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福布赖特·汉弗莱奖学金,前往美国马里兰学习之前,韩萌在北京的《新京报》做过十多年的摄影记者。四川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啸地震、山东新汶矿难、湖南株洲枪杀法官案等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都有她的身影。
作为报道摄影师,地理上的位移并没有中断韩萌的创作。
2014年,韩萌在美国西北部华人稀少的地区生活了4个月。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对女性来说格外强烈,“我很容易和别人交朋友,有各种肤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我们经常一起郊游、聚会、夜聊,但是孤独感也会特别强,经常想家,意识到‘家’是和出生的土地相关,包括相关的血缘、味觉。”
偶然的机会,韩萌接触到几个和她一样面孔的中国女孩,并了解到她们来自中国,被美国家庭收养,在白人社区长大。韩萌想起自己曾经在国内造访过的孤儿院,那里有因“重男轻女”而被遗弃的女孩,也有因天生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中国有10万孤儿分布在全国各个福利院,同时,遵循海牙国际公约,中国允许17个国家可以从福利院收养孤儿。因此其中一些孩子有可能会被国外家庭收养,并在海外长大。
韩萌想知道如今拥有“美好的玩具和家园”的收养儿童在新环境是怎样的感受。他们有被孤立吗?他们感到孤独吗?他们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吗?这些人对“家”的认识是怎样的?又如何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她想用一到两年时间长期跟踪并记录下这个群体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何处是我家》拍摄项目。
韩萌自述:
在美学习的第一个月兴奋期之后,巨大的孤独感就一直清晰地印在我心里。我有很多朋友,经常一起爬山郊游聚会,但是孤独感和寂寞感始终特别强烈。我一直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我遇到几个中国面孔的女孩。我对她们很好奇,经过聊天得知,她们是曾经被遗弃在中国的孤儿院或者福利院里,后来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孩子。
我既兴奋又惊喜。我似乎有点明白,我和她们之间有着某种莫名的联系——虽然她们不懂中文,她们看的动画片我根本看不懂,她们在一群白人孩子中长大,但是,她们的生命始于中国。只是,她们和中国母亲血脉只相通10个月,命运却让她们去往另一处。
中国政府允许世界上17个国家收养中国儿童,所有国际收养都遵守海牙国际公约。
我想知道她们的故事,有没有和我一样,在白人社区里生活时常会觉得孤独?远离自己出生地,怎么定义自己?会不会想念中国?
从记者身份出发,我还想知道她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在美国的生活怎么样?对中国的福利院还有没有记忆?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做记者10年,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人群在美国的故事。我带着非常多的好奇和疑问开始了调查。
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各种各样,有的父母分别是白人和黑人,有的由单亲妈妈抚养,也有的是同性恋收养;有自己生孩子后继续收养的,也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只有被收养的中国孩子的;有家庭在白人社区的,也有家庭在多元文化社区的,等等。通过这群孩子,我也想观察美国文化下的多元家庭。
刚开始时,我和大多数中国读者一样,怀着某种“感激之情”寻找这些美国家庭。这种感情也是这组照片发表之后,90%以上网友的反应。一方面,从中国读者角度来看,感谢外国人的爱心,的确合理,毕竟他们收养中国福利院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教育和更多可能的未来。
另一方面,对我个人来说,我莫名地感觉到这些孩子的生活,并不是中国读者从表面看到、想象中的那样。
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们要面对种族歧视,因为亚裔在美国仍然是少数族群,亚裔文化仍然是亚文化。
他们怎么面对亲生父母抛弃这个事实?远离出生地和家乡,他们认为的家是哪里?他们中的很多人想回到中国,寻找亲生父母,但不懂中文怎么和亲生父母交流?很多人找不到父母,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随着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我发现这些孩子背负的问题的确很多。在这个项目中,我想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他们能分享面对自己时的困惑和疑问。同时也想要让中国人了解美国收养儿童的生活,与他们的过去有什么不同。
在报道中看到,这组作品的体量非常大,从最开始你选出的170张到删减后的100张,再到最后的25张,你拍摄了多少个孩子?
最开始,我在网络上对这个项目进行宣传,第一个给予回应的人是谢丽尔·吴(Cheryl Wu,音译)的母亲。她是第二代华裔移民,工作是照顾残疾儿童。因此她想要从中国的福利院收养一个孩子。吴小姐收养的中国女儿来自江西省。她还给我介绍了一个收养儿童家庭的网络。在一年内,我拍摄了20个家庭,共35个孩子。
拍摄这个项目的起因是什么?
好奇。他们曾经是弃儿,来自中国的孤儿院、福利院。我想知道他们在美国如何长大。在和自己完全不一样面孔的家庭成员们间长大,他们怎么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也是我关心的。
有没有哪个孩子或者哪些孩子特别牵动你的心?最感动的部分是哪些?
我可以叫出每个我遇到的孩子的名字,记得他们和我讲述的故事。每个人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最感动的是,有的孩子们仍然对当时抛弃他们的父母心怀感激。
项目由哪些部分组成,看到你还收集了这35个孩子在孤儿院时的照片。
整个项目包括文字(数据、收养流程)、照片、视频三部分。
这个项目完成用时多久?执行起来,和你以前在新京报做摄影记者时的工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这个项目不是连续完成的,是我在访学期间,利用课余和实习时间完成的,边上课、边实习、边工作,同时完成这个项目。就采访来说,从进入第一个家庭到最后一个家庭,一共持续了12个月。与摄影记者工作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一个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进行拍摄。
现在,你回国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正常的生活,和以前一样。
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吗?2016年有什么新打算?
会继续。打算多陪父母,和朋友多聚会,少玩手机、多读书。
作为报道摄影师,地理上的位移并没有中断韩萌的创作。
2014年,韩萌在美国西北部华人稀少的地区生活了4个月。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对女性来说格外强烈,“我很容易和别人交朋友,有各种肤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我们经常一起郊游、聚会、夜聊,但是孤独感也会特别强,经常想家,意识到‘家’是和出生的土地相关,包括相关的血缘、味觉。”
偶然的机会,韩萌接触到几个和她一样面孔的中国女孩,并了解到她们来自中国,被美国家庭收养,在白人社区长大。韩萌想起自己曾经在国内造访过的孤儿院,那里有因“重男轻女”而被遗弃的女孩,也有因天生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中国有10万孤儿分布在全国各个福利院,同时,遵循海牙国际公约,中国允许17个国家可以从福利院收养孤儿。因此其中一些孩子有可能会被国外家庭收养,并在海外长大。
韩萌想知道如今拥有“美好的玩具和家园”的收养儿童在新环境是怎样的感受。他们有被孤立吗?他们感到孤独吗?他们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吗?这些人对“家”的认识是怎样的?又如何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她想用一到两年时间长期跟踪并记录下这个群体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何处是我家》拍摄项目。
韩萌自述:
在美学习的第一个月兴奋期之后,巨大的孤独感就一直清晰地印在我心里。我有很多朋友,经常一起爬山郊游聚会,但是孤独感和寂寞感始终特别强烈。我一直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我遇到几个中国面孔的女孩。我对她们很好奇,经过聊天得知,她们是曾经被遗弃在中国的孤儿院或者福利院里,后来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孩子。
我既兴奋又惊喜。我似乎有点明白,我和她们之间有着某种莫名的联系——虽然她们不懂中文,她们看的动画片我根本看不懂,她们在一群白人孩子中长大,但是,她们的生命始于中国。只是,她们和中国母亲血脉只相通10个月,命运却让她们去往另一处。
中国政府允许世界上17个国家收养中国儿童,所有国际收养都遵守海牙国际公约。
我想知道她们的故事,有没有和我一样,在白人社区里生活时常会觉得孤独?远离自己出生地,怎么定义自己?会不会想念中国?
从记者身份出发,我还想知道她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在美国的生活怎么样?对中国的福利院还有没有记忆?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做记者10年,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人群在美国的故事。我带着非常多的好奇和疑问开始了调查。
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各种各样,有的父母分别是白人和黑人,有的由单亲妈妈抚养,也有的是同性恋收养;有自己生孩子后继续收养的,也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只有被收养的中国孩子的;有家庭在白人社区的,也有家庭在多元文化社区的,等等。通过这群孩子,我也想观察美国文化下的多元家庭。
刚开始时,我和大多数中国读者一样,怀着某种“感激之情”寻找这些美国家庭。这种感情也是这组照片发表之后,90%以上网友的反应。一方面,从中国读者角度来看,感谢外国人的爱心,的确合理,毕竟他们收养中国福利院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教育和更多可能的未来。
另一方面,对我个人来说,我莫名地感觉到这些孩子的生活,并不是中国读者从表面看到、想象中的那样。
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们要面对种族歧视,因为亚裔在美国仍然是少数族群,亚裔文化仍然是亚文化。
他们怎么面对亲生父母抛弃这个事实?远离出生地和家乡,他们认为的家是哪里?他们中的很多人想回到中国,寻找亲生父母,但不懂中文怎么和亲生父母交流?很多人找不到父母,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随着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我发现这些孩子背负的问题的确很多。在这个项目中,我想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他们能分享面对自己时的困惑和疑问。同时也想要让中国人了解美国收养儿童的生活,与他们的过去有什么不同。
在报道中看到,这组作品的体量非常大,从最开始你选出的170张到删减后的100张,再到最后的25张,你拍摄了多少个孩子?
最开始,我在网络上对这个项目进行宣传,第一个给予回应的人是谢丽尔·吴(Cheryl Wu,音译)的母亲。她是第二代华裔移民,工作是照顾残疾儿童。因此她想要从中国的福利院收养一个孩子。吴小姐收养的中国女儿来自江西省。她还给我介绍了一个收养儿童家庭的网络。在一年内,我拍摄了20个家庭,共35个孩子。
拍摄这个项目的起因是什么?
好奇。他们曾经是弃儿,来自中国的孤儿院、福利院。我想知道他们在美国如何长大。在和自己完全不一样面孔的家庭成员们间长大,他们怎么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也是我关心的。
有没有哪个孩子或者哪些孩子特别牵动你的心?最感动的部分是哪些?
我可以叫出每个我遇到的孩子的名字,记得他们和我讲述的故事。每个人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最感动的是,有的孩子们仍然对当时抛弃他们的父母心怀感激。
项目由哪些部分组成,看到你还收集了这35个孩子在孤儿院时的照片。
整个项目包括文字(数据、收养流程)、照片、视频三部分。
这个项目完成用时多久?执行起来,和你以前在新京报做摄影记者时的工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这个项目不是连续完成的,是我在访学期间,利用课余和实习时间完成的,边上课、边实习、边工作,同时完成这个项目。就采访来说,从进入第一个家庭到最后一个家庭,一共持续了12个月。与摄影记者工作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一个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进行拍摄。
现在,你回国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正常的生活,和以前一样。
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吗?2016年有什么新打算?
会继续。打算多陪父母,和朋友多聚会,少玩手机、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