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攻略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高考生,尤其是文科生的语文功底是很不错的,可是为什么作文成绩总在40多分的阶段徘徊呢,究竟要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成为一类文呢?我刚刚经历完高考,有些许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素材收集
  有些同学遇到作文,特别是议论文的时候,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举不出恰当的例子,即使搜肠刮肚也只能找出几个很大众化的例子,了无新意。爱迪生、李白等几位是许多考生作文中的“座上宾”,但千篇一律的例子容易让阅卷人厌烦。我平日里就十分注重通过阅读来收集素材,不仅仅局限于人物故事,社会热点、历史甚至国家政策等都会成为我的立论工具。
  有人喜欢临时抱佛脚式依靠作文书找作文事例,我个人是很反对这种做法的,因为你一定要对自己所举的事例十分熟悉才行,不然无法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也难以激发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欠考虑的情况之下就贸然使用素材,很难让素材准确地为自己的论点服务,甚至有所用素材与自己的论点南辕北辙的可能。所以我强烈建议各位踏踏实实地在平时扩充阅读量。除了知道爱迪生和居里夫人,我们更应该知道萨特和大江健三郎。
  审题立意
  审题是考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考场作文一定要贴合题目来写,切记不要胡扯。有些文科女生比较感性,用词华丽感情真挚,不过很可惜,偏题了。
  一个偏题的失误会成为你在高考作文中犯下的最大错误。为了避免出现偏题的情况,就一定要在平时训练有素,到考试时不要“意气用事”,还没有审题就去酝酿情感,结果酿下大错。要训练有素就一定要多看范文讲评,理解每篇范文如何针对题目立意。可以先找题目看一看,想一想自己的立意,然后再去看这个题目的范文,找出自己的立意与范文的出入在哪里。
  素材应用
  高考作文考查考生运用素材的能力不是看考生可以往一篇作文里塞多少唐诗宋词,而是看考生能否正确理解素材,并把素材转为为自己论点服务的工具,单纯地堆砌名言警句是不会得到好评的。
  议论文重在思想,辩证与独立思考是评卷老师最看重的能力。我常常会对一个事例的因果进行分析。比如广东的“小悦悦事件”,如果把这个事件用于作文中,除了单纯地谴责人性的丧失与冷漠之外,还可以深层挖掘人们冷漠的原因,并与呼唤社会温情相结合,从而上升到社会思考的高度。把握住这样的制高点一定可以赢得阅卷人的欣赏。
  另外,要学会善用历史。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善用史例很容易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深度,尤其能增加人文色彩。比起单纯的景物描写与虚无的文艺风格,厚重的历史更能引起阅卷人的共鸣,特别是在写散文时,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就是你娓娓行文的源泉。
  真情实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文章就如同海岸边的灯塔可以将光直射入人心,勾住读者的心灵,让读者欲罢不能。”怎样才能让文章闪闪发光?关键在于真情实感!
  不投入感情的文字,无论如何华丽和严谨都无法打动人,更何况是在追求速度的高考作文阅卷场上。情感需要酝酿,所以,比起背诵优秀作文,我平时更喜欢认真思考各个省份的作文题,在自己的脑海中花上十几分钟,静静地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看法,酝酿出可以帮助我一气呵成一篇文章的情绪。
  脱颖而出
  对于想要拿作文高分的同学来说,作文必须要让阅卷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要努力做到脱颖而出。要做到这个就必须有:(1)整洁的版面;(2)严谨的结构;(3)一目了然的标题;(4)简洁又一针见血的开头;(5)让人意犹未尽的结尾。
  能写一手好字当然容易吸引阅卷人的注意,不过,如果你的字并不算好,那请一定要写清楚,不要随意涂改,这就要求考试的时候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作文。
  一篇好文章必须拥有严谨的结构,要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层次感,论述有逻辑。当然,如果你写的是记叙文就不必过分拘泥于格式了。
  标题是十二万分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好题目就意味着一篇好文章。题目不仅有提醒自己不偏题的作用,也有告诉阅卷人自己文章的主旨和立意的作用。标题不宜过长,但不用拘泥于四字词语,关键是要有文采而且让人一目了然。
  一个好的开头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导游,能够迅速地把读者领进你的思想,所以一定要简洁有力,要把所有的文采在这里向阅卷人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结尾也不能马虎。如果是记叙文那就尽量做到让这件事在读者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要像《麦琪的礼物》一样让人意犹未尽。如果是议论文的话,那么结尾一定是发挥你文采的地方,要敢于和善于抒发感情。
其他文献
一、河北省2013年填报志愿时间和方式
期刊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麦田稻鹰,希望和您一起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幸福和痛苦,卸下心理包袱,更轻松、更健康地面对高考。  麦田稻鹰:  我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几年高中生活,家里省吃俭用供我读书,而我却成绩平平,我渐渐感觉目标渺茫。每天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想如果考不上我该如何面对父母……  贵州 白寇宣  寇宣:  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过大,会令人望而生畏,不仅产生不了动力,反而会形成惰性,产生退缩感。如
期刊
在冲刺复习阶段要全面清理“家底”,“知识家底”“热点家底”“题型家底”,样样都要了如指掌,唯有如此,才能在考场上从自己的库存中顺利、全面、准确地提取知识。  一、清理“知识家底”,明确理论思维的依据  阅读教材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冲刺复习要从整体去把握教材体系,用教材之中的隐性线索将零碎的考点串联起来,结成网络,巩固知识。  让我们以政治生活为例,学着去清理知识线索、构建知识网络。解答政治生
期刊
由于受生活的限制,考生在高考作文中的取材范围较为狭窄。他们熟悉的对象往往是亲人、朋友、老师、同学、接触过的普通人等,所写的事也往往是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社会见闻等。要想突破这个圈子,必须要有较强的想象力和一定的虚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如果能就常见的素材,通过改造与创新,写出别开生面的文章,倒不失之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依托原有素材,细化
期刊
我所读的大学,有一位奇特的心理学女教授,好多年了,在录取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她硬是勾掉了那些分数最高的考生,要了成绩略低的第二名。为此,很多人都问她:你是不是屈于什么不能言说的压力,才这样舍高就低?教授说:“不。我正在致力于一项心理追踪的研究调查,或者说……我在吸取以往的一些教训。”  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请求她介绍一下研究生录取的标准,于是,在一次心理课程讲演之后,她缓缓向我们道明
期刊
每年高考都会涌现出一些“黑马”,这些“黑马”在最后冲刺关头,不会向现实低头,不会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而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全力冲击核心考点,考什么就突击什么,从而快速提高成绩。本文在研究高考政治试题及其命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年度最新的高考信息和社会热点提炼出核心考点,旨在指导考生理解高考政治的核心考点,把握最后的提分机会。  一、《经济生活》模块  核心考点1·商品的价格  【答题线索】  (1)
期刊
中国高校学术实力指标一览表
期刊
很多人都会觉得,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古雅的学问,跟现实生活距离甚远,学起来比较枯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讲,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确实有限,而且不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而增加。同时它又较难学:既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又需要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思路,甚至需要学贯中西、汇通文理。有很多饱读诗书的大学者,在校勘古籍的时候仍然难免出错。所以考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再进行报考。  研究对象  古典文献学以中国古代留
期刊
乐山城像个大肚鲶鱼,尾巴很长,大约在1939年承受了日本飞机在成都没丢完的几颗炸弹,肚子便没有了,只剩下背脊、尾巴和几根须。“武大”便是在这迤逦十来里的地区安的家。  文、法两院在城中的文庙。正殿是图书馆,两厢是教室。最高一进的大厅是礼堂兼大教室,已经快到山顶了。从那儿有一条小道通向山顶的体育场。体育场设在山顶,可见是煞费苦心,无可奈何。理、工学院和工厂在城外。教师们的住地和学生宿舍则星星点点与断
期刊
有个虔诚的教徒,他在演说中口口声声说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什么事都做得到。一位过路人问了一句话:“上帝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有A、B、C三个人,已知其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推销员,A比医生年龄大,B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C的年龄小。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C三人的职业。  很多人一提起逻辑学,就觉得它很难理解、很枯燥、乏味,离我们很远,其实,逻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