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绿六盘山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着山路盘旋近两小时,来到位于宁夏固原原州区与西吉县交界的张易镇南湾村。65岁的刘占海拧开屋外的水龙头,“哧”的一声,白花花的自来水喷涌而出。院子里,老伴兴奋地摁动洗衣机,生平第一次,她不用手洗衣服:“饮水工程通了,再也不用到十几公里外的山谷下找水了”。
  固原县城,8年前连当地常见病都无力接诊的原州区医院,在福建协和医院多年对口援建下,如今已是科室齐全的二甲医院,正在申报三级乙等医院。副院长高小平的脸上,笑纹多过皱纹。


  宁南山区隆德县张树村,养着26头“扶贫牛”的村民张玄军搬进新房,他最得意的是培养出一个博士儿子、一个本科女儿……
  这里是宁夏西海固——曾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近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代名词的地方。
  当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的黄沙漫漫,一声长叹,“苦瘠甲天下”;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摇头叹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
  变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央重大决策。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1996年,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构想,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由福建对口宁夏,帮扶主战场,正是西海固。
  20年,闽宁携手,山海结盟,扶贫协作催生全面合作,优势互补生成新的优势,空间交换拓展新的空间,西海固的变化,就是生动答卷。
  携手发力改变苦瘠面貌


  一双手,皴裂如树皮,在满是砂砾的荒滩中翻土埋种。谢兴昌汗水和着泥土的脸上,写满无奈,身后,狂风卷起漫天黄沙。
  一双手,在葡萄园中上下翻飞,修枝剪叶。满园沁人心脾的绿色,叠映着谢兴昌满是憧憬的笑脸。
  搬迁到距银川约50公里的永宁县闽宁镇以前,谢兴昌一家已经在西吉县红太村住了几代。在这个“世界级”的贫困带西海固,聚集着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个移民开发区,人口228万,其中回族群众就近125万,是全区最大回族群众聚集区。
  有人说,不了解西海固人对“水”的情感,就无法理解西海固脱贫的难度。
  年均降水量不过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最旱的年头,渴极了的牛嗅到水味,会挣脱缰绳,追着送水车一路狂奔;水盖打开,几只麻雀自天而降,扎进水桶,溺水而亡。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这是诗人笔下的悲情。“这片土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这是作家张承志对故乡的长叹。
  缺水,扼杀了西海固的生机。干旱的耕地里,即使高产的玉米,亩产也不过200余斤,而种子就占40多斤。等雨耕种,靠天吃饭,直到1995年,当地人均收入还只有600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小康路上,任何一个贫困地区,都不能掉队!
  伴随着国务院“三西扶贫开发计划”的启动、东西部对口帮扶战略的施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海固脱贫战役,就此打响。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建与宁夏,由此拉开了一段跨越20年的 “帮扶接力”。
  强力部署,组织架构迅速组建。1996年,福建成立了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当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建召开,会议确定:两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建立扶贫协作发展基金;从沿海5个省辖市中选出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
  狠抓落实,实地调研随即展开。1997年4月,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6天里,习近平走访了5个对口帮扶县,查看了吊庄搬迁、井窖抗旱,探访了贫困家庭……在移民搬迁的玉泉营闽宁村考察时,他提出,要集力聚资,打造样板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持续发力,资金投入确保到位。连续3年,福建每年从财政中拿出1500万元,用于解决西海固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问题。玉泉营的“闽宁村”,也率先启动。千年的戈壁荒滩,因为闽宁协作的伟力,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公路、学校、卫生院,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次第展开,伴随着人欢马叫,第一批自发搬迁的移民,打破了荒原的寂静。
  走过20年,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成为一座新城:6个村,6万多人口,每个村名都彰显着闽宁协作的特色,铭记着爱心书写的传奇。谢兴昌所在的福宁村,人口最多,光原红太村就有近60户。8年前,老谢年纪大了不再担任村支书,但养起了牛、种起了葡萄和枸杞,年收入过万。如今,5个子女全部完成学业,当了医生、做了设计师,5户人家5部车,过上了“做梦都笑醒的日子”。
  而这样的闽宁示范村和生态移民村,在宁夏多达160个。
  随着百万移民出荒山,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铺开。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已是满坡皆绿,在固原,草原植被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5%跃升为73%,彭阳的森林覆盖率从3%提高到26.2%,年均蒸发量也降了不少。西海固地区的人均收入,去年也首次达到6446元,当地群众的饮水难、出行难、上学难,大大改善。
  当地人说,过去只能“生出来,活下去”,现在,党和政府终结了西海固的苦瘠历史,这日子,才迎来了真正的好生活。   政府领跑带动市场接棒
  坐着轮椅,张世坤低头专心地粘接着一枝玫瑰。最后一片叶子接好,左右欣赏一番,他有些得意,“这批人造花要出口,摆在老外的客厅呢。”
  过去他几乎忘了什么是笑。下肢有严重残疾,农活没法干,家里事也帮不上忙,张世坤只能每月在家等着领低保。不过,自打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里引入了这家人造花工厂,优先录用残疾朋友,他的人生走出了低谷。干活是计件,多劳多得,他少说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
  闽宁对口帮扶一开始,双方高层意识到,政府主导还需市场发力,引入市场机制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增强造血功能。
  服务社会,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更高的价值。1997年第二次联席会议时,习近平与在宁夏的11位闽商座谈,希望他们把福建的先进理念和好项目带到宁夏,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到宁夏找市场。闽宁双方高层也决定,把优势嫁接起来,把空间联通起来,把市场力量发挥出来,以产业协作为基础,激活、释放企业和社会力量扶贫协作的内生动力。
  政府领跑,企业接棒,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扶贫,在西海固展开。
  林占熺带着使命进山。这位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人称“菌草之父”,被福建省领导点将上阵,任务是帮助宁夏发展菌草业。从1997年起,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先后派出15批205名技术人员到宁夏推广菌草扶贫技术,并分别在彭阳、原州、海原等地和闽宁村建立示范点,很快就发展菌草种植农户1万多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林水英带着产业北上。这位福建的“全国种粮女标兵”在西吉1万多亩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华林模式”。7个生产基地,不仅帮扶援建了移民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的农民种植蔬菜2万多亩。
  柯允君带着规划“落户”。他是当年习近平邀请座谈的11名在宁福建企业家之一。座谈回来,这位日盛化工集团董事长就立下宏愿:把家搬到宁夏,把公司打造成百年企业。他请人设计了一座寓意“东西合作”的不锈钢雕塑,立于公司门前。如今,他的企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发泡剂和水合肼生产企业,今年正增资10亿元扩充产能。
  潘文贤带着信心上路。这位专做“人造花出口”的老板,此前辗转多地,从泉州到深圳,从深圳到广西,最后选择宁夏隆德,“沿海人工成本已经高涨,对于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是很大冲击。”2011年,潘文贤在考察了隆德市场后,立即拍板,一个投资1亿元人民币、年出口2500万美元的人造花项目,就此落户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
  成功模式引来“投资编队”。严国圣“一投再投”,利用西吉盛产的土豆开发休闲食品,建起了土豆变金豆的“薯业帝国”,实现了西吉现代工业零的突破;林锦云“一转再转”,先做服务业,搞建材大市场,再种植万亩油用牡丹,搅活了市场的一池春水;林晓辉“一招再招”,通过以商招商,在位于隆德的闽宁扶贫产业园里,引来了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13个项目,让工业基础薄弱的西海固,延伸出一个个产业链条……
  思路决定成效。20年过去,福建成为西海固投资项目最多、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最好的省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当年闽宁双方确立的对口帮扶16个字原则,走出文件,变成现实,催生出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也改变了西海固人延续千年的思维。
  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
  回族姑娘宋彩香,在位于西吉将台镇的华林蔬菜基地上班。正在施肥的她,自豪地告诉我们:过去自己干农活,汗没少流,罪没少受,但东西卖不动,钱也挣不上。现在,培训了新技术,每天坐着公司的大巴来华林基地上班,上个月做得勤,挣了4600多元。
  移民史旭东,是第一批尝试承包菌棚的人。搬到永宁县原隆村后,他看准菌菇产业的前景,刻苦学习新技术。去年8月,他承包了一个大棚,折算年纯收入过万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西海固农民收入年均增速都在15%左右。去年,人均收入历史性地超过6000元。
  务工流向数据也可看出西海固产业扶贫的效果。2013年,西海固30万务工者中,12万在省外,11万在市外,固原本地消化七八万人。但2015年,务工总数仍然是30万左右,留在本地务工的人数已大大超过了外出打工的规模。
  “这说明,我们的产业正在做大,对于吸纳当地贫困人群就业、增加收入发挥了很大效益,增强了地方经济的造血功能。”固原市市长马汉成很欣慰。
  医病医“志”激发内生动力
  听说有记者来自福建,盐池女孩侯晓梅眼睛一亮:“我想打听个人,您知道吗?他叫林家枢。”
  “巧了,我刚刚采访完他。为什么要找他呀?”
  “是他当年资助我上的学。几年前电话号码丢了,就再没联系上。明年我就要高考了,我想告诉他,我一定会考上!”
  自强者恒强。对口帮扶,根本的还是要把信心扶起来,把志气扶起来,把精神扶起来。
  2008年,春天。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宁调研。他看望的第一户人家,就是银川市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师。这一年,是闽宁协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也是教育扶贫从未中断的第十二个年头。“兴办更多的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儿童重回校园。”习近平念兹在兹,反复叮嘱,推动了闽宁协作由点到面、由物及人向着整个社会事业全面拓展……
  女孩打听的林家枢,来自福州,2008年至2012年挂职宁夏盐池县。像每位福建挂职干部一样,不光要负责当地经济建设,助学助教也是他的工作内容。4年间,他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与县直所有单位,也走访了每一家边远农村的贫困户。
  山村孩子皴裂的手脚,渴望的眼神,让人心酸;家中无力供养,只好早早辍学;缺纸少笔,只能在地上写字;居住分散,上学如同远行,要带上一周的干粮,才能保证每顿饭一两个馒头配一碗水……
  据统计,1982年“三西”建设之初,整个宁夏西海固地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只占总人口不足1%,文盲却占到57.4%。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归根到底要靠知识传授、靠人的改变。第六次闽宁联席会议决定,福建百所学校与宁夏贫困地区百所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实施“闽宁万名失学儿童救助工程”。
  斩“穷根”也要斩“病根”。与此同时,一场大规模的医疗帮扶也在全面展开。
  尽管刚下夜班,一身白大褂还没顾上换,黄仰发、苏一鸣、王承胜小哥仨依然青春洋溢,他们来自福建协和医院:一个主管麻醉、一个主管影像、一个主管开刀,刚好组成了泌尿外科一个手术团队。这正是西海固地区最急需的专科——当地水质偏硬,泌尿系统病症极为普遍,然而限于条件与水平,他们所挂职的固原市原州区医院,以往开出最多的处方便是转院。
  “一地一病种,一病一团队,五年一周期,填补一空白”,福建集中省内所有三级医院,按宁夏所需,20年间累计派出348名骨干医生援宁支医。
  手把手,一带一,上完白班连夜班,动完手术再授课。小哥仨的到来,填补了固原市原州区医院一项空白,副院长高小平拍着胸脯给年轻人打气:“手术你们放开做,服务协调我来扛。”3个月下来,泌尿外科病人转院率由过去的50%下降至5%。全院上下各科,如今是“争病人、抢病人、留病人”。
  次第开花,全面结果。20年来,闽宁合作在各领域务实推进,务求实效:援建宁夏六盘山中学等236所学校;推动两地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帮助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
  观念冲击带来发展提速
  从当初乡下的出租屋,到城里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梦想正在照进西吉汉子蒙忠鹏的现实。
  他曾随闽宁劳务交流到福建“见世面”。7年后,回到西吉,他开始了创业梦。开出租车,种马铃薯,2012年,又筹资100多万元,打出了“小秋”杂粮品牌,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成为村里最早种植覆膜玉米、最早养殖高端肉牛的人。
  “眼光变了,天地就大了。”蒙忠鹏笑中满是自得。
  “福建人吃美了手抓肉,宁夏人喝惯了功夫茶!”在宁夏流传甚广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闽宁协作带来的改变。
  不过,从银川到固原,从吴忠到中卫,采访对象聊得最多的是观念冲击波。
  一身西装、一桌功夫茶,董成碧俨然“老福建”,可一张嘴,依旧西吉口音。
  闽宁协作一开始,劳务输出就被当成“铁杆庄稼”。1997年,只有19岁、挤在报名队伍中的董成碧,被西吉县劳动部门选定为管理负责人,原因很简单:少有的高中学历、会说普通话、去过县城、懂得怎么看红绿灯、怎么过马路……
  没有火车就包了几辆大客车,董成碧和小伙伴一路颠簸3天才到福建莆田。不光是饮食、气候不习惯,流水线生产,光是对管理规定的适应,更让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头大。
  艰难的适应,痛苦的坚守,换来的是开放的思维、市场的眼光和规则的意识。小学5年级毕业的李林霞,打工返乡,成了银川一家珠宝店的经理;回族女孩王文娟“游学福建”,年纪轻轻当上了闽宁镇中银绒业针织厂的车间主管;南国强沿海学艺,回家在西吉震湖乡当上“羊倌”,办起当地第一家黑山羊养殖社……
  新视野、新观念、新模式的冲击,也在深刻改变着宁夏的干部。
  20年来,福建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农业和医疗技术人员、专家、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超过2000人,宁夏也先后选送了14批231名基层干部到福建挂职。双向交流,贴近学习,深度互动,在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开放与封闭、传统与现代之间,不仅开行了直通车,搭起了连心桥,也办起了开放教育、市场熏陶和观念洗礼的“速成班”。
  到莆田挂职一年多,西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金平坦言“受刺激,受教育”。为了给企业排忧解难,莆田干部白天在厂区现场办公,晚上访客户联系业务。政府如此这般“把企业放在心上,把心放在企业上”,对马金平触动很大。
  将台镇党委书记戴华盛,挂职回来变了个人。他借鉴莆田经验,运用“模式招商”“思路招商”“蓝图招商”,成功实现2000万元撬动资金聚拢3.6亿元市场资本,被赞为“将台速度”。
  西吉县委书记马志宏对福建人的敢拼敢试、敢想敢干印象深刻:“福建有的山区自然条件不好,经济也不发达,可他们仍然尽心尽力帮扶我们,这是怎样的一种大局意识和深厚情谊?我们若不奋起,有何脸面面对父老?”
  “西部地区要想站起来、赶上来、走得远,必须抛弃‘等靠要’思想,让每一个宁夏人成为自立的主体、创造的主体、活力的主体,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更有信心通过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实现提前脱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对于打赢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北国的凤凰南国的龙,党中央圆了千年梦。福建宁夏手拉手,奔向共同新繁荣……”一首流传在西海固的新“花儿”,唱出了闽宁协作20年的真挚感情。
  站在被誉为“胜利之山”的六盘山山顶,天高云淡,长空列雁,胜利豪情,油然而生。当年走过雪山草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翻越六盘山时,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胜利的号角曾经激荡三军;今天,怀抱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从这里启程,打响了消灭贫困的总攻。今日长缨在手,何愁缚住苍龙?
  六盘山,曾经记录下历史转折的奇迹,也必将见证一个摆脱贫困新时代的开启。G
  (转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12日)
其他文献
1997年,在一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宁夏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时任福建省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从同心到海原,从西吉到隆德,一路走来,一路谋划。那次访宁之行,让闽宁兄弟山海牵手,守望相助二十载。  2008年的春天,习近平再一次到宁夏考察工作。他深入沙漠、峁塬、社区、农村,看企业、访农户、问冷暖,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深深播入宁夏回汉各族群众的心田。  “等你们生活过得更
期刊
7月18日11时许,来宁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从固原机场一下飞机,就冒着大雨驱车70公里,来到位于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碑前敬献花篮,瞻仰参观了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纪念碑、纪念馆。今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纪念馆讲解员王凤杰兴奋地告诉记者,在三军会师纪念馆里,我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中央红军
期刊
18日下午15时40分许,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视察该村脱贫情况。记者回访时,村民对记者说,杨岭村当天下的是幸福雨,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雨,是帮我们脱贫致富的幸福雨。  总书记一进村民马科的家,就环视家里的陈设。他一边掀开炕上的单子一边笑着说:“现在的炕垒得很讲究,比我们那时候睡的炕好多了。”接着,总书记询问他家屋顶上有没有铺油毡布,漏不漏雨,电视能看多少个台的节目……在
期刊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宁夏龙头企业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视察。厂区一望无垠,林立的管廊、高耸的塔吊、巨大的烟囱、作业平台无不展示着宁东的发展活力。  宁东基地是依托宁东煤田建设能源化工及相关产业集群的大型工业基地。规划区总面积3484平方公里,范围覆盖宁夏灵武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等4个县市区,核心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距宁夏首府城市银川40公里,距黄河30公里。煤炭地质储量已探
期刊
七月的固原,天高云淡,重峦叠翠。  原州大地,细雨绵绵,沃野千里。7月18日下午五时许,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冒雨视察了万亩冷凉蔬菜基地,给雨中略显凉意的天气带来了丝丝温暖,给西海固人民带来了深切关怀。  在蔬菜展台前,刚采摘的新鲜西兰花、紫甘蓝、辣椒、马铃薯等,整齐“列队”。总书记边走边看并仔细询问。姚磨村村党支部书记姚选有幸成为向总书记介绍该村发展蔬菜情况的第一人,他向总
期刊
7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政府代主席咸辉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银川市贺兰县的宁浙电商创业园,了解园区规划建设及浙江对口支援情况。总书记与园区工作人员亲切握手,并向大家表示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创业园规划建设视频短片,到“义乌购”运营中心通过大屏幕实时了解义乌商城建设、运营及宁夏商品在浙销售情况,了解宁夏本地电商企业发展和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浙协作取得的
期刊
2008年4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工作。在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黄湾村会议室里,他与来自文昌镇、永康镇、镇罗镇和中宁县余丁乡的6名基层村干部和党员进行了座谈。8年过去了,本刊记者对当时参加座谈的部分代表进行了回访。总书记当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给宁夏黄河两岸的儿女留下了许多幸福美好的记忆,也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大家奔赴在通往中国梦的路上。  
期刊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各级干部团结拼搏、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抓发展、稳增长、促转型,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产业转型成效显现,项目建设可圈可点,改革开放有新进展,民生水平不断提升,干部作风实、干劲足,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全区上下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
期刊
永宁县闽宁镇,是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亲自提议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的生态移民点。20年过去了,那里建设得怎么样,移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得怎么样,始终是总书记心上的牵挂。7月19日上午——  七月的原隆村,朝气蓬勃、如诗如画。  这里的每一条巷道都是那么宽阔整洁,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生机盎然,这里的每一个面孔都是那么意气风发。  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原隆村视察。村民们亲眼看到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习
期刊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气象,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增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表现,也是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党内监督是监督我国权力运行的首要监督形式,抓住了党的自身建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强化党内监督,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正确行使权力,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