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个翻译环节中,审校对于保证译文质量、提高译文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探讨了译文审校的方法及原则。旨在通过总结笔者在审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部分译文审校的方法技巧和原则,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经验和借鉴,共同努力使译文审校工作更加细致、准确和专业。
【关键词】译文审校 民族文化典籍 审校方法及原则 译文质量
众所周知,翻译的过程大体而言包括三步,即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审校。在当今翻译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尤其是翻译机构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兴起,翻译的重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过程,译后审校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鉴于此,有一点必须明确:即审校并不等同于校对。校对实质上是对译文的简单检查过程,检查译文是否有错译、漏译、拼写错误、标点符号、语法错误等等。这些工作具有一般英语基础的人都可以做,一些软件和辅助工具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例如在Word中,一般的拼写错误、语法不恰当、格式不恰当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软件提示直观的发现;在Transmate等翻译辅助工具中则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漏译、术语不一致等问题。而审校相对来说就要高于校对,除了发现以上错误之外,审校人员还需注意译文的文体、风格、专业性和准确性,这是一般校对人员以及翻译人员自己都无法或没有能力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审校是译文的最终修改和定稿,审校可以分为一般审校、专业审校、母语润色等等。
一、审校方法
认识到审校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实施译文审校的过程。笔者通过自身实践,发现了译文审校有如下具体方法:
第一,逐字逐句审校。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审校篇幅较短的译文,如果太长,限于审校者的精力,不太可能实现。
第二,按板块审校。这种方法是一种集体审校方式,就是将要审校的板块分类,如标点符号、时态、词组、段落等,可以根据项目参與人数多少而定。
第三,多人同时审校。此方法较为综合,即大于等于两人同时分别对同一篇或一段文本进行审校,之后可以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上述三种方法并非是对立关系,可以交叉使用,在具体的审校实践中,还是要根据任务量,译文的目的,译文读者群体等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结合翻译的指导理论,灵活运用。
二、审校原则
结合翻译的原则和审校的重要性,在具体审校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
1.译文完整性。译文的完整性既包括检查是否存在漏译错译等情况,也包括检查是否由于意译、增删重组等方法对原文的忽略之处。前者或许通过仔细排查即可解决,但后者则需要认真对比原文译文,“不完整”有可能是形式上的,也有可能是背景文化上的。即,有些特殊的名词或者短语需要加注的地方没有加注也是一种不完整。而那些在翻译时可译可不译的内容,到底是否需要译出也是译文完整性原则需要注意的。
例如“开门节、关门节”的翻译。如果只把这两个词译为Open-Door Festival和Close-Door Festival,也可以说的通,采用直译的方法,如实的翻译了原文。但是这样的翻译并未将开门节和关门节的含义表达出来,等于是丢失了文化内涵,因此,按照译文完整性的原则来看,就属于“不完整”的范围,需要修改。可以试着采用加注的方法来翻译,处理为Open-Door Festival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for the Dai ethnic group. It takes place on December 15th of the Dai calendar. The festival is corresponds with the Close-Door Festival, it stand for the end of the three months fast period and other taboos, from now on, people are allowed to go out.)
2.译文准确性。译文准确性的要求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忠实表达原文,事实上它的准确度远高于我们所“想”,它的准确性要求应当是客观的,有根据的。
例如,“傣医药理论以‘四塔五蕴’为核心”。如果将其中的四塔五蕴简单的译为Four Towers and Five Aggregates,固然也没法证明是错误的,可是这样的翻译很难称得上准确。因为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以发现,四塔基本上等同于汉语中的“五行”,而五蕴则是来源于佛教的固定说法,因此,可以将其译为Four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这样就比前一种译法在准确性上严谨了一些。当然,必定还有更为准确的译法,只是尚未被发现,因此,做为学习者才应当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
3.译文可读性。译文的可读性可以大致理解为译文“好不好”,通过严格审校后的译文的可读性应当很高,换言之,就是译文的质量很高,而不只是简单的通顺流畅,还要对译文的风格,内在的气韵把关,这一要求相对较高,且一定包含前两个原则。
综上所述,要做好译文审校,除了从观念上重视之外,还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而除此之外,态度也是很大的决定因素,因为态度决定和指导整个审校行为,态度越严谨认真,审校的质量就会越高,一名合格的审校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功底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沙棘.农业科技译文审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1988(2):19-23.
[3]任楚威.审校科技译文要多在准确二字上下功夫[J].中国科技翻译,1997(3):39-42.
作者简介:赵越(1992.10-),女,山西运城人,中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关键词】译文审校 民族文化典籍 审校方法及原则 译文质量
众所周知,翻译的过程大体而言包括三步,即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审校。在当今翻译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尤其是翻译机构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兴起,翻译的重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过程,译后审校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鉴于此,有一点必须明确:即审校并不等同于校对。校对实质上是对译文的简单检查过程,检查译文是否有错译、漏译、拼写错误、标点符号、语法错误等等。这些工作具有一般英语基础的人都可以做,一些软件和辅助工具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例如在Word中,一般的拼写错误、语法不恰当、格式不恰当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软件提示直观的发现;在Transmate等翻译辅助工具中则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漏译、术语不一致等问题。而审校相对来说就要高于校对,除了发现以上错误之外,审校人员还需注意译文的文体、风格、专业性和准确性,这是一般校对人员以及翻译人员自己都无法或没有能力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审校是译文的最终修改和定稿,审校可以分为一般审校、专业审校、母语润色等等。
一、审校方法
认识到审校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实施译文审校的过程。笔者通过自身实践,发现了译文审校有如下具体方法:
第一,逐字逐句审校。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审校篇幅较短的译文,如果太长,限于审校者的精力,不太可能实现。
第二,按板块审校。这种方法是一种集体审校方式,就是将要审校的板块分类,如标点符号、时态、词组、段落等,可以根据项目参與人数多少而定。
第三,多人同时审校。此方法较为综合,即大于等于两人同时分别对同一篇或一段文本进行审校,之后可以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上述三种方法并非是对立关系,可以交叉使用,在具体的审校实践中,还是要根据任务量,译文的目的,译文读者群体等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结合翻译的指导理论,灵活运用。
二、审校原则
结合翻译的原则和审校的重要性,在具体审校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
1.译文完整性。译文的完整性既包括检查是否存在漏译错译等情况,也包括检查是否由于意译、增删重组等方法对原文的忽略之处。前者或许通过仔细排查即可解决,但后者则需要认真对比原文译文,“不完整”有可能是形式上的,也有可能是背景文化上的。即,有些特殊的名词或者短语需要加注的地方没有加注也是一种不完整。而那些在翻译时可译可不译的内容,到底是否需要译出也是译文完整性原则需要注意的。
例如“开门节、关门节”的翻译。如果只把这两个词译为Open-Door Festival和Close-Door Festival,也可以说的通,采用直译的方法,如实的翻译了原文。但是这样的翻译并未将开门节和关门节的含义表达出来,等于是丢失了文化内涵,因此,按照译文完整性的原则来看,就属于“不完整”的范围,需要修改。可以试着采用加注的方法来翻译,处理为Open-Door Festival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for the Dai ethnic group. It takes place on December 15th of the Dai calendar. The festival is corresponds with the Close-Door Festival, it stand for the end of the three months fast period and other taboos, from now on, people are allowed to go out.)
2.译文准确性。译文准确性的要求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忠实表达原文,事实上它的准确度远高于我们所“想”,它的准确性要求应当是客观的,有根据的。
例如,“傣医药理论以‘四塔五蕴’为核心”。如果将其中的四塔五蕴简单的译为Four Towers and Five Aggregates,固然也没法证明是错误的,可是这样的翻译很难称得上准确。因为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以发现,四塔基本上等同于汉语中的“五行”,而五蕴则是来源于佛教的固定说法,因此,可以将其译为Four Elements and Five Skandhas. 这样就比前一种译法在准确性上严谨了一些。当然,必定还有更为准确的译法,只是尚未被发现,因此,做为学习者才应当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
3.译文可读性。译文的可读性可以大致理解为译文“好不好”,通过严格审校后的译文的可读性应当很高,换言之,就是译文的质量很高,而不只是简单的通顺流畅,还要对译文的风格,内在的气韵把关,这一要求相对较高,且一定包含前两个原则。
综上所述,要做好译文审校,除了从观念上重视之外,还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而除此之外,态度也是很大的决定因素,因为态度决定和指导整个审校行为,态度越严谨认真,审校的质量就会越高,一名合格的审校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功底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沙棘.农业科技译文审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1988(2):19-23.
[3]任楚威.审校科技译文要多在准确二字上下功夫[J].中国科技翻译,1997(3):39-42.
作者简介:赵越(1992.10-),女,山西运城人,中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