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试行以来,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原有的人地关系逐渐与可持续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素养成为当下教师关心的话题。地理比较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系统化、条理化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应用技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地理比较法的定义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图形对比、概念对比以及案例对比三方面提出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 比较法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68-02
一、地理比较法的应用优势
比较法是一种人类逻辑思维形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主要指的是地理教师通过将地理课本中有关地理事物、规律以及原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分析之后,准确掌握地理知识之间共性和个性差异化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法的运用将地理课本中相关的地理要点串联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对于某些具有记忆难度的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巩固新地理知识要点,还能将不同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知识脉络。最后,比较法中针对具体地理案例的分析研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地理技能应用能力,同时拓展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深一步的去理解地理现象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多角度的位置去思考各种地理问题,养成逻辑推断的学习习惯。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图形对比,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
图表和地图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组成内容,不仅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理解作用,随着新课改之后高考试题种类的转变,图表类的试题在历年地理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多。采用多媒体图形对比的教学法,可以将静态的地理图形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影像效果,同时脱离课本的延伸教学模式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的教学内容中,课本中附带有我国杭州地区的“明前龙井”和种植图和日本的茶叶种植插图,为了使学生对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采用投影仪向学生们进行中国杭州和日本的种植环境。然后提问:“为什么中国杭州的明前龙井在日本种不好?”由于多媒体课件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分别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杭州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所以学生们很快就能通过图形的对比发现其中的奥秘。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将杭州与日本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图形和图表的对比分析:“虽然杭州和日本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而且地形上也都是低山丘陵,但是影响茶叶种植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壤问題。”在图形对比分析中,学生们可以直观的看出造成茶叶不能种植成功的原因原来是“土壤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杭州与日本的土壤性质不同,杭州是酸性土壤,日本是碱性火山土。”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直观生动的图形图像对比分析法,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找出造成此类原因的地理因素,同时也会因此思考不同地区土壤性质对作物的影响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2.概念对比,加强学生的概念知识掌握
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一直都是困扰学生们的主要问题。由于课本中缺乏对地理概念的详细阐述和解释,所以学生们对于某些富有抽象理解难度的地理概念的记忆以及掌握就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经常会发生混淆等学习问题。比如地理课本中有关“气候”与“天气”这两个概念,学生们经常混淆不清,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所在。因此,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本省内的地区为例进行概念对比教学。比如针对鲁教版的学生群体来说,青岛是大家熟悉的地区,青岛今日的气温为-1~7℃,海口今日的气温为20~25℃,在这里说的“气温”一词主要指的是“天气”。而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市区年平均气温 12.7℃,海口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仅为24.2℃,类似这样的描述指的是气候。通过这种类似概念的实际对比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准确的区分“气候”和“天气”这两个概念。
3.案例对比,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案例对比教学将地理课本中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在真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讲解,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具体化的案例分析也能提高学生今后遇到类似地理案例试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交通运输布局”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交通布局有关的视频资料,也可以结合自己本地区的交通状况进行案例分析对比,从中得出交通布局变化与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比如教师可以选用“京沈高速公路、西藏铁路、杭州虹桥机场”这三个具体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大量资料中总结出交通布局的变化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都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案例对比分析的课堂讲解,不仅达到了本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大量实际案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中,学生们的自主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比较教学法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言,不仅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作用,还能系统化的提升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自主分析能力、知识记忆能力等。因此作为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更多元化的比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逢春.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
[2] 庄丽,张建国. 基于比较法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4(78) .
[3] 冷汹涛,蔡铭辉,庞文颖. 比较教学法三要素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性探索[J]. 高教论坛,2013(08) .
【关键词】高中地理 比较法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68-02
一、地理比较法的应用优势
比较法是一种人类逻辑思维形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主要指的是地理教师通过将地理课本中有关地理事物、规律以及原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分析之后,准确掌握地理知识之间共性和个性差异化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法的运用将地理课本中相关的地理要点串联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对于某些具有记忆难度的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巩固新地理知识要点,还能将不同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知识脉络。最后,比较法中针对具体地理案例的分析研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地理技能应用能力,同时拓展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深一步的去理解地理现象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多角度的位置去思考各种地理问题,养成逻辑推断的学习习惯。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图形对比,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
图表和地图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组成内容,不仅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理解作用,随着新课改之后高考试题种类的转变,图表类的试题在历年地理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多。采用多媒体图形对比的教学法,可以将静态的地理图形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影像效果,同时脱离课本的延伸教学模式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的教学内容中,课本中附带有我国杭州地区的“明前龙井”和种植图和日本的茶叶种植插图,为了使学生对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采用投影仪向学生们进行中国杭州和日本的种植环境。然后提问:“为什么中国杭州的明前龙井在日本种不好?”由于多媒体课件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分别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杭州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所以学生们很快就能通过图形的对比发现其中的奥秘。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将杭州与日本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图形和图表的对比分析:“虽然杭州和日本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而且地形上也都是低山丘陵,但是影响茶叶种植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壤问題。”在图形对比分析中,学生们可以直观的看出造成茶叶不能种植成功的原因原来是“土壤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杭州与日本的土壤性质不同,杭州是酸性土壤,日本是碱性火山土。”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直观生动的图形图像对比分析法,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找出造成此类原因的地理因素,同时也会因此思考不同地区土壤性质对作物的影响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2.概念对比,加强学生的概念知识掌握
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一直都是困扰学生们的主要问题。由于课本中缺乏对地理概念的详细阐述和解释,所以学生们对于某些富有抽象理解难度的地理概念的记忆以及掌握就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经常会发生混淆等学习问题。比如地理课本中有关“气候”与“天气”这两个概念,学生们经常混淆不清,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所在。因此,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本省内的地区为例进行概念对比教学。比如针对鲁教版的学生群体来说,青岛是大家熟悉的地区,青岛今日的气温为-1~7℃,海口今日的气温为20~25℃,在这里说的“气温”一词主要指的是“天气”。而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市区年平均气温 12.7℃,海口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仅为24.2℃,类似这样的描述指的是气候。通过这种类似概念的实际对比讲解,学生可以快速准确的区分“气候”和“天气”这两个概念。
3.案例对比,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案例对比教学将地理课本中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在真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讲解,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具体化的案例分析也能提高学生今后遇到类似地理案例试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课本中关于“交通运输布局”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交通布局有关的视频资料,也可以结合自己本地区的交通状况进行案例分析对比,从中得出交通布局变化与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比如教师可以选用“京沈高速公路、西藏铁路、杭州虹桥机场”这三个具体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大量资料中总结出交通布局的变化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都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案例对比分析的课堂讲解,不仅达到了本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大量实际案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中,学生们的自主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比较教学法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言,不仅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作用,还能系统化的提升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自主分析能力、知识记忆能力等。因此作为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更多元化的比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逢春.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
[2] 庄丽,张建国. 基于比较法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4(78) .
[3] 冷汹涛,蔡铭辉,庞文颖. 比较教学法三要素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性探索[J]. 高教论坛,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