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它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对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的整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化学教学 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Dr.Howard Gardner)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还有其他七种智能,它们是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带来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革命性变革。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于发掘并指引这些智能的发展,构建新型学业评价体系成为当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传统的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教学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如加德纳所说的“智力测验的方法将来有一天不为人们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替它惋惜”。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只能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使教育教学不能持续发展,最终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滑坡。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学生,教育者应努力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创设各种适宜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智能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最终达到个人全面的改进与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化学教学得到的新体会
  (一)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于一些实验鉴别题及问答题,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较多,这正是学生语言智能较差的表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一些化学原理、化学用语彻底加以掌握。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加以表述。对一些较复杂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说出观察结果,并要求学生语言表述准确、简练。例如,就一些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鱼类死亡这一事件,教学时笔者让部分学生扮演农民,部分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及旁听者,部分学生扮演工厂负责人,课堂中以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适合于发展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内容。首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对实验装置要求学生先在头脑中构思,然后将实验装置图画出来,最后让学生实际组装实验装置。其次,在化学教学中的许多物质如氨气、甲烷等的结构都是空间构型,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这些物质的模型,并要求学生利用一些固体废弃物自制这些物质的模型。
  (三)运用科学方法,促进数理—逻辑智能发展
  数理—逻辑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的表达能力。它涵盖数学、科学和逻辑三个领域,其核心智能就是对学生进行化学方法论的培养和运用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学中经常要用到观察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分析综合方法、比较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模型方法、假说方法、联想思维法等,这些都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数理智能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个体控制自身的肢体,运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开展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运动智能的最好途径。有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强。针对这种情况,每学年笔者都要举行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最后依据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及操作的规范性,由教师评分,前三名予以奖励。实验竞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又使学生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比以前更加认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运动智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训练观察技能,培养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培养自然—观察智能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化学学科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这种智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观察与感受。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我叫学生边观察实验现象边记录。在个别提问时发现,有些学生只观察到钠浮在水面,并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最后消失,溶液变红,但未发现反应中发出的嘶嘶声。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我又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一定要细致、全面。为了让所学化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我先后让学生观察干电池的构造、白色污染、铁生锈等化学现象,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人交往合作,察觉、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据此作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各种交流讨论活动,学生学会了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协调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协调,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学习其他同学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七)认识元认知要素,开启自我—反省智能
  自我—反省智能是关于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的能力。自我—反省智能者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能力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元认知是智能的核心,元认知意识能够鼓励学生作出成功的选择,并有效地修正自己的行为。阶段性考试后,应让学生反省在这段时间内自己的学习情况,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哪些地方还需改进,并提出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在评价学生时决不能单纯依靠标准化的纸笔测验来考察教学效果,而是应进行一种具有多元性、情景性、真实性、发展性和参与性等特点的评价,并在自然轻松的情境中进行。其目的不是划等次、贴标签,而是为个体提供有益的信息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新的评价方法要求我们在进行评价时,要在被评估者有选择余地的时候确定其最愿意使用的智能,而且被评估者置身于能够激发他所拥有的多种智能的自然情境中。这样,学生的多种智能才能得到有效发展,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才能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惠贤,《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开明出版社,2003
  [3] 钟祖荣,《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开明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一、定语从句的定义  定语从句,即形容词性质的从句,用来修饰一个句子当中的主语、宾语。定语从句必备的三要素分别为先行词、关系代词以及关系副词。先行词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关系代词替代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关系副词替代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  总之,先行词可以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状语。若定语从句中缺主语、宾语则用关系代词替代它;若主语和宾语都齐全则就用关系副词替代先行词。  二
期刊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常这样思考:教育是爱,而爱是一种给予,我们能给孩子些什么呢?  一、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学会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画是孩子玩的艺术,孩子作画有别于成人,他们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大胆动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全无雕凿痕迹。孩子的画不在于线条是否完美,是否准确,而是个性与灵性的体现,是想象力的大胆表白。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自由
期刊
摘要:传统作文教学封闭、平面,并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已形成一种呆板、僵化模式,弊端多多。立体化教学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借鉴生活之“点”,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引导阅读、构建方法,以点成线,以点带面,形成立体化教学,奠定作文坚实基础。  关键词:生活 立体化 初中作文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当今应试教学的影响,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有学生戏称:“现在上语文课有三怕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是否有效。通过《威武的盾牌》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充满童趣的美术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孙双金老师不是说过要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吗?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是学生能否积极学习的关键。小学美术课堂应该突出美术教育的童趣性,面对孩子,教师应把握课程内容,以鲜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鉴于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对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则立足于幼儿的日常生活,重在随机引导。周围的自然界和幼儿周围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供幼儿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因此,我们应让幼儿回归自然,让幼儿在丰富的社会环境学习,探索创造科学。  通过近几年的幼儿教育实践,笔者发现,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玩
期刊
不少教师都抱怨,低年级教学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节课从备课到教学活动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得到的收获却不一定令人满意,有时还要通过课后辅导加以巩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堂教学缺乏情境,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就谈不上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兴趣的培养是首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但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笔者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探索,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建立一条教材与儿童生活有机联系的通道,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并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反思,使他们认识、了解自己,并通过教师的精心点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意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品德教育返璞归真,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实践 探索 品德教育
期刊
摘要:要想有艺术的欣赏,必须先有艺术的修养。中学教师要提高美学修养,练就一双审美慧眼;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营造美的氛围;钻研语文教材,挖掘美育内容;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审美能力;凭借教材平台,教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学会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美中生活,在美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美学 修养 陶治 审美 全面发展    马克思
期刊
【案例背景】  教师教学计划的编写、教学目标的预设,往往带有经验性和主观性。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首届名师”的遴选。当时我教九年级5、6班的语文,毕业班教学任务紧张,于是我按正常的教学进度,确定了《岳阳楼记》第二课时作为展示课的内容。《岳阳楼记》是宋朝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失意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约而留下的传世佳作。短短四百字,融写景、抒情、论理为一炉,交相辉映,了无痕迹,叙事扼要清晰,写景变
期刊
一、考点阐释  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中提到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章体裁。“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无论是哪个意思,同学们在选定了文体之后,就一定要按着该文体的规则和要求行文。  二、技巧点拨  首先,同学们在审题时,必须看清试题本身规定的文体要求。《考试大纲》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