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科学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进行教学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的体会,并能纠正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牢固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的目的,本文从如何加强科学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实验 素质教育 趣味性 多媒体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科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的体会,并能纠正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牢固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的目的。
  一、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教师“导”学生“演”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種科学实验教学方式。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提供思维探索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可以把教师的情感、思维方法、操作技能、科学态度等呈现给学生,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对学生的意识、品质、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阻碍和限制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例如,在演示“能量的转化”实验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上台把电池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上,小风扇立刻转动;接着让学生拆下电池,接入一个指示灯,叫学生吹动小风扇,指示灯立刻亮起来了,而且越用力吹风扇灯越亮。当学生看到这一现象时是多么的好奇和惊讶,老师抓住契机加以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不同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电动机和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还有在学习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时,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把实验桌上准备好的青霉素小瓶、小吸管和染成红色的酒精自制一个温度计。当学生把自制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看到红色液体在管子里明显的热胀冷缩的变化时,会非常的喜悦和兴奋,在亲身的体验学习中很自然的就明白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因此更受学生的注意,做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好科学的信心和兴趣。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让学生有展示实验技能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科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科学的运用学生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控制实验过程、观察科学现象、测量数据,最后由小组共同分析误差、总结改进方法、得出结论。分组实验能使每个学生的手和脑、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创造经验等方面获得综合性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涉及实验进行探索,这类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三、增强科学实验的趣味性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么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是难以达到实验目的的。学生对实验感到疲劳感是要命的,这时我们应该在实验上多些点子,以兴趣为纽带,以奇招为“诱饵”,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比如,在上“用橡皮筋做动力”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可以自制教具。找来一个空易拉罐,剪去底盖(留下备用)形成两端开口的空筒。取4条皮筋(倔强系数较大的那种)用一段4cm的细线栓一个30克的铁块,绑在4条皮筋的中间,将其放进空筒内,将橡皮筋的端点固定在空筒边沿,再把剪掉的底盖,用胶纸条粘上,恢复如初。接着把它放在一个斜面上让它滚下,只见它慢吞吞、一点点地向下滚,滚下坡后不可思议的竟然回过头来向坡上滚去。如此的别出心裁,可想而知学生是多么的好奇,多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激烈的讨论和争执后教师再加解释,学生的认识当然就很深刻。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更多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科学概念是懂非懂,对某些科学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在学习关的反射时,可以自制一个光路演示箱。在一个长方形纸箱子的下面装上平面镜,箱子上扎一小孔,两侧宽的一面剪掉用透明塑料膜封闭。箱子里点燃一盘蚊香,当烟雾弥漫时,用激光笔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向箱子内的平面镜,这样就很容易观看到光的线路,使学生认识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实验教学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和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是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现象,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科学场景,将科学现象形象的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利用多媒体进行科学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以“理”认“物”,这对科学的各种课题的实际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高科学课的素质教育教学有着广泛的情景。
  总之,科学课堂演示实验要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突出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多角度、全方位地让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与案例评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奇海东2009)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王德海2009)
  【四】《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祝渭波2009)
  【五】《物理备课好帮手》(海南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课堂,能够为高中数学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数学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学习技巧与方法。随着新课改浪潮一轮接着一轮开展,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在课堂中使用了一些新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进而吸引其注意力和兴趣。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高效课
期刊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充分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科学,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革命性的  意义。它打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关注“失败、问题、障碍”的消极模  式。积极心理学相信,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结
期刊
摘 要:几何直观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重要一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也是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经验性知识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设计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数形结合  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其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以直观的图形来辅助进行教学设计,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一、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就当前存在的学生“说话难”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归结出让学生“开口”的四个步骤及训练方法。即首先让学生想说、其次让学生敢说、再次让学生爱说、最后让学生会说,借此来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并通过阅读及写作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 现状 方法 阅读  引 言  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实证的学科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以及通晓历史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高中历史对于学生而言,不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而带有了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而学生历史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高中历史要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策略包括:生活化教学,加强知识联系;提问式教学,引导深度思考;情景式教学,深化学生感受。  关键词:高中历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特点做了界定:“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备正确把握试题的命题方向,创设具有时效性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时效性 培养 提高 实践
期刊
摘 要:小学是语音学习的黄金时期,因为小学生可塑性强且善于模仿。同时,语音教学也是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从中年级开始我们要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  关键词:语音;游戏;记忆单词  语音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在语言学习中,语音至关重要。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如果语音不准确会给交流带来很多障碍,甚至误解。因此我们需要适时开展语音教学。小学是语音学习的黄金时期,因为小学生可塑性强且善于模仿。同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打造优质课堂是相关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也是更好的凸显出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师都逐渐意识到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
期刊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环节,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上,服务学生上。面对丰富多彩的计算机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认识。而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较既定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上,服务学生上。面对丰富多彩的计算机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认识。而作为一名计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