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应收账款是因赊销而形成的债权,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应收账款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买方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其规模或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会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而越来越大。应收账款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争取竞争主动性的强有力的措施。但是,在我国信用体系和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应收账款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因此,企业如何管理好、运用好应收账款政策,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收账款往往被作为一种促销的竞争手段而滥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等市场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增加。如何化解应收账款风险,有效的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按照会计理论对应收账款的定义:应收账款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而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和代垫的运杂费。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资本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其回收情况(包括能否收回、如数收回、收回所用时间等)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和流动性,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安全。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买方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已经形成,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世界经济已经融合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并制定新的营销策略。赊销政策应运而生,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目前大部分工业产品均是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已成规模化。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产品供过于求是必然趋势,这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买方市场,即买方在市场交易中有话语权。这也间接导致了企业为了迎合买方(客户)的需求,制定出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以达到吸引顾客,扩大产品销售,挖掘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
(三)应收账款产生可以视为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结果,即将应收账款视为企业为扩大销售额、增加盈利和发展机会的一项投资。企业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形成的机会成本和因账款无法收回形成的坏账损失作为这项投资的成本(代价)。从这个角度看,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合理的。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即针对应收账款风险,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加强管理,以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以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下面就一项完整的赊销业务进行全程管理的过程进行讨论。
(一)事前管理阶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事前管理适用于所有赊销业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评价制度;对新客户或者老客户的一笔新业务应及时修改和更新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一整套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及成立由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相关的资产管理机构,这里注意的是,相关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应当是独立于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防止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舞弊现象的发生,单位负责人直接向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
(二)事中控制阶段。事中控制阶段是应收账款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事中控制阶段,应当根据客户的信用资料及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针对客户的信用政策。企业需要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以保证由于赊销而增加的利润大于所增加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盈利。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通常用(2/10,1/20,n/30)表示,其含義为:分子表示现金折扣率,分母表示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客户的付款期限。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客户,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过长对销售额增加虽然有利,但如果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的减少。因此,企业需根据各个客户的信用情况确定恰当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交易信用的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企业在设定某一客户的信用标准时,可以沿用西方国家的“5C标准”即需要从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这里,品质即客户的信誉;能力即客户偿债能力;资本即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抵押即客户拒付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条件即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企业信用授权部门要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信用部门有关人员对客户信用的调查评估需要提出书面意见,通过信用部门的审批,防止过度赊销超过客户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遭受损失。
(三)事后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是应收账款回笼后的总结阶段,即企业根据该笔应收账款的一个循环,从中提取出与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或者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关的反馈信息,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首先,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即将应收账款催收工作责任化到个人,将应收账款回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对造成未收回账款的项目负责人予以警示,而对完成收款任务的个人予以奖励。
其次,更新企业有关客户的资信档案,以便进行下一轮的赊销业务。企业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轮应收账款发生情况,及时更新客户资信档案,以便再与其进行赊销业务往来时,提高信用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最后,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加强催收力度,必要时可以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或债务重组方式进行回收,增强流动性。针对恶意欠款的企业或者个人,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诉讼程序,最大限度的收回货款。这里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因为案件一旦超出了诉讼时效,诉权丧失,企业就很难要回货款。
三、结语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按期收回,仅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很难清理好。所以在企业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的组织体系。有关部门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财务、供应、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一旦发生有收不回的坏账,要及时反馈给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再从财务、供应、销售人员几方面入手,发动供应、销售等部门尽量通过其他往来业务使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相互冲销以尽快挽回损失,防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加强对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控制,定期对账、清账,对那些名存实亡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转销处理,做到账实相符以上对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应收账款各个阶段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应收账款产生的必要性,其“双刃剑”的特征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在确保单位经营成果的同时,尽量避免蒙受坏账损失,增强单位经营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打下基础。(作者单位为锦州兴顺通物资有限公司)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收账款往往被作为一种促销的竞争手段而滥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等市场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增加。如何化解应收账款风险,有效的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按照会计理论对应收账款的定义:应收账款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而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和代垫的运杂费。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资本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其回收情况(包括能否收回、如数收回、收回所用时间等)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和流动性,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安全。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买方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已经形成,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世界经济已经融合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并制定新的营销策略。赊销政策应运而生,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目前大部分工业产品均是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已成规模化。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产品供过于求是必然趋势,这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买方市场,即买方在市场交易中有话语权。这也间接导致了企业为了迎合买方(客户)的需求,制定出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以达到吸引顾客,扩大产品销售,挖掘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
(三)应收账款产生可以视为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结果,即将应收账款视为企业为扩大销售额、增加盈利和发展机会的一项投资。企业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形成的机会成本和因账款无法收回形成的坏账损失作为这项投资的成本(代价)。从这个角度看,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合理的。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即针对应收账款风险,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加强管理,以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以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下面就一项完整的赊销业务进行全程管理的过程进行讨论。
(一)事前管理阶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事前管理适用于所有赊销业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评价制度;对新客户或者老客户的一笔新业务应及时修改和更新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一整套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及成立由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相关的资产管理机构,这里注意的是,相关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应当是独立于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防止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舞弊现象的发生,单位负责人直接向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
(二)事中控制阶段。事中控制阶段是应收账款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事中控制阶段,应当根据客户的信用资料及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针对客户的信用政策。企业需要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以保证由于赊销而增加的利润大于所增加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盈利。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通常用(2/10,1/20,n/30)表示,其含義为:分子表示现金折扣率,分母表示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客户的付款期限。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客户,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过长对销售额增加虽然有利,但如果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的减少。因此,企业需根据各个客户的信用情况确定恰当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交易信用的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企业在设定某一客户的信用标准时,可以沿用西方国家的“5C标准”即需要从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这里,品质即客户的信誉;能力即客户偿债能力;资本即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抵押即客户拒付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条件即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企业信用授权部门要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信用部门有关人员对客户信用的调查评估需要提出书面意见,通过信用部门的审批,防止过度赊销超过客户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遭受损失。
(三)事后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是应收账款回笼后的总结阶段,即企业根据该笔应收账款的一个循环,从中提取出与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或者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有关的反馈信息,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首先,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即将应收账款催收工作责任化到个人,将应收账款回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对造成未收回账款的项目负责人予以警示,而对完成收款任务的个人予以奖励。
其次,更新企业有关客户的资信档案,以便进行下一轮的赊销业务。企业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轮应收账款发生情况,及时更新客户资信档案,以便再与其进行赊销业务往来时,提高信用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最后,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加强催收力度,必要时可以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或债务重组方式进行回收,增强流动性。针对恶意欠款的企业或者个人,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诉讼程序,最大限度的收回货款。这里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因为案件一旦超出了诉讼时效,诉权丧失,企业就很难要回货款。
三、结语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按期收回,仅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很难清理好。所以在企业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的组织体系。有关部门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财务、供应、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一旦发生有收不回的坏账,要及时反馈给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再从财务、供应、销售人员几方面入手,发动供应、销售等部门尽量通过其他往来业务使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相互冲销以尽快挽回损失,防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加强对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控制,定期对账、清账,对那些名存实亡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转销处理,做到账实相符以上对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应收账款各个阶段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应收账款产生的必要性,其“双刃剑”的特征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在确保单位经营成果的同时,尽量避免蒙受坏账损失,增强单位经营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打下基础。(作者单位为锦州兴顺通物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