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着山路盘旋近两小时,来到位于宁夏固原原州区与西吉县交界的张易镇南湾村。65岁的刘占海拧开屋外的水龙头,“哧”的一声,白花花的自来水喷涌而出。院子里,老伴兴奋地摁动洗衣机,生平第一次,她不用手洗衣服:“饮水工程通了,再也不用到十几公里外的山谷下找水了”。
固原县城,8年前连当地常见病都无力接诊的原州区医院,在福建协和医院多年对口援建下,如今已是科室齐全的二甲医院,正在申报三级乙等医院。副院长高小平的脸上,笑纹多过皱纹。
宁南山区隆德县张树村,养着26头“扶贫牛”的村民张玄军搬进新房,他最得意的是培养出一个博士儿子、一个本科女儿……
这里是宁夏西海固——曾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代名词的地方。
当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的黄沙漫漫,一声长叹,“苦瘠甲天下”;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摇头叹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
变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央重大决策。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1996年,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构想,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由福建对口宁夏,帮扶主战场,正是西海固。
20年,闽宁携手,山海结盟,扶贫协作催生全面合作,优势互补生成新的优势,空间交换拓展新的空间,西海固的变化,就是生动答卷。
携手发力改变苦瘠面貌
一双手,皴裂如树皮,在满是砂砾的荒滩中翻土埋种。谢兴昌汗水和着泥土的脸上,写满无奈,身后,狂风卷起漫天黄沙。
一双手,在葡萄园中上下翻飞,修枝剪叶。满园沁人心脾的绿色,叠映着谢兴昌满是憧憬的笑脸。
搬迁到距银川约50公里的永宁县闽宁镇以前,谢兴昌一家已经在西吉县红太村住了几代。在这个“世界级”的贫困带西海固,聚集着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个移民开发区,人口228万,其中回族群众就近125万,是全区最大回族群众聚集区。
有人说,不了解西海固人对“水”的情感,就无法理解西海固脱贫的难度。
年均降水量不过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最旱的年头,渴极了的牛嗅到水味,会挣脱缰绳,追着送水车一路狂奔;水盖打开,几只麻雀自天而降,扎进水桶,溺水而亡。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这是诗人笔下的悲情。“这片土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这是作家张承志对故乡的长叹。
缺水,扼杀了西海固的生机。干旱的耕地里,即使高产的玉米,亩产也不过200余斤,而种子就占40多斤。等雨耕种,靠天吃饭,直到1995年,当地人均收入还只有600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小康路上,任何一个贫困地区,都不能掉队!
伴随着国务院“三西扶贫开发计划”的启动、东西部对口帮扶战略的施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海固脱贫战役,就此打响。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建与宁夏,由此拉开了一段跨越20年的 “帮扶接力”。
强力部署,组织架构迅速组建。1996年,福建成立了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当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建召开,会议确定:两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建立扶贫协作发展基金;从沿海5个省辖市中选出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
狠抓落实,实地调研随即展开。1997年4月,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6天里,习近平走访了5个对口帮扶县,查看了吊庄搬迁、井窖抗旱,探访了贫困家庭……在移民搬迁的玉泉营闽宁村考察时,他提出,要集力聚资,打造样板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持续发力,资金投入确保到位。连续3年,福建每年从财政中拿出1500万元,用于解决西海固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问题。玉泉营的“闽宁村”,也率先启动。千年的戈壁荒滩,因为闽宁协作的伟力,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公路、学校、卫生院,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次第展开,伴随着人欢马叫,第一批自发搬迁的移民,打破了荒原的寂静。
走过20年,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成为一座新城:6个村,6万多人口,每个村名都彰显着闽宁协作的特色,铭记着爱心书写的传奇。谢兴昌所在的福宁村,人口最多,光原红太村就有近60户。8年前,老谢年纪大了不再担任村支书,但养起了牛、种起了葡萄和枸杞,年收入过万。如今,5个子女全部完成学业,当了医生、做了设计师,5户人家5部车,过上了“做梦都笑醒的日子”。
而这样的闽宁示范村和生态移民村,在宁夏多达160个。
随着百万移民出荒山,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铺开。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已是满坡皆绿,在固原,草原植被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5%跃升为73%,彭阳的森林覆盖率从3%提高到26.2%,年均蒸发量也降了不少。西海固地区的人均收入,去年也首次达到6446元,当地群众的饮水难、出行难、上学难,大大改善。
当地人说,过去只能“生出来,活下去”,现在,党和政府终结了西海固的苦瘠历史,这日子,才迎来了真正的好生活。 政府领跑带动市场接棒
坐着轮椅,张世坤低头专心地粘接着一枝玫瑰。最后一片叶子接好,左右欣赏一番,他有些得意,“这批人造花要出口,摆在老外的客厅呢。”
过去他几乎忘了什么是笑。下肢有严重残疾,农活没法干,家里事也帮不上忙,张世坤只能每月在家等着领低保。不过,自打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里引入了这家人造花工厂,优先录用残疾朋友,他的人生走出了低谷。干活是计件,多劳多得,他少说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
闽宁对口帮扶一开始,双方高层意识到,政府主导还需市场发力,引入市场机制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增强造血功能。
服务社会,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更高的价值。1997年第二次联席会议时,习近平与在宁夏的11位闽商座谈,希望他们把福建的先进理念和好项目带到宁夏,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到宁夏找市场。闽宁双方高层也决定,把优势嫁接起来,把空间联通起来,把市场力量发挥出来,以产业协作为基础,激活、释放企业和社会力量扶贫协作的内生动力。
政府领跑,企业接棒,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扶贫,在西海固展开。
林占熺带着使命进山。这位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人称“菌草之父”,被福建省领导点将上阵,任务是帮助宁夏发展菌草业。从1997年起,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先后派出15批205名技术人员到宁夏推广菌草扶贫技术,并分别在彭阳、原州、海原等地和闽宁村建立示范点,很快就发展菌草种植农户1万多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林水英带着产业北上。这位福建的“全国种粮女标兵”在西吉1万多亩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华林模式”。7个生产基地,不仅帮扶援建了移民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的农民种植蔬菜2万多亩。
柯允君带着规划“落户”。他是当年习近平邀请座谈的11名在宁福建企业家之一。座谈回来,这位日盛化工集团董事长就立下宏愿:把家搬到宁夏,把公司打造成百年企业。他请人设计了一座寓意“东西合作”的不锈钢雕塑,立于公司门前。如今,他的企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发泡剂和水合肼生产企业,今年正增资10亿元扩充产能。
潘文贤带着信心上路。这位专做“人造花出口”的老板,此前辗转多地,从泉州到深圳,从深圳到广西,最后选择宁夏隆德,“沿海人工成本已经高涨,对于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是很大冲击。”2011年,潘文贤在考察了隆德市场后,立即拍板,一个投资1亿元人民币、年出口2500万美元的人造花项目,就此落户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
成功模式引来“投资编队”。严国圣“一投再投”,利用西吉盛产的土豆开发休闲食品,建起了土豆变金豆的“薯业帝国”,实现了西吉现代工业零的突破;林锦云“一转再转”,先做服务业,搞建材大市场,再种植万亩油用牡丹,搅活了市场的一池春水;林晓辉“一招再招”,通过以商招商,在位于隆德的闽宁扶贫产业园里,引来了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13个项目,让工业基础薄弱的西海固,延伸出一个个产业链条……
思路决定成效。20年过去,福建成为西海固投资项目最多、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最好的省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当年闽宁双方确立的对口帮扶16个字原则,走出文件,变成现实,催生出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也改变了西海固人延续千年的思维。
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
回族姑娘宋彩香,在位于西吉将台镇的华林蔬菜基地上班。正在施肥的她,自豪地告诉我们:过去自己干农活,汗没少流,罪没少受,但东西卖不动,钱也挣不上。现在,培训了新技术,每天坐着公司的大巴来华林基地上班,上个月做得勤,挣了4600多元。
移民史旭东,是第一批尝试承包菌棚的人。搬到永宁县原隆村后,他看准菌菇产业的前景,刻苦学习新技术。去年8月,他承包了一个大棚,折算年纯收入过万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西海固农民收入年均增速都在15%左右。去年,人均收入历史性地超过6000元。
务工流向数据也可看出西海固产业扶贫的效果。2013年,西海固30万务工者中,12万在省外,11万在市外,固原本地消化七八万人。但2015年,务工总数仍然是30万左右,留在本地务工的人数已大大超过了外出打工的规模。
“这说明,我们的产业正在做大,对于吸纳当地贫困人群就业、增加收入发挥了很大效益,增强了地方经济的造血功能。”固原市市长马汉成很欣慰。
医病医“志”激发内生动力
听说有记者来自福建,盐池女孩侯晓梅眼睛一亮:“我想打听个人,您知道吗?他叫林家枢。”
“巧了,我刚刚采访完他。为什么要找他呀?”
“是他当年资助我上的学。几年前电话号码丢了,就再没联系上。明年我就要高考了,我想告诉他,我一定会考上!”
自强者恒强。对口帮扶,根本的还是要把信心扶起来,把志气扶起来,把精神扶起来。
2008年,春天。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宁调研。他看望的第一户人家,就是银川市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师。这一年,是闽宁协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也是教育扶贫从未中断的第十二个年头。“兴办更多的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儿童重回校园。”习近平念兹在兹,反复叮嘱,推动了闽宁协作由点到面、由物及人向着整个社会事业全面拓展……
女孩打听的林家枢,来自福州,2008年至2012年挂职宁夏盐池县。像每位福建挂职干部一样,不光要负责当地经济建设,助学助教也是他的工作内容。4年间,他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与县直所有单位,也走访了每一家边远农村的贫困户。
山村孩子皴裂的手脚,渴望的眼神,让人心酸;家中无力供养,只好早早辍学;缺纸少笔,只能在地上写字;居住分散,上学如同远行,要带上一周的干粮,才能保证每顿饭一两个馒头配一碗水……
据统计,1982年“三西”建设之初,整个宁夏西海固地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只占总人口不足1%,文盲却占到57.4%。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归根到底要靠知识传授、靠人的改变。第六次闽宁联席会议决定,福建百所学校与宁夏贫困地区百所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实施“闽宁万名失学儿童救助工程”。
斩“穷根”也要斩“病根”。与此同时,一场大规模的医疗帮扶也在全面展开。
尽管刚下夜班,一身白大褂还没顾上换,黄仰发、苏一鸣、王承胜小哥仨依然青春洋溢,他们来自福建协和医院:一个主管麻醉、一个主管影像、一个主管开刀,刚好组成了泌尿外科一个手术团队。这正是西海固地区最急需的专科——当地水质偏硬,泌尿系统病症极为普遍,然而限于条件与水平,他们所挂职的固原市原州区医院,以往开出最多的处方便是转院。
“一地一病种,一病一团队,五年一周期,填补一空白”,福建集中省内所有三级医院,按宁夏所需,20年间累计派出348名骨干医生援宁支医。
手把手,一带一,上完白班连夜班,动完手术再授课。小哥仨的到来,填补了固原市原州区医院一项空白,副院长高小平拍着胸脯给年轻人打气:“手术你们放开做,服务协调我来扛。”3个月下来,泌尿外科病人转院率由过去的50%下降至5%。全院上下各科,如今是“争病人、抢病人、留病人”。
次第开花,全面结果。20年来,闽宁合作在各领域务实推进,务求实效:援建宁夏六盘山中学等236所学校;推动两地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帮助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
观念冲击带来发展提速
从当初乡下的出租屋,到城里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梦想正在照进西吉汉子蒙忠鹏的现实。
他曾随闽宁劳务交流到福建“见世面”。7年后,回到西吉,他开始了创业梦。开出租车,种马铃薯,2012年,又筹资100多万元,打出了“小秋”杂粮品牌,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成为村里最早种植覆膜玉米、最早养殖高端肉牛的人。
“眼光变了,天地就大了。”蒙忠鹏笑中满是自得。
“福建人吃美了手抓肉,宁夏人喝惯了功夫茶!”在宁夏流传甚广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闽宁协作带来的改变。
不过,从银川到固原,从吴忠到中卫,采访对象聊得最多的是观念冲击波。
一身西装、一桌功夫茶,董成碧俨然“老福建”,可一张嘴,依旧西吉口音。
闽宁协作一开始,劳务输出就被当成“铁杆庄稼”。1997年,只有19岁、挤在报名队伍中的董成碧,被西吉县劳动部门选定为管理负责人,原因很简单:少有的高中学历、会说普通话、去过县城、懂得怎么看红绿灯、怎么过马路……
没有火车就包了几辆大客车,董成碧和小伙伴一路颠簸3天才到福建莆田。不光是饮食、气候不习惯,流水线生产,光是对管理规定的适应,更让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头大。
艰难的适应,痛苦的坚守,换来的是开放的思维、市场的眼光和规则的意识。小学5年级毕业的李林霞,打工返乡,成了银川一家珠宝店的经理;回族女孩王文娟“游学福建”,年纪轻轻当上了闽宁镇中银绒业针织厂的车间主管;南国强沿海学艺,回家在西吉震湖乡当上“羊倌”,办起当地第一家黑山羊养殖社……
新视野、新观念、新模式的冲击,也在深刻改变着宁夏的干部。
20年来,福建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农业和医疗技术人员、专家、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超过2000人,宁夏也先后选送了14批231名基层干部到福建挂职。双向交流,贴近学习,深度互动,在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开放与封闭、传统与现代之间,不仅开行了直通车,搭起了连心桥,也办起了开放教育、市场熏陶和观念洗礼的“速成班”。
到莆田挂职一年多,西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金平坦言“受刺激,受教育”。为了给企业排忧解难,莆田干部白天在厂区现场办公,晚上访客户联系业务。政府如此这般“把企业放在心上,把心放在企业上”,对马金平触动很大。
将台镇党委书记戴华盛,挂职回来变了个人。他借鉴莆田经验,运用“模式招商”“思路招商”“蓝图招商”,成功实现2000万元撬动资金聚拢3.6亿元市场资本,被赞为“将台速度”。
西吉县委书记马志宏对福建人的敢拼敢试、敢想敢干印象深刻:“福建有的山区自然条件不好,经济也不发达,可他们仍然尽心尽力帮扶我们,这是怎样的一种大局意识和深厚情谊?我们若不奋起,有何脸面面对父老?”
“西部地区要想站起来、赶上来、走得远,必须抛弃‘等靠要’思想,让每一个宁夏人成为自立的主体、创造的主体、活力的主体,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更有信心通过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实现提前脱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对于打赢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北国的凤凰南国的龙,党中央圆了千年梦。福建宁夏手拉手,奔向共同新繁荣……”一首流传在西海固的新“花儿”,唱出了闽宁协作20年的真挚感情。
站在被誉为“胜利之山”的六盘山山顶,天高云淡,长空列雁,胜利豪情,油然而生。当年走过雪山草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翻越六盘山时,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胜利的号角曾经激荡三军;今天,怀抱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从这里启程,打响了消灭贫困的总攻。今日长缨在手,何愁缚住苍龙?
六盘山,曾经记录下历史转折的奇迹,也必将见证一个摆脱贫困新时代的开启。G
(转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12日)
固原县城,8年前连当地常见病都无力接诊的原州区医院,在福建协和医院多年对口援建下,如今已是科室齐全的二甲医院,正在申报三级乙等医院。副院长高小平的脸上,笑纹多过皱纹。
宁南山区隆德县张树村,养着26头“扶贫牛”的村民张玄军搬进新房,他最得意的是培养出一个博士儿子、一个本科女儿……
这里是宁夏西海固——曾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代名词的地方。
当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的黄沙漫漫,一声长叹,“苦瘠甲天下”;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摇头叹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
变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央重大决策。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1996年,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构想,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由福建对口宁夏,帮扶主战场,正是西海固。
20年,闽宁携手,山海结盟,扶贫协作催生全面合作,优势互补生成新的优势,空间交换拓展新的空间,西海固的变化,就是生动答卷。
携手发力改变苦瘠面貌
一双手,皴裂如树皮,在满是砂砾的荒滩中翻土埋种。谢兴昌汗水和着泥土的脸上,写满无奈,身后,狂风卷起漫天黄沙。
一双手,在葡萄园中上下翻飞,修枝剪叶。满园沁人心脾的绿色,叠映着谢兴昌满是憧憬的笑脸。
搬迁到距银川约50公里的永宁县闽宁镇以前,谢兴昌一家已经在西吉县红太村住了几代。在这个“世界级”的贫困带西海固,聚集着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个移民开发区,人口228万,其中回族群众就近125万,是全区最大回族群众聚集区。
有人说,不了解西海固人对“水”的情感,就无法理解西海固脱贫的难度。
年均降水量不过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最旱的年头,渴极了的牛嗅到水味,会挣脱缰绳,追着送水车一路狂奔;水盖打开,几只麻雀自天而降,扎进水桶,溺水而亡。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这是诗人笔下的悲情。“这片土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这是作家张承志对故乡的长叹。
缺水,扼杀了西海固的生机。干旱的耕地里,即使高产的玉米,亩产也不过200余斤,而种子就占40多斤。等雨耕种,靠天吃饭,直到1995年,当地人均收入还只有600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小康路上,任何一个贫困地区,都不能掉队!
伴随着国务院“三西扶贫开发计划”的启动、东西部对口帮扶战略的施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海固脱贫战役,就此打响。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建与宁夏,由此拉开了一段跨越20年的 “帮扶接力”。
强力部署,组织架构迅速组建。1996年,福建成立了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当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建召开,会议确定:两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建立扶贫协作发展基金;从沿海5个省辖市中选出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
狠抓落实,实地调研随即展开。1997年4月,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6天里,习近平走访了5个对口帮扶县,查看了吊庄搬迁、井窖抗旱,探访了贫困家庭……在移民搬迁的玉泉营闽宁村考察时,他提出,要集力聚资,打造样板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持续发力,资金投入确保到位。连续3年,福建每年从财政中拿出1500万元,用于解决西海固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问题。玉泉营的“闽宁村”,也率先启动。千年的戈壁荒滩,因为闽宁协作的伟力,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公路、学校、卫生院,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次第展开,伴随着人欢马叫,第一批自发搬迁的移民,打破了荒原的寂静。
走过20年,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成为一座新城:6个村,6万多人口,每个村名都彰显着闽宁协作的特色,铭记着爱心书写的传奇。谢兴昌所在的福宁村,人口最多,光原红太村就有近60户。8年前,老谢年纪大了不再担任村支书,但养起了牛、种起了葡萄和枸杞,年收入过万。如今,5个子女全部完成学业,当了医生、做了设计师,5户人家5部车,过上了“做梦都笑醒的日子”。
而这样的闽宁示范村和生态移民村,在宁夏多达160个。
随着百万移民出荒山,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铺开。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已是满坡皆绿,在固原,草原植被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5%跃升为73%,彭阳的森林覆盖率从3%提高到26.2%,年均蒸发量也降了不少。西海固地区的人均收入,去年也首次达到6446元,当地群众的饮水难、出行难、上学难,大大改善。
当地人说,过去只能“生出来,活下去”,现在,党和政府终结了西海固的苦瘠历史,这日子,才迎来了真正的好生活。 政府领跑带动市场接棒
坐着轮椅,张世坤低头专心地粘接着一枝玫瑰。最后一片叶子接好,左右欣赏一番,他有些得意,“这批人造花要出口,摆在老外的客厅呢。”
过去他几乎忘了什么是笑。下肢有严重残疾,农活没法干,家里事也帮不上忙,张世坤只能每月在家等着领低保。不过,自打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里引入了这家人造花工厂,优先录用残疾朋友,他的人生走出了低谷。干活是计件,多劳多得,他少说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
闽宁对口帮扶一开始,双方高层意识到,政府主导还需市场发力,引入市场机制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增强造血功能。
服务社会,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更高的价值。1997年第二次联席会议时,习近平与在宁夏的11位闽商座谈,希望他们把福建的先进理念和好项目带到宁夏,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到宁夏找市场。闽宁双方高层也决定,把优势嫁接起来,把空间联通起来,把市场力量发挥出来,以产业协作为基础,激活、释放企业和社会力量扶贫协作的内生动力。
政府领跑,企业接棒,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扶贫,在西海固展开。
林占熺带着使命进山。这位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人称“菌草之父”,被福建省领导点将上阵,任务是帮助宁夏发展菌草业。从1997年起,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先后派出15批205名技术人员到宁夏推广菌草扶贫技术,并分别在彭阳、原州、海原等地和闽宁村建立示范点,很快就发展菌草种植农户1万多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林水英带着产业北上。这位福建的“全国种粮女标兵”在西吉1万多亩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华林模式”。7个生产基地,不仅帮扶援建了移民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的农民种植蔬菜2万多亩。
柯允君带着规划“落户”。他是当年习近平邀请座谈的11名在宁福建企业家之一。座谈回来,这位日盛化工集团董事长就立下宏愿:把家搬到宁夏,把公司打造成百年企业。他请人设计了一座寓意“东西合作”的不锈钢雕塑,立于公司门前。如今,他的企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发泡剂和水合肼生产企业,今年正增资10亿元扩充产能。
潘文贤带着信心上路。这位专做“人造花出口”的老板,此前辗转多地,从泉州到深圳,从深圳到广西,最后选择宁夏隆德,“沿海人工成本已经高涨,对于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是很大冲击。”2011年,潘文贤在考察了隆德市场后,立即拍板,一个投资1亿元人民币、年出口2500万美元的人造花项目,就此落户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
成功模式引来“投资编队”。严国圣“一投再投”,利用西吉盛产的土豆开发休闲食品,建起了土豆变金豆的“薯业帝国”,实现了西吉现代工业零的突破;林锦云“一转再转”,先做服务业,搞建材大市场,再种植万亩油用牡丹,搅活了市场的一池春水;林晓辉“一招再招”,通过以商招商,在位于隆德的闽宁扶贫产业园里,引来了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13个项目,让工业基础薄弱的西海固,延伸出一个个产业链条……
思路决定成效。20年过去,福建成为西海固投资项目最多、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最好的省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当年闽宁双方确立的对口帮扶16个字原则,走出文件,变成现实,催生出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也改变了西海固人延续千年的思维。
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
回族姑娘宋彩香,在位于西吉将台镇的华林蔬菜基地上班。正在施肥的她,自豪地告诉我们:过去自己干农活,汗没少流,罪没少受,但东西卖不动,钱也挣不上。现在,培训了新技术,每天坐着公司的大巴来华林基地上班,上个月做得勤,挣了4600多元。
移民史旭东,是第一批尝试承包菌棚的人。搬到永宁县原隆村后,他看准菌菇产业的前景,刻苦学习新技术。去年8月,他承包了一个大棚,折算年纯收入过万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西海固农民收入年均增速都在15%左右。去年,人均收入历史性地超过6000元。
务工流向数据也可看出西海固产业扶贫的效果。2013年,西海固30万务工者中,12万在省外,11万在市外,固原本地消化七八万人。但2015年,务工总数仍然是30万左右,留在本地务工的人数已大大超过了外出打工的规模。
“这说明,我们的产业正在做大,对于吸纳当地贫困人群就业、增加收入发挥了很大效益,增强了地方经济的造血功能。”固原市市长马汉成很欣慰。
医病医“志”激发内生动力
听说有记者来自福建,盐池女孩侯晓梅眼睛一亮:“我想打听个人,您知道吗?他叫林家枢。”
“巧了,我刚刚采访完他。为什么要找他呀?”
“是他当年资助我上的学。几年前电话号码丢了,就再没联系上。明年我就要高考了,我想告诉他,我一定会考上!”
自强者恒强。对口帮扶,根本的还是要把信心扶起来,把志气扶起来,把精神扶起来。
2008年,春天。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宁调研。他看望的第一户人家,就是银川市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师。这一年,是闽宁协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也是教育扶贫从未中断的第十二个年头。“兴办更多的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儿童重回校园。”习近平念兹在兹,反复叮嘱,推动了闽宁协作由点到面、由物及人向着整个社会事业全面拓展……
女孩打听的林家枢,来自福州,2008年至2012年挂职宁夏盐池县。像每位福建挂职干部一样,不光要负责当地经济建设,助学助教也是他的工作内容。4年间,他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与县直所有单位,也走访了每一家边远农村的贫困户。
山村孩子皴裂的手脚,渴望的眼神,让人心酸;家中无力供养,只好早早辍学;缺纸少笔,只能在地上写字;居住分散,上学如同远行,要带上一周的干粮,才能保证每顿饭一两个馒头配一碗水……
据统计,1982年“三西”建设之初,整个宁夏西海固地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只占总人口不足1%,文盲却占到57.4%。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归根到底要靠知识传授、靠人的改变。第六次闽宁联席会议决定,福建百所学校与宁夏贫困地区百所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实施“闽宁万名失学儿童救助工程”。
斩“穷根”也要斩“病根”。与此同时,一场大规模的医疗帮扶也在全面展开。
尽管刚下夜班,一身白大褂还没顾上换,黄仰发、苏一鸣、王承胜小哥仨依然青春洋溢,他们来自福建协和医院:一个主管麻醉、一个主管影像、一个主管开刀,刚好组成了泌尿外科一个手术团队。这正是西海固地区最急需的专科——当地水质偏硬,泌尿系统病症极为普遍,然而限于条件与水平,他们所挂职的固原市原州区医院,以往开出最多的处方便是转院。
“一地一病种,一病一团队,五年一周期,填补一空白”,福建集中省内所有三级医院,按宁夏所需,20年间累计派出348名骨干医生援宁支医。
手把手,一带一,上完白班连夜班,动完手术再授课。小哥仨的到来,填补了固原市原州区医院一项空白,副院长高小平拍着胸脯给年轻人打气:“手术你们放开做,服务协调我来扛。”3个月下来,泌尿外科病人转院率由过去的50%下降至5%。全院上下各科,如今是“争病人、抢病人、留病人”。
次第开花,全面结果。20年来,闽宁合作在各领域务实推进,务求实效:援建宁夏六盘山中学等236所学校;推动两地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帮助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
观念冲击带来发展提速
从当初乡下的出租屋,到城里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梦想正在照进西吉汉子蒙忠鹏的现实。
他曾随闽宁劳务交流到福建“见世面”。7年后,回到西吉,他开始了创业梦。开出租车,种马铃薯,2012年,又筹资100多万元,打出了“小秋”杂粮品牌,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成为村里最早种植覆膜玉米、最早养殖高端肉牛的人。
“眼光变了,天地就大了。”蒙忠鹏笑中满是自得。
“福建人吃美了手抓肉,宁夏人喝惯了功夫茶!”在宁夏流传甚广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闽宁协作带来的改变。
不过,从银川到固原,从吴忠到中卫,采访对象聊得最多的是观念冲击波。
一身西装、一桌功夫茶,董成碧俨然“老福建”,可一张嘴,依旧西吉口音。
闽宁协作一开始,劳务输出就被当成“铁杆庄稼”。1997年,只有19岁、挤在报名队伍中的董成碧,被西吉县劳动部门选定为管理负责人,原因很简单:少有的高中学历、会说普通话、去过县城、懂得怎么看红绿灯、怎么过马路……
没有火车就包了几辆大客车,董成碧和小伙伴一路颠簸3天才到福建莆田。不光是饮食、气候不习惯,流水线生产,光是对管理规定的适应,更让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头大。
艰难的适应,痛苦的坚守,换来的是开放的思维、市场的眼光和规则的意识。小学5年级毕业的李林霞,打工返乡,成了银川一家珠宝店的经理;回族女孩王文娟“游学福建”,年纪轻轻当上了闽宁镇中银绒业针织厂的车间主管;南国强沿海学艺,回家在西吉震湖乡当上“羊倌”,办起当地第一家黑山羊养殖社……
新视野、新观念、新模式的冲击,也在深刻改变着宁夏的干部。
20年来,福建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农业和医疗技术人员、专家、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超过2000人,宁夏也先后选送了14批231名基层干部到福建挂职。双向交流,贴近学习,深度互动,在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开放与封闭、传统与现代之间,不仅开行了直通车,搭起了连心桥,也办起了开放教育、市场熏陶和观念洗礼的“速成班”。
到莆田挂职一年多,西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金平坦言“受刺激,受教育”。为了给企业排忧解难,莆田干部白天在厂区现场办公,晚上访客户联系业务。政府如此这般“把企业放在心上,把心放在企业上”,对马金平触动很大。
将台镇党委书记戴华盛,挂职回来变了个人。他借鉴莆田经验,运用“模式招商”“思路招商”“蓝图招商”,成功实现2000万元撬动资金聚拢3.6亿元市场资本,被赞为“将台速度”。
西吉县委书记马志宏对福建人的敢拼敢试、敢想敢干印象深刻:“福建有的山区自然条件不好,经济也不发达,可他们仍然尽心尽力帮扶我们,这是怎样的一种大局意识和深厚情谊?我们若不奋起,有何脸面面对父老?”
“西部地区要想站起来、赶上来、走得远,必须抛弃‘等靠要’思想,让每一个宁夏人成为自立的主体、创造的主体、活力的主体,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更有信心通过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实现提前脱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对于打赢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北国的凤凰南国的龙,党中央圆了千年梦。福建宁夏手拉手,奔向共同新繁荣……”一首流传在西海固的新“花儿”,唱出了闽宁协作20年的真挚感情。
站在被誉为“胜利之山”的六盘山山顶,天高云淡,长空列雁,胜利豪情,油然而生。当年走过雪山草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翻越六盘山时,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胜利的号角曾经激荡三军;今天,怀抱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从这里启程,打响了消灭贫困的总攻。今日长缨在手,何愁缚住苍龙?
六盘山,曾经记录下历史转折的奇迹,也必将见证一个摆脱贫困新时代的开启。G
(转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