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育童趣 聚焦童心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班级自然角创设存在的问题
  自然角作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一部分,不仅能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增加和丰富幼儿自然学方面的知识,还能达到喜欢、关心、照顾他人的情感目标。但是在创设自然角的这几年,虽然经常会让幼儿带来动植物放在自然角,但事实上前面所说的目标都没有很好的达成,而且幼儿兴趣缺乏,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通过反思,我发现我班的自然角创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高控。创设以教师为主体,并且教师没有对自然角进行系统的规划、分类,导致自然角摆放杂乱且没有美感。
  2.幼儿参与度低。幼儿以客体参与班级自然角的创设,主动性较弱。幼儿在经过刚开始的带来动植物的新鲜劲儿后,鲜少会主动去自然角观察照顾动植物,导致自然角形同虚设,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3.家长认可度低。当教师请家长帮助带一些动植物到园时,家长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每年都要带动植物到幼儿园?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从没听孩子说过带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由于家园沟通不及时,家长对于教师发布的关于带动植物到园的消息也会颇有“怨言”。
  二、《指南》引领下的自然角创设和调整
  (一)以课程为依据,设计自然角
  1.我们养什么?换“主动”为“被动”
  这学期要创设自然角时,我利用晨间谈话把问题抛给幼儿:我们养什么?由于幼儿想要带来的动植物种类颇多,我们在黑板上先将所说的动植物进行筛选(哪些适合春天养殖,哪些不适合带来幼儿园养殖),再进行分类,分门别类之后划分到相应的区域中,如:多肉区、水培区、养殖区、种子区等,并根据动植物的习性进行了位置的调整。如种子放在阳光照射多的桌子上,多肉植物放在阳光照射较少的地方等。
  2.结合主题课程,换枯燥为有趣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在设计的时候我们结合主题课程中关于春天的内容梳理了以下几节活动内容,既做为自然角提供素材的理论支撑,也为幼儿提供了经验支持。有了活动课程后的经验支持,幼儿去自然角时会带着问题去观察,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也是课程融入环境创设的最好的体现。
  上表是本学期每月活动链中整理出来的适合结合自然角的活动内容,根据活动内容来丰富自然角,幼儿在学习相应内容之后可以有一个内容的延续和知识的补充。
  3.因地制宜,创意无所不在
  我班幼儿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不喜欢单一的颜色和整齐划一的摆放。自然角经过分区域摆放后,有的幼儿觉得还不是很满意。我看后问:“你们觉得哪里不够好看?是颜色吗?”“对,种子区都是白色的杯子,不好看。”晨晨一眼就发现了。于是,我们利用班级的雪花片拼搭了一些五彩小花盆,再把一次性杯子放在里面,这下种子区一下子夺人眼球了,引用可乐的话:“我们真是太有才了。”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也会对环境进行相应的创设,如春天时利用皱纸做一些柳条,折纸樱花来装饰环境,如此设计后的自然角处处都有幼儿的痕迹,展现了幼儿的童真、童趣。
  (二)以幼儿为主体,创设自然角
  1.与幼儿有约,共同创设自然角
  在自然角创设之际,我先跟幼儿一起商议自然角创设并讨论了我们班的创设内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向幼儿发出了邀请,请他们回家和父母商量后,带上合适的动植物来园。第二天,幼儿都带来了喜爱的植物,让我惊喜的是幼儿还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和照料它们的方法,于是我将照料的方法打印出来在展板上进行了陈列。以蝌蚪为例,以下是我班“蝌蚪养殖行动”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儿童的视角下,课程可以如此有趣,自然角不再一成不变。
  2.与家长有约,丰富自然角材料
  班级自然角的创设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长不配合、不理解会直接导致材料的缺失,因此我利用家长园地、家长会、班级群及时向家长宣传自然角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爱护动植物的情感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将幼儿商议后的设计结果告知家长,寻求家长的协助,为班级自然角添砖加瓦。
  (三)以记录为载体,激活自然角
  自然角创设的初衷就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增加和丰富幼儿自然学知识,培养他们爱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幼儿的观察记录表就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途径之一。观察记录表是幼儿以图文形式将自己发现的变化进行记录,让他们通过观察记录捕捉到动植物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甚至于节气对于动植物的影响。观察记录表该如何设计,幼儿是如何记录的。我以观察蝌蚪为例结合课程,将我班两位幼儿的观察记录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从这些观察记录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主题课程下,幼儿通过记录不断地关注蝌蚪的变化,并从中汲取了各种知识,如蝌蚪喜欢生活在有浮萍的河水中,它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等,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体验也得到了展现。除了个人记录还可以有小组记录,像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认养一盆种子照顾它,细心记录下每一次的变化,等到种子破土发芽那一刻幼儿别提有多激动了。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幼儿经验的连续发展
  1.重视幼儿的有效信息,助自主探索及时提升
  为了让幼儿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我班也有自己的一套班级公约。每天的8:00-8:30是幼儿固定照料动植物的时间。每周五会有“分享会”,我们会请3—4位幼儿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让其余幼儿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每周每一位幼儿都会依据记录表和日常照顾动植物的表现(老师和其他幼儿的评价)得到1—2颗五角星,累计得到3颗以上就可以到教师处兑换喜欢的植物种子,并可带回家种植。
  2.开展家园有效互动,助班级自然角三维链接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是幼儿堅持做好一件事情的坚强后盾。为了让家长们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会邀请家长在放学后参观班级自然角,让家长将好的养殖方法和建议分享在班级群中,并将幼儿的活动过程拍照分享在群相册中,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照顾动植物时遇到的问题发送在群里,大家一起探讨。家园的有效互动,让班级自然角的创设真正落在实处,为促进幼儿经验的连续发展提供助力。
  经过几个月的创设和实施,我发现我班幼儿不仅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社会性也得到了发展,会主动帮助和照顾遇到困难的同伴。幼儿还会互相学习饲养方法、记录方式,记录的形式和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了。我们班的自然角已经成为了幼儿分享秘密的趣味之地。接下来,我班会继续以主题课程为依据,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班级自然角充满艺趣,让幼儿体验劳动之乐。
其他文献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做一名教师十分不易。不仅需要知识和高于知识的智慧,需要方法和高于方法的能力,还需要修养和高于修养的人格力量。  教师是一个高尚而伟大的职业。而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风和幼儿园的园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幼儿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教师,每一位教师都
期刊
在一次晨间谈话中,孩子们纷纷聊起了自己的母亲。恰逢临近母亲节,为了唤起孩子们关爱母亲的意识,也为了传承中华孝道,我将本次主题定位为“送给妈妈的礼物”,希望孩子们能够把孝顺母亲这一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经过涂鸦期、象征期逐渐发展到了图式期。孩子们的创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表现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对于线条的运用也是游刃有余,甚至能够创编线条的组合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践行“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园的活动游戏化,让幼儿身心在愉悦的游戏中 健康发展。  情景一:  每年的九月份,伴随着新生入园,孩子们的哭闹声响彻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每个入园的宝宝,都会说着同样的话:“我要找妈妈”“我吃完
期刊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思维的活跃性和独特性,养成积极探索的好习惯。幼儿好奇心较强,什么东西都想去尝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以及由此生成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生活实践中的案例,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以及探索科学的方法,萌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期刊
幼儿生活在家庭中,学习在家庭中,成长在家庭中。幼儿有了疑问会向家长求助,家长对幼儿提问应对处理得是否得当、是否正确,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班级家长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提问及家长回应的情况,探索家长正确回应幼儿提问的态度、方法,以帮助家长充分利用教育契机,支持幼儿的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教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是支持幼儿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一个富有支持性的环境应能够更好地引发、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学习,且环境的创设折射出教育者所传递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目前,我园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在环创理念上早已突破了將环境作为“摆设、景观”的误区,能站在主题活动及幼儿
期刊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内容精神要求,幼儿园科学活动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秋天捡落叶时,幼儿会问:“为什么叶子上叶脉有的粗有的细?”“美工区的渲染画
期刊
美國的两项国家级长期追踪的教育研究项目结果表明,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人的阅读能力往往决定了他的学业成就,同时也是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早期阅读的重视,很多幼儿园从班级“图书角”创设逐步扩大到规模不一的园级“图书馆”的建设,用于满足与支持幼儿的阅读行为。在“十三五”期间,我园进行了“提升幼儿阅读素养的‘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尝试将幼儿园作为一个“图书馆”来进行整体建构,让幼
期刊
大班上学期,在“我是中国娃”的主题下,我们进行了认识湖州本土文化的小分支活动,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满足幼儿的需求及发展。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流失,为了让幼儿对本土文化感兴趣,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对课程中原有的活动进行了梳理,将传统文化活动和身边本土人、事、物等相结合,让幼儿能够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渐渐地喜欢上湖州,爱上湖州,对湖州本土文化越来越有兴趣呢?这是一项需要思考的内
期刊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激励与评价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幼儿日常表现”“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着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但纵观国内幼儿教育实践,教师在观察中仍存在着观察者的角色缺失、观察缺乏计划性、方法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