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很多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洋思、杜郎口、如皋活动单……模式化教学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了解的一点皮毛的美国教育,好像没有特别固定的某种模式,而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获得者数量好像远远大于中国.真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个人的想法或者观点,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之后得到的.
  而想通过一种模式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那只是一种理想.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模式.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痛苦并快乐的,常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考虑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发现我们和学生在共同进步着.例如在进行数学复习课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学模式:知识归类,整体深化——典型示例,点拨归纳——对应训练,反馈矫正——达标检测,强化定式.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密切,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得到提高.以上只是简单的归纳,以后会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摸索适合于新理念的新的模式.
  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高效”、“适合学生”、“单位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才是好的课堂.去理解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可以发现很多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当前的数学课堂有很多不容忽视的弊病,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根本做不到课前预习,上课听课的效果就会很差,所以成绩会越来越差,这样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在班级能占到三分之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数学课堂上如何体现新理念呢?
  首先,是否一定要按固定的程序进行.多数教师对每节课的内容、任务、进程都以具体时间顺序来分解, 有时害怕完不成任务,学生在关键或交叉问题上很容易困惑,不敢花太多时间让学生认真沟通,害怕“捣乱”,过分讲究有趣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在所有的阶段都是一个方法,按照“公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教案”.这节课看上去紧凑,但缺乏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往往牺牲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效果不是在于课堂上讲多少,主要看学生们学到多少.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和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结构的固定时间是可以打破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安排.活泼的,活跃的,只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关键思想是问题解决,即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实践不能完成这本书或由于学生对某个内容探究的欲望很强,教师打破了教材课时的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拖堂了,都不能以时间把握不准而一律认为不是一节好课.
  其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不仅在教室内,也在教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缺乏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老师很难将课堂开放.所以学生学习空间往往是局限于教室.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不仅要学到一些知识、思维和方法,还要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感受数学的同时,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数学”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对开放式教学的空间,不仅在课堂教学,以反映“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和推广”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其他活动逐渐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联系着现实世界,让学生发现在数学中,在社会实践探索中,体验数学与掌握数学.再次,究竟谁应是课堂的主角.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强调教师对教学的绝对控制,注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和“练”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成了学习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主动探索者和创造者.实际上,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教学应当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建构,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教师要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就应巧妙地把自己转向幕后,把学生推向前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角.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中应当采用的主要模式,其特点是突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常采用启发式讲授.简要地说,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不直接地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相应的结果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复习讲授——启发理解——练习巩固——检查反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想不管什么课堂模式都应该和学情保持一致,再好的模式不适合也不会有高效的课堂,所以我认为教师上课的模式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的,即使是一个学校的两个班,同样的模式也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平时上课思考的不是什么模式问题,而是怎么使这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并灵活运用,突破知识难点,为学生生成数学知识扫除障碍.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概括性,使得不少学生在自学,甚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都会发生困难.因此,老师对教学内容必须有个整体性的把握,准确预设,思考难点是什么,并思考如何巧妙设计,实现有效突破,从而为学生生成数学知识扫除障碍.
  现在教学逐年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记得前几年还特别强调多媒体教学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探究解决问题到练习小结这一过程,现在又开始学习杜郎口的自学型教学模式,并探究出活动单导学模式,弄得老师们都不知如何上课了.我无意批评哪一种模式,只是觉得这些模式的出发点都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学习是一个培养习惯的长期的过程,我一直认为,教学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教法,关键一点是要让学生学到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数学理念和当前的教改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我力求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数学,并从数学的教学中获得有益、实用的知识.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reviscapine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micro-albuminuria of renal impairment. Methods: Seve
阐述了典型主铁沟的断面结构,重点讨论了主沟断面设计原则,通过实例计算获得了设计参数与控制温度间关系,可作为设计参考。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简称CAI)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为教师,什么时候需要运用多媒体,怎样利用多媒体传播教育信息,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即多媒体怎么应用,应用其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恰到好处地考虑设计: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vitamine B6 (Vit B6 ) and Xuefu Zhuyu Decoction (LSD) ,XFZY,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stas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bixiao granule (热痹消颗粒剂, RBXG) in treating repeatedly attacking acute gouty arthritis and through experimenta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教学的基础学科和入门课程,具有涉及范围广、名词术语多、知识结构独特、逻辑思维抽象等特点。而近年来中医药远程教育学员人数大大增加,中医基础理论学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在于教师的学识、语言表达和教学艺术等,更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原则;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Zhitong Capsule (止痛胶囊, ZTC) and study its mechanism in adjuvant arthritis (AA) rats. Methods: Forty-eight male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从数学活动学习及特点、数学活动学习方式及实施两大方面对数学活动学习进行阐述,表明作者肯定数学活动学习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作者对数学活动学习真正实施的疑虑.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学习  一、数学活动学习及特点  1.数学活动学习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等.而活动学习方式是这些学习方式的上位概念.  学习数学不是一次性的事情,它是波浪形的、螺旋式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Yangxue Qingnao granule (养血清脑颗粒,YXQNG) in treating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CCI) and its p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