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冬腊月,洪湖水面波澜不兴,纵横交错的竹篙竿竿相连,围网密布。汊河镇金湾村拆围现场,几个渔民坐在小船上,用力上提围网,将其缓缓拉出水面。
2016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洪湖市委召开常委会,听取渔民上岸工作汇报,商议地方配套政策。此时,距荆州市政府给出的最后期限,仅剩一个月。“按照要求,12月31日前,洪湖15.5万亩围网必须全部拆除。”洪湖湿地管理局局长朱俊华说。
今年夏季,洪湖遭遇特大洪水,以船为家的渔民损失严重。配合这次拆违,洪湖下大力气解决渔民转产就业问题。渔民以水为生,“退渔还湖”实属不易,从传统渔业向生态湿地转型,体现了洪湖的决心和布局观念的转变,洪湖这一步走得艰难,却没有退路。拆围是洪湖“退渔还湖”的关键一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洪湖未来。
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牢守生态红线,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题中应有之义,也正与“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有效契合。
2017将至,距习总书记“长江大保护”提出整整一年,洪湖也走上了拆围的“最后一公里”。
缘起:围栏养殖的兴与衰
洪湖拆围,不仅仅是拆除满布湖水的围网那么简单,它牵动着洪湖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和命运。
洪湖兴于古云梦泽,它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这里生态结构复杂,生物物种多样,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区域和湿地物种“基因库”,也是世界湿地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1957年,从江苏洪泽湖迁来的八户渔民家庭在洪湖安家,和常用卡子、鱼钩、网篓捕鱼的当地渔民相比,外乡渔民会下“迷魂阵”。这是一种当时认为更先进、更高效的捕捞技术。捕捞,变成了玩一样的事情,一次打起两三千斤鱼,并不罕见。那些年,外乡渔民是洪湖邀请来的访客,也是当地渔民的老师。洪湖“游渔部落”逐渐形成,渔民生活作息全在船上。水草和鱼群争夺家园,加上盲目无序的天然捕捞,洪湖渔业危机四伏。
当时,专家呼吁“以鱼治草,走生态养殖之路。”80年代中期,中科院水生所引进了围网养鱼项目。洪湖渔民通过竹竿和网片的组合,将天然湖泊变成一个个小渔场,围养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水产,后来又扩大到螃蟹等湖鲜。1986年,围网养鱼试验取得成功,水产量日益增高,渔民收入也不断提升。打鱼的日子好过了,甚至很多农民都弃农从渔,也加入了围网大军。一场旷日持久的“圈湖大战”就此拉开帷幕。1995年之前,洪湖围网缓慢、有序地增长。但此后情况逐渐失控。2000年之后,围网发展已经过度,成为洪湖生态沉重的包袱。2002年到2004年底,围网面积达到最高峰,53万亩水域的洪湖,围网面积达37万亩之多,占整个洪湖水面的70%。湖面林立的竹竿,将原本浑然一体的湖面切割得支离破碎。
曾经成为一代人收入来源的围网,现在却变成了困住渔民生活和未来的“铁壁高墙”。三十年时间里,洪湖水从过去的2类水质恶化成4类,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水朝富营养化趋势演变;洪湖甚至一度面临干旱的威胁,昔日水乡明珠逐渐黯淡失落。
治理:从剑拔弩张到人水和谐
随着洪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治水养水已刻不容缓。
2004年开始,WWF先后提供资金200多万元,在阳柴湖建立5000亩保护与恢复示范区,开始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作。
一支长篙,一艘小船,无论风雨,沿洪湖湿地阳柴湖示范区巡查,对水鸟生息状态观察记录,搜寻驱逐偷猎者,已成为年近花甲的张圣元每天的重要功课。
张圣元是湖北省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阳柴湖示范区巡护协管员,像他这样的一批“洪湖湿地人”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这片水域上,与鸟为伴,日夜巡逻,守护湿地这片生命之源。张圣元原是当地的“捕鸟大王”,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洪湖兴起围网养殖,围网外渔民掠夺性的捕鱼,使得洪湖野生鱼类资源日益枯竭,一些渔民开始以猎鸟为生,张圣元也是其中之一。
“拿枪,准备开火,然后被抓了。”最早的一批洪湖湿地人对老张进行宣传教育,见他熟悉鸟性,又熟悉水情,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便吸纳他为协管人员,为他配发了船只、鸟类监测设备以及通讯设备。从此,张圣元放下猎枪,从猎鸟到护鸟。从掠夺到保护,转变的不仅是他一人。
2004年,WWF与洪湖市政府正式签订了《洪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建江湖联系项目合作备忘录》,把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WWF-HSBC“还长江生命之网”项目示范点。示范区成为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的试验田,它的成功让洪湖湿地恢复看到了希望,从此,洪湖湿地抢救性保护才开始拉开帷幕,进入实质阶段。
通过与社区居民协商,签订补偿协议,渔民搬迁,由保护区行使独立管理权。撤除围网、竹杆,清除地笼、迷魂阵等非法渔具。实施围堰蓄水工程,人工控制示范区水位,改良生境。人工种植黄丝草、苦草、野莲、芡实、芦苇等水草。清除投放的螃蟹苗,投放少量鳜鱼、鲤鱼、鳙鱼等原生鱼种,改变原有的生物结构。人工放养野鸭,招引冬季候鸟特别是雁鸭来此栖息。
WWF注重加强当地社区宣传及环境教育,在周边人口密集地树立大型宣传牌、警示牌和标志牌,号召近百家中外媒体对洪湖湿地进行数百次宣传报道。2005年,在WWF资助下,由保护区管理局与洪湖市教育局合作编写了乡土教材《我爱母亲湖》,作为我国第一本环境教材被列入正式教科书,帮助孩子们了解洪湖、认识湿地、激发护湖热情,通过孩子带动家庭,影响社会。 WWF与管理局一起无偿扶持阳柴湖渔场修建生态养殖电排闸并进行有机渔业养殖培训,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尝试性地开展生态旅游、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转变社区生产方式,扶持渔民生态养殖,寻找替代生计。
短短几年时间,示范区社区民众逐渐开始自觉爱鸟护鸟,将拾到的伤鸟、鸟蛋主动交给保护区。示范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显著,洪湖湿地内开阔水域水质从4-5类恢复到2-3类,水体透明见底,水鸟由2004年的2000多只恢复到2009年的近10万只,包括东方白鹤、白琵鹭、白额雁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渔民生产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螃蟹养殖,向多品种、多行业、养捕结合发展。
推进:渔舟唱晚百鸟归巢的“最后一公里”
阳柴湖生态恢复示范区的成功让整个洪湖湿地恢复看到了希望,成为了洪湖湿地恢复燎原的“星星之火”。积跬步之功,聚溪流之势,阳柴湖的示范效应只是各方努力的一个缩影。
2005年洪湖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拆围,“洪湖生态保卫战”打响,三年时间拆除全部围网,并给予每户20亩水面开展生态养殖作为缓冲,总共划拨水面近5万亩,洪湖赢得喘息之机,各项生态指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近十年来,由于湖面监管难度大,不少渔民悄悄将围网外扩,湖面围网恢复至15.5万亩,此次大规模拆围,将彻底拆除洪湖全部围网,洪湖将告别天然湖泊养殖时代。
渔民上岸的“最后一公里”,可能也是本次拆围最艰难的一公里。洪湖市根据渔民需求总结了渔民上岸安居“四盼”:劳动就业有出路,教育医疗有保障,社保政策能落实,水上交通能畅通。
按照围网拆除的规划,洪湖中现有的1634户渔民,要全部上岸,从过去的连家渔船,搬到陆地上的小区楼房中。听说要“拆围”上岸,不少渔民仍然心里没底“没田、没房、没技术,上岸之后咋生活?”成了渔民的最大担忧。
洪湖市和监利县出台的安置政策,渔民上岸后可以选择货币化安置,也可以自己建房或者等待政府统建的安置房,洪湖市政府正计划为上岸渔民办理养老保险,争取“拆围”过渡费,保障渔民目前的生活。另外,上岸渔民的免费劳务培训工作已经展开。
洪湖市大湖“拆围”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忠红说:“渔民退出之后,可以再凭证到湖里从事天然捕捞,也可以到生态养殖场或交易公司务工,但不能再回湖里居住了。”洪湖市目前正在探索引入生态旅游项目,“到时候渔民可以优先选择岗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才是洪湖顺应潮流的历史性选择。建立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科研监测水平,继续加快洪湖湿地恢复工程,力争在未来5-10年全面完成洪湖湿地恢复任务,使洪湖生态环境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完成的课题。
“极目疑无岸,扁舟去渺然。天围湖势阔,波荡月光圆。菱叶浮春水,芦林入晚烟。登橹今夜月,且旁白鸥眠。”我们期待再次看到晚清湖北进士洪良品诗作中芦林晚烟、白鸥相眠的醉人风景、看到拥有开阔浩渺的湖面、“遍地野鸭和莲藕”的富庶洪湖。
2016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洪湖市委召开常委会,听取渔民上岸工作汇报,商议地方配套政策。此时,距荆州市政府给出的最后期限,仅剩一个月。“按照要求,12月31日前,洪湖15.5万亩围网必须全部拆除。”洪湖湿地管理局局长朱俊华说。
今年夏季,洪湖遭遇特大洪水,以船为家的渔民损失严重。配合这次拆违,洪湖下大力气解决渔民转产就业问题。渔民以水为生,“退渔还湖”实属不易,从传统渔业向生态湿地转型,体现了洪湖的决心和布局观念的转变,洪湖这一步走得艰难,却没有退路。拆围是洪湖“退渔还湖”的关键一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洪湖未来。
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牢守生态红线,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题中应有之义,也正与“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有效契合。
2017将至,距习总书记“长江大保护”提出整整一年,洪湖也走上了拆围的“最后一公里”。
缘起:围栏养殖的兴与衰
洪湖拆围,不仅仅是拆除满布湖水的围网那么简单,它牵动着洪湖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和命运。
洪湖兴于古云梦泽,它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这里生态结构复杂,生物物种多样,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区域和湿地物种“基因库”,也是世界湿地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1957年,从江苏洪泽湖迁来的八户渔民家庭在洪湖安家,和常用卡子、鱼钩、网篓捕鱼的当地渔民相比,外乡渔民会下“迷魂阵”。这是一种当时认为更先进、更高效的捕捞技术。捕捞,变成了玩一样的事情,一次打起两三千斤鱼,并不罕见。那些年,外乡渔民是洪湖邀请来的访客,也是当地渔民的老师。洪湖“游渔部落”逐渐形成,渔民生活作息全在船上。水草和鱼群争夺家园,加上盲目无序的天然捕捞,洪湖渔业危机四伏。
当时,专家呼吁“以鱼治草,走生态养殖之路。”80年代中期,中科院水生所引进了围网养鱼项目。洪湖渔民通过竹竿和网片的组合,将天然湖泊变成一个个小渔场,围养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水产,后来又扩大到螃蟹等湖鲜。1986年,围网养鱼试验取得成功,水产量日益增高,渔民收入也不断提升。打鱼的日子好过了,甚至很多农民都弃农从渔,也加入了围网大军。一场旷日持久的“圈湖大战”就此拉开帷幕。1995年之前,洪湖围网缓慢、有序地增长。但此后情况逐渐失控。2000年之后,围网发展已经过度,成为洪湖生态沉重的包袱。2002年到2004年底,围网面积达到最高峰,53万亩水域的洪湖,围网面积达37万亩之多,占整个洪湖水面的70%。湖面林立的竹竿,将原本浑然一体的湖面切割得支离破碎。
曾经成为一代人收入来源的围网,现在却变成了困住渔民生活和未来的“铁壁高墙”。三十年时间里,洪湖水从过去的2类水质恶化成4类,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水朝富营养化趋势演变;洪湖甚至一度面临干旱的威胁,昔日水乡明珠逐渐黯淡失落。
治理:从剑拔弩张到人水和谐
随着洪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治水养水已刻不容缓。
2004年开始,WWF先后提供资金200多万元,在阳柴湖建立5000亩保护与恢复示范区,开始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作。
一支长篙,一艘小船,无论风雨,沿洪湖湿地阳柴湖示范区巡查,对水鸟生息状态观察记录,搜寻驱逐偷猎者,已成为年近花甲的张圣元每天的重要功课。
张圣元是湖北省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阳柴湖示范区巡护协管员,像他这样的一批“洪湖湿地人”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这片水域上,与鸟为伴,日夜巡逻,守护湿地这片生命之源。张圣元原是当地的“捕鸟大王”,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洪湖兴起围网养殖,围网外渔民掠夺性的捕鱼,使得洪湖野生鱼类资源日益枯竭,一些渔民开始以猎鸟为生,张圣元也是其中之一。
“拿枪,准备开火,然后被抓了。”最早的一批洪湖湿地人对老张进行宣传教育,见他熟悉鸟性,又熟悉水情,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便吸纳他为协管人员,为他配发了船只、鸟类监测设备以及通讯设备。从此,张圣元放下猎枪,从猎鸟到护鸟。从掠夺到保护,转变的不仅是他一人。
2004年,WWF与洪湖市政府正式签订了《洪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建江湖联系项目合作备忘录》,把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WWF-HSBC“还长江生命之网”项目示范点。示范区成为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的试验田,它的成功让洪湖湿地恢复看到了希望,从此,洪湖湿地抢救性保护才开始拉开帷幕,进入实质阶段。
通过与社区居民协商,签订补偿协议,渔民搬迁,由保护区行使独立管理权。撤除围网、竹杆,清除地笼、迷魂阵等非法渔具。实施围堰蓄水工程,人工控制示范区水位,改良生境。人工种植黄丝草、苦草、野莲、芡实、芦苇等水草。清除投放的螃蟹苗,投放少量鳜鱼、鲤鱼、鳙鱼等原生鱼种,改变原有的生物结构。人工放养野鸭,招引冬季候鸟特别是雁鸭来此栖息。
WWF注重加强当地社区宣传及环境教育,在周边人口密集地树立大型宣传牌、警示牌和标志牌,号召近百家中外媒体对洪湖湿地进行数百次宣传报道。2005年,在WWF资助下,由保护区管理局与洪湖市教育局合作编写了乡土教材《我爱母亲湖》,作为我国第一本环境教材被列入正式教科书,帮助孩子们了解洪湖、认识湿地、激发护湖热情,通过孩子带动家庭,影响社会。 WWF与管理局一起无偿扶持阳柴湖渔场修建生态养殖电排闸并进行有机渔业养殖培训,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尝试性地开展生态旅游、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转变社区生产方式,扶持渔民生态养殖,寻找替代生计。
短短几年时间,示范区社区民众逐渐开始自觉爱鸟护鸟,将拾到的伤鸟、鸟蛋主动交给保护区。示范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显著,洪湖湿地内开阔水域水质从4-5类恢复到2-3类,水体透明见底,水鸟由2004年的2000多只恢复到2009年的近10万只,包括东方白鹤、白琵鹭、白额雁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渔民生产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螃蟹养殖,向多品种、多行业、养捕结合发展。
推进:渔舟唱晚百鸟归巢的“最后一公里”
阳柴湖生态恢复示范区的成功让整个洪湖湿地恢复看到了希望,成为了洪湖湿地恢复燎原的“星星之火”。积跬步之功,聚溪流之势,阳柴湖的示范效应只是各方努力的一个缩影。
2005年洪湖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拆围,“洪湖生态保卫战”打响,三年时间拆除全部围网,并给予每户20亩水面开展生态养殖作为缓冲,总共划拨水面近5万亩,洪湖赢得喘息之机,各项生态指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近十年来,由于湖面监管难度大,不少渔民悄悄将围网外扩,湖面围网恢复至15.5万亩,此次大规模拆围,将彻底拆除洪湖全部围网,洪湖将告别天然湖泊养殖时代。
渔民上岸的“最后一公里”,可能也是本次拆围最艰难的一公里。洪湖市根据渔民需求总结了渔民上岸安居“四盼”:劳动就业有出路,教育医疗有保障,社保政策能落实,水上交通能畅通。
按照围网拆除的规划,洪湖中现有的1634户渔民,要全部上岸,从过去的连家渔船,搬到陆地上的小区楼房中。听说要“拆围”上岸,不少渔民仍然心里没底“没田、没房、没技术,上岸之后咋生活?”成了渔民的最大担忧。
洪湖市和监利县出台的安置政策,渔民上岸后可以选择货币化安置,也可以自己建房或者等待政府统建的安置房,洪湖市政府正计划为上岸渔民办理养老保险,争取“拆围”过渡费,保障渔民目前的生活。另外,上岸渔民的免费劳务培训工作已经展开。
洪湖市大湖“拆围”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忠红说:“渔民退出之后,可以再凭证到湖里从事天然捕捞,也可以到生态养殖场或交易公司务工,但不能再回湖里居住了。”洪湖市目前正在探索引入生态旅游项目,“到时候渔民可以优先选择岗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才是洪湖顺应潮流的历史性选择。建立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科研监测水平,继续加快洪湖湿地恢复工程,力争在未来5-10年全面完成洪湖湿地恢复任务,使洪湖生态环境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完成的课题。
“极目疑无岸,扁舟去渺然。天围湖势阔,波荡月光圆。菱叶浮春水,芦林入晚烟。登橹今夜月,且旁白鸥眠。”我们期待再次看到晚清湖北进士洪良品诗作中芦林晚烟、白鸥相眠的醉人风景、看到拥有开阔浩渺的湖面、“遍地野鸭和莲藕”的富庶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