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又称网络德育,是通过发挥网络的独有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也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它通过运用网络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量不足、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等缺陷,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效果。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网络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网络使个体踏上了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之路。教育对网络社会的回应不能单纯停留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教育对网络社会所蕴含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重大的变革具有深层次的认识,并据此作出新的思考。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位于矛盾的焦点,信息时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球化。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实效,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用丰富正确的有关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我们要重视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充分认识和重视信息技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从应用网络的实际效果来看,网络正逐步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全新途径。
1.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1.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载体是指某些能够传递能量或运载物质,能够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性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能够传承道德载体的内容和信息的事物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承载德育信息,并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操作。二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以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1.2网络载体的显著特征。网络所独具的特征已经超越了其他传统的载体。网络的两个显著特征为:一方面是信息更替的迅捷性和信息存储的丰富性。网络不仅容量巨大,而且可以同时覆盖遍布全球的用户。另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传统媒体是一种自上而下地将信息船体给受众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则采取一种上下交互的交流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网民,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更强调互动式的交流。
1.3网络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从网络的特点可以看出,网络完全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两个基本条件。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决定了网络必然承载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网络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由此可知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2.某种意义上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同一性
网络具有输入、存储、传播和感化的功能属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内化信息和外化信息的功能属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广义上的信息传递和通信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或通信,即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渠道,把知识、观念和技能等传递给教育对象,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能够实时地进行双向交流活动。因此,网络的功能属性与德育的功能属性是一致的。
3.网络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的作用
网络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而且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谁能够尽快掌握并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谁就能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竞争中抢占先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德育开辟了新的天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场景的虚拟性等特征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1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量不足、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等缺陷。网络的存在,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为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上的内容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受教育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可以欣赏精美的图片,聆听优美的音乐。这对原本显得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无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2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有效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强了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的实效性、随机性和灵活性,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由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及时下载有关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教育者可以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逐步调整自己的观点,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3网络中呈现的多样性和交互性极大地激发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建德育的兴趣,增强了德育的效能。网络中声、光、图、录像和动画的综合运用,增强了受教育者各种感官的注意力。网络的交互性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网络背景下,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随时咨询一些生活中的疑惑,另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随时监控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适时作出科学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受教育者。在网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另外,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给受教育者营造了一种随时将激发创造性思维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的探索性德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感悟道德的力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从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结语
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攻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信息传播全球化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信息社会的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新矛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愈加重要。我们明确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不断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将会逐渐丰富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光海.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网络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网络使个体踏上了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之路。教育对网络社会的回应不能单纯停留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教育对网络社会所蕴含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重大的变革具有深层次的认识,并据此作出新的思考。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位于矛盾的焦点,信息时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球化。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实效,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用丰富正确的有关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我们要重视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充分认识和重视信息技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从应用网络的实际效果来看,网络正逐步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全新途径。
1.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1.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载体是指某些能够传递能量或运载物质,能够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性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能够传承道德载体的内容和信息的事物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承载德育信息,并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操作。二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以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1.2网络载体的显著特征。网络所独具的特征已经超越了其他传统的载体。网络的两个显著特征为:一方面是信息更替的迅捷性和信息存储的丰富性。网络不仅容量巨大,而且可以同时覆盖遍布全球的用户。另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传统媒体是一种自上而下地将信息船体给受众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则采取一种上下交互的交流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网民,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更强调互动式的交流。
1.3网络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从网络的特点可以看出,网络完全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两个基本条件。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决定了网络必然承载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网络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由此可知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2.某种意义上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同一性
网络具有输入、存储、传播和感化的功能属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内化信息和外化信息的功能属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广义上的信息传递和通信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或通信,即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渠道,把知识、观念和技能等传递给教育对象,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能够实时地进行双向交流活动。因此,网络的功能属性与德育的功能属性是一致的。
3.网络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的作用
网络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而且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谁能够尽快掌握并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谁就能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竞争中抢占先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德育开辟了新的天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场景的虚拟性等特征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1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量不足、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等缺陷。网络的存在,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为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上的内容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受教育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可以欣赏精美的图片,聆听优美的音乐。这对原本显得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无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2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有效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强了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的实效性、随机性和灵活性,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由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及时下载有关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教育者可以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逐步调整自己的观点,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3网络中呈现的多样性和交互性极大地激发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建德育的兴趣,增强了德育的效能。网络中声、光、图、录像和动画的综合运用,增强了受教育者各种感官的注意力。网络的交互性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网络背景下,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随时咨询一些生活中的疑惑,另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随时监控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适时作出科学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受教育者。在网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另外,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给受教育者营造了一种随时将激发创造性思维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的探索性德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感悟道德的力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从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结语
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攻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信息传播全球化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信息社会的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新矛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愈加重要。我们明确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不断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将会逐渐丰富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光海.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