从2到10共有10-2+1=9(种),所以共有9个不同的和。多么巧妙的方法呀!如果教师当时能让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对学生理解本堂课的知识是多么好的帮助呀。都说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机会,可是这机会却被白白放过了。
[诊断分析]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注重“生成性”,这种思想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实践,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未曾预设的精彩亮点。课堂中并不缺少“生成性”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生成性”资源的眼睛。课堂处处有生成资源。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学生本就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但要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想充分利用生成资源,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三点:
1 要有“生成”的意识和胆量
生成资源来源于学生自己,在学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富有个性的,奇特的语言材料。这些资源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教师在遇到突变情况的前提下,要快速有效地判断、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那就必须要有较强的生成意识,才能有意识地去抓生成资源。利用生成资源还应具备一定的胆量,因为学生拥有的知识,教师不一定就熟悉,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学生的知识面是越来越广,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未必就能说得上来,未必就能把问题说清楚。前面提到的老师对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方法,可能就是怕学生说出的方法老师无法对付。事实上。那堂课根据原来的设计,不多不少刚好上满40分钟,如果让那位学生一耽搁,本堂课的任务就未必能“圆满”完成,那会招致多少非议?更何况,万一学生又出现了新方法,当时做课件那是不可能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在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中要想抓生成资源,没有超人的胆量是行不通的。
2 预设时要留下生成的空间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学只作粗略的预设,甚至不作预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随意“生成”。以至于教师经常被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扰乱视线。其实“生成性资源”不是可遇不可求的,如能精心预设,也是可以预见的,只不过需要我们课前作更加详尽的具有弹性的预设。前面提到的学生提出第二种解法,预设时教师虽没有想到,但在方法多样化的前提下,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为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制定教案时为学生的第三种方法,甚至是第四、第五种方法留下空间,制作课件时也可留有余地,如果出现了新方法,可随时添加。本堂课在预设教案时,如能用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具有交互的分支式教学程序代替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直线性教学程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能更充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更加精彩。
3 要有选择地利用“生成”资源
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是有用的,也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得去利用。是否要利用,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前不久听了一堂一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的数学课,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两只鸡,一只黄鸡,一只黑鸡,身上分别写着各自的号码,36和38。老师要求学生比较36和38的大小,并让学生叙述理由。其中有一位学生说:“38<36。因为写着38的那只鸡瘦,而写着36的那只鸡胖。这个回答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要求学生继续思考,寻找其他依据。这位老师没有被这种无谓的生成资源所干扰,此生成资源虽有趣,但却无效,所以不需要利用。当我们遇到生成资源时要快速判断其是否有效,并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生成的意识和胆量,预设时必须为生成留下空间,并能快速判断生成资源的有效性,从而有效利用那些能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生成资源,使课堂变得更加和谐、精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