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学 623000)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课就体现了这门学科的学习灵魂:“玩中学,学中玩”。由于我所教的年级经历了08年5、12特大地震,使得我们的家园和学校被摧毁了,在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坚强地在映秀复学了,但是教学条件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科学课无法上,因为没有正规的实验室,也就别说实验器材了,现在在水磨八一小学进行二次过渡也是这样。但我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深知道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新世纪人才和科学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来满足他们做实验的愿望。在实验中,我发现了实验能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儿时的兴趣与爱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记得有一句古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认为这句话就验证了这一说法。而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孩子,接触社会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又少,而实验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他们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也会成为他们的爱好和志趣,以至于成为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愿意学,才会爱科学。如: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我创设乌鸦喝水的情景,并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然后老师出示橡皮泥,提出问题:把橡皮泥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师演示:把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再提问: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呢?这样通过故事和实物创设情境,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新课。又如:在教学“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和浮”这一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这样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
在这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十年科学教学的经验,知道了科学课中的实验有较强的典型性、重复性和浓厚的趣味性。典型性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排除干扰的环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重复性能使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实验,供他们反复观察;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心情愉悦地主动学习。另外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定性研究观察现象的全过程,以及测量有关数据,能计算各量间的数值关系。综上所诉,就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经认识到的真理,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课的活动二“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时,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我备课时我还担心橡皮泥的质量,因此在课前我先做了实验,橡皮泥要融于水,结果我们每一块橡皮泥只用一次,就避免了把橡皮泥一放进水里就会有一部分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就发生变化了。这种情况是基本避免了。于是我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结果我发现:第一,有些小组每次实验后把橡皮泥取出时,有一部分水被带了出来,但又没有及时补充水,这就影响了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第二,用来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想借量杯的,结果那量杯又高杯口又太细,橡皮泥形状大点可能放不进去,所以只好借烧杯,结果烧杯上又没有小刻度,我只好在200——300毫升之间画小刻度,由于该班在地震之后很少做实验,加上我在课堂上说过让学生仔细看刻度,但他们忙于实验,因为好奇心,所以根本没在意老师说的话,就导致很多学生没认清楚烧杯上的刻度,其实实验是成功的,但刻度认错了,这样他们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第三、由于前面用时稍多点,我看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很慌,给学生的活动时间也就不是很充分了,综上所诉很多组就没有得出科学的数据。
记得经常有人这样说:“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懂得了;我想了——理解了。”我认为这句话就恰恰概括了实验和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科学课时教师要想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
3教会学生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
实验能促进学生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的共性,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周围事物的特性,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同时提供具体的材料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中学到概念、原因、目的、推论等知识,并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刚接触科学课不久的他们,从小就得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明白这一点,教会他们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课的“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和浮”这一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要求每个小组做出四种不同形状的橡皮泥,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同时教师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实验,接着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来做演示实验。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烧杯里水面的变化。最后由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4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
我认为:学生要想学好科学课,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它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整理、概括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说教师叫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就是机械、被动地模仿老师,而应该通过相应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儿时的兴趣与爱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记得有一句古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认为这句话就验证了这一说法。而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孩子,接触社会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又少,而实验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他们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也会成为他们的爱好和志趣,以至于成为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愿意学,才会爱科学。如: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我创设乌鸦喝水的情景,并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然后老师出示橡皮泥,提出问题:把橡皮泥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师演示:把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再提问: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呢?这样通过故事和实物创设情境,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新课。又如:在教学“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和浮”这一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这样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
在这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十年科学教学的经验,知道了科学课中的实验有较强的典型性、重复性和浓厚的趣味性。典型性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排除干扰的环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重复性能使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实验,供他们反复观察;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心情愉悦地主动学习。另外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定性研究观察现象的全过程,以及测量有关数据,能计算各量间的数值关系。综上所诉,就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经认识到的真理,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课的活动二“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时,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我备课时我还担心橡皮泥的质量,因此在课前我先做了实验,橡皮泥要融于水,结果我们每一块橡皮泥只用一次,就避免了把橡皮泥一放进水里就会有一部分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就发生变化了。这种情况是基本避免了。于是我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结果我发现:第一,有些小组每次实验后把橡皮泥取出时,有一部分水被带了出来,但又没有及时补充水,这就影响了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第二,用来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想借量杯的,结果那量杯又高杯口又太细,橡皮泥形状大点可能放不进去,所以只好借烧杯,结果烧杯上又没有小刻度,我只好在200——300毫升之间画小刻度,由于该班在地震之后很少做实验,加上我在课堂上说过让学生仔细看刻度,但他们忙于实验,因为好奇心,所以根本没在意老师说的话,就导致很多学生没认清楚烧杯上的刻度,其实实验是成功的,但刻度认错了,这样他们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第三、由于前面用时稍多点,我看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很慌,给学生的活动时间也就不是很充分了,综上所诉很多组就没有得出科学的数据。
记得经常有人这样说:“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懂得了;我想了——理解了。”我认为这句话就恰恰概括了实验和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科学课时教师要想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
3教会学生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
实验能促进学生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的共性,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周围事物的特性,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同时提供具体的材料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中学到概念、原因、目的、推论等知识,并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刚接触科学课不久的他们,从小就得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明白这一点,教会他们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课的“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和浮”这一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要求每个小组做出四种不同形状的橡皮泥,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同时教师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实验,接着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来做演示实验。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烧杯里水面的变化。最后由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4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
我认为:学生要想学好科学课,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它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整理、概括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说教师叫他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就是机械、被动地模仿老师,而应该通过相应