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行为能够为初中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带去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班级文化的各项作用,结合初中教学实际,旨在为初中语文的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参考建议。
关键词: 班级文化行为;语文能力;初中语文;发展
引言:班级文化行为是集体的产物,它是一个集体之中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优秀的班级成员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行为,并且其积极的文化行为结果也会反作用于班级成员,这是一种良性的上升式循环。其带来的优势将直接作用于初中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更全面地思考。
一、班级文化概述
1.班级文化行为概念
班级文化行为,指班级成员基于统一的、认可的价值意识,外化于行为上的团结性,创造性与协同性。班级文化行为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环境氛围因素,例如社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老师、父母的言行影响;也有其内在的主观因素,比如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于提升自身的期望度,以及对于班级集体的接受度等。
2.班级文化行为特征
总体而言,班级文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利于集体,提升个体。班级文化行为是发生于集体之中,来源于集体,也升华与集体。它的活力不能脱离班级成员而存在,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将会遍及集体所有的成员,进而提升到每一个个体。
(2)以内在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班级文化行为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思想道德基调,它不同于口号意义的宣传,而是建立在一定思想认识高度之上。
(3)以外在行为表现方式。班级文化最终会落实到成员的行为之上,更加具体的是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加强对于语文课堂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良好班级文化行为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1.提升个人素质,端正个人态度
它的首要积极作用便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端正学习态度。文化的滋养作用是润物无声的,它会潜移默化地改造学生的一言一行,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教条式的输入,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排斥,而且会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促进思维深度与广度
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兼容并包的。班级文化行为的养成会促进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更多更全方位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思维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习的动力。
3.促进语文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班级文化行为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有了前期的积累与培养,最终落实到实践之中,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书本上的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也是可以运用于生活。
三、良好班级文化行为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1.形成统一的班级文化基调与文化氛围
老师要发挥好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基调。需要主义的是,老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不等于完全的命令式教学,老师也需要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初中生正处于对世界的认知塑造期,老师需要结合他们的思想状况,制定合理的基调,不宜过于高深或者浅显。随后,班级文化的布置需要结合班级文化基调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方案,具体的实施也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帮助他们理解。
2.立足语文素养提升,创新班级文化活动
(1)开展“班级自媒体”工作。
“班级自媒体”,顾名思义指班级内部的文化载体,它可以有多重形式,例如班级公众号、班级板报、班级代表作等形式。为的是以初中生喜爱且认可的方式,将语文的实践化身为学生的爱好之一,进而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计划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开展读书周、读书月活动。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配合班级文化,开展相关的读书周、读书月活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末尾,要求写读后感。结合文章的写作要求,老师可以在进行课堂基础理論教学之后,开展读书周活动,鼓励学生基于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者诗词,结合亲身经历,书写读后感,并在班级开展评选与展览活动。其活动成果可以放在班级的自媒体平台与学校刊物之上,特别优秀的还可以向当地的媒体平台投稿,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结合时事,知行合一
班级的文化行为需要与当地、当时相协调,需要与时俱进,并且结合时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研究,引导他们如何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以及如何理解相关的措施与改进方案。以此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化身实践分析能力,将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带来进步。
结束语
集体与个体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老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集体的发展,也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在语文教学中,班级文化行为的落脚点给了初中语文老师一条可借鉴的实践之路,未来的语文教学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陈云香.在语文教学中建设良好班级文化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3):146-147.
[2]吴成有.浅谈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J].文学教育(上),2019(01):176.
[3]张军艳.构建班级文化的实践与探索[J].汉字文化,2018(03):104-105.
关键词: 班级文化行为;语文能力;初中语文;发展
引言:班级文化行为是集体的产物,它是一个集体之中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优秀的班级成员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行为,并且其积极的文化行为结果也会反作用于班级成员,这是一种良性的上升式循环。其带来的优势将直接作用于初中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更全面地思考。
一、班级文化概述
1.班级文化行为概念
班级文化行为,指班级成员基于统一的、认可的价值意识,外化于行为上的团结性,创造性与协同性。班级文化行为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的环境氛围因素,例如社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老师、父母的言行影响;也有其内在的主观因素,比如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于提升自身的期望度,以及对于班级集体的接受度等。
2.班级文化行为特征
总体而言,班级文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利于集体,提升个体。班级文化行为是发生于集体之中,来源于集体,也升华与集体。它的活力不能脱离班级成员而存在,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将会遍及集体所有的成员,进而提升到每一个个体。
(2)以内在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班级文化行为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思想道德基调,它不同于口号意义的宣传,而是建立在一定思想认识高度之上。
(3)以外在行为表现方式。班级文化最终会落实到成员的行为之上,更加具体的是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加强对于语文课堂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良好班级文化行为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1.提升个人素质,端正个人态度
它的首要积极作用便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端正学习态度。文化的滋养作用是润物无声的,它会潜移默化地改造学生的一言一行,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教条式的输入,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排斥,而且会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促进思维深度与广度
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兼容并包的。班级文化行为的养成会促进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更多更全方位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思维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习的动力。
3.促进语文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班级文化行为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有了前期的积累与培养,最终落实到实践之中,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书本上的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也是可以运用于生活。
三、良好班级文化行为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1.形成统一的班级文化基调与文化氛围
老师要发挥好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基调。需要主义的是,老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不等于完全的命令式教学,老师也需要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初中生正处于对世界的认知塑造期,老师需要结合他们的思想状况,制定合理的基调,不宜过于高深或者浅显。随后,班级文化的布置需要结合班级文化基调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方案,具体的实施也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帮助他们理解。
2.立足语文素养提升,创新班级文化活动
(1)开展“班级自媒体”工作。
“班级自媒体”,顾名思义指班级内部的文化载体,它可以有多重形式,例如班级公众号、班级板报、班级代表作等形式。为的是以初中生喜爱且认可的方式,将语文的实践化身为学生的爱好之一,进而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计划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开展读书周、读书月活动。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配合班级文化,开展相关的读书周、读书月活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末尾,要求写读后感。结合文章的写作要求,老师可以在进行课堂基础理論教学之后,开展读书周活动,鼓励学生基于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者诗词,结合亲身经历,书写读后感,并在班级开展评选与展览活动。其活动成果可以放在班级的自媒体平台与学校刊物之上,特别优秀的还可以向当地的媒体平台投稿,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结合时事,知行合一
班级的文化行为需要与当地、当时相协调,需要与时俱进,并且结合时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研究,引导他们如何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以及如何理解相关的措施与改进方案。以此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化身实践分析能力,将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带来进步。
结束语
集体与个体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老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集体的发展,也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在语文教学中,班级文化行为的落脚点给了初中语文老师一条可借鉴的实践之路,未来的语文教学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陈云香.在语文教学中建设良好班级文化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3):146-147.
[2]吴成有.浅谈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J].文学教育(上),2019(01):176.
[3]张军艳.构建班级文化的实践与探索[J].汉字文化,2018(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